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并发肺气肿的可逆性探析(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2

  
  3 讨论?
  
  过去几十年来一直认为气道平滑肌痉挛是支气管哮喘的主要病理改变,但近十几年的研究证实了在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中,气道炎性反应比平滑肌痉挛更为重要[4]。气道炎性反应既是引起气道高反应性从而导致气道平滑肌敏感和痉挛的主要原因,也可直接导致气道通气功能障碍。同时还认识到这种炎性反应大多属于变态反应性质,即气道变应性炎性反应。哮喘时所发生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无一不源于气道的阻塞,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且随阻塞程度的加重而加重,久治不愈将会转化为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因而解除气道阻塞,改善气道通气功能就成为缓解症状、治疗哮喘、挽救生命的首要任务。鉴于此,研究哮喘患者气道阻塞并发肺气肿的可逆性就显得尤为必要,本研究就是以此为目的而进行的。?
  试验中所用的气雾剂是一种较强的β2受体激动剂,活性成份为沙丁胺醇,具有用药剂量小、见效快、使用方便和不良反应小的优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推荐为缓解哮喘症状的首选给药方式,其药理作用主要体现在:①选择性地作用于β2-肾上腺素能受体,使平滑肌松弛;②具有强大的肥大细胞膜保护作用,限制肥大细胞释放炎症介质;③增加气道黏膜纤毛清除能力及气道排痰作用;④改善呼吸肌的收缩力;⑤改善心血管的血液动力学,降低肺动脉高压,增加心室射血分数;⑥抑制气道胆碱能神经介质的传递等。从而达到改善哮喘患者气道通气功能障碍,防止或减轻肺气肿发生的目的,是一种理想的治疗哮喘的一线药物。?
  从结果中可以看出,使用同等剂量的沙丁胺醇气雾剂后,20例患者的RV、RV/TLC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25%的患者恢复正常;60%的患者肺气肿程度明显减轻;改变不明显者仅占15%,总体改善率达85%。说明支气管哮喘并发肺气肿的可逆性是确切存在的,只是依病情的差异可逆的程度不同罢了。这完全不同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的肺气肿是源于大量的肺泡破坏、融合、空洞形成及肺大泡;而哮喘并发的肺气肿;多数是源于疾病发作时,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分泌物大量增加,导致气道突然且广泛性的狭窄,加上患者由于呼吸困难自觉加强吸气力度且呼之不出,从而造成肺泡内残存气体增多,短期内尚未造成或未大量造成肺泡的破坏,因而这种肺气肿是一过性的、暂时的、可逆的、将随哮喘的缓解而减轻或消失。本文的5例患者中,试验前有3例为轻度肺气肿,中、重度肺气肿各1例,试验后转为正常就证明了这一点。但是,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规范导致病情迁延不愈,肺部免疫力下降合并细菌或病毒感染,发展成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将是必然的结果,这也早就引起了临床医生足够的重视。事实上,早期哮喘因症状轻、治疗容易、预后好、患者往往忽视其反复发作的特性。每个人肺泡的数量及弹性是有限的,反复发作的哮喘不可避免地会伤及肺泡,造成其破裂、融合形成不可逆的肺气肿,因而早预防、早诊断并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改善气道通气功能障碍,才是防止肺气肿发生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李明华,殷凯生,朱栓立.哮喘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35-142.
  [2] 陈文彬,程德云.呼吸系统诊疗技术.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9-50.
  [3] 穆魁津,林友华.肺功能测定原理与临床应用.北京医科大学,1992:187-203.
  [4] 李明华,董竞成,秦璞.支气管哮喘的现代治疗.北京医科大学,1996:2-6.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