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肺动脉栓塞临床分析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2

  【论文关键词】肺动脉栓塞;肺动脉血管成像;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成像(Multi-slice spiral CT pulmonary angiography,MSCTPA)技术对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MSCTPA检查并证实为PE的患者21例,采用16层螺旋CT行肺动脉造影检查并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强度投影(MIP)和容积重建(VR)等多种后处理技术。结果:本组21例PE患者中,主肺动脉、左及右肺动脉、叶间肺动脉、叶肺动脉、舌支肺动脉的显示率均达100%,对段肺动脉的显示率达93.3%。其中左右肺动脉栓塞5支,叶肺动脉栓塞28支,段肺动脉栓塞65支。结论:MSCTPA技术为临床及早发现并明确诊断PE的可靠检查手段之一。
  
   
  本文回顾性分析21例肺栓塞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以评价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00年1月~2008年1月本院临床拟诊断并经东芝Aquilion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证实的肺动脉栓塞(PE)患者21例。其中男14例,女7例,年龄41~76岁,平均(57.2±6.7)岁。临床表现为气促、呼吸困难18例,胸痛 10例,咳嗽、咳痰6例,发热5例,咯血2例。同时有呼吸困难、胸痛、咯血典型肺栓塞三联征者2例。所有患者D-二聚体检查均阳性。
  1.2 CT技术
  1.2.1 扫描技术:扫描前对患者作屏气训练,对呼吸困难的患者,指导其平静呼吸。采用东芝Aquilion16层螺旋CT,患者仰卧位,扫描范围从肺尖至膈肌水平,一次屏气状态下从足侧向头侧扫描。扫描参数:120~140 kV,250 mA,准直0. 5 mm×16/1 mm×16,螺距0.9375,机架旋转时间0.5 s。增强扫描使用非离子对比剂,造影剂用量为1.5~2.0 ml/kg,高压注射器肘静脉注入,注射速率3.0 ml/s,延迟时间8~25 s 。
  1.2.2 图像后处理:原始数据采用回顾性重建,所有患者均采用层厚1 mm、重建间隔0.8 mm,重建数据传至后处理工作站,采用MPR、MIP、VR等多种重建方法观察。
  1.3 图像分析:所有资料均由两位放射科主治医师共同分析,取得一致结论。
  
  2 结果
  
  21例患者中,叶及叶以上肺动脉均清晰显示,肺段动脉420支,实际显示392支,显示率约93.3%;其中左右肺动脉栓塞共5支,叶肺动脉栓塞28支,段肺动脉栓塞65支。
  21例PE增强CT表现:(1)直接征象为充盈缺损,完全阻塞型28支,中心型21支,偏心型14支,附壁型33支;(2)间接征象为栓塞处肺窗示肺纹理稀疏10例,与肺叶或段分布一致。胸膜下梗死灶3个,与所栓塞的肺叶、肺段动脉分布相对应,胸腔积液6例,肺动脉高压8例。
  
  3 讨论
  
  PE是各种原因的栓子栓塞肺动脉后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中包括空气栓塞、脂肪栓塞、羊水栓塞、血栓栓塞。临床上以来自静脉系统和(或)右心房的血栓脱落而致的肺动脉栓塞较为常见。目前应用于PE诊断的影像学方法较多,包括超声、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磁共振(MR)、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电子束CT(EBCT)及螺旋CT。与其他方法比较,MSCT不但可以明确栓子是否存在,还可以提供栓子部位、范围、程度、有无肺梗死等多方面信息。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