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胆排石丸的制备及临床应用(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2
3.2.2虎杖的薄层鉴别取样品10g,研细,加甲醇150ml,超声处理15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2.5mol/L硫酸溶液10m1,水浴加热30min,放冷,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两次,每次10ml,合并三氯甲烷液,蒸干,残渣加三氯甲烷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虎杖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缺虎杖的阴性样品10g,同供试品法制成阴性对照品溶液。按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3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一甲酸乙酯一甲酸(15:5: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置氨蒸气中熏后,斑点变红色;而阴性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无相同的斑点。
3.2.3蒲公英的薄层鉴别取本品20g,研细,加甲醇100ml,加热回流30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滤过,滤液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乙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咖啡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再取缺蒲公英的阴性样品20g,同供试品法制成阴性对照品溶液;按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3种溶液各6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丁酯一甲酸一水(7:2.5:2.5)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而阴性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则无相同的荧光斑点。
3.3检查
水分、崩解度、卫生学检查等均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丸剂项下的各项规定。
4.临床应用
4.1病例选择
门诊观察110例结石患者,男78例,女32例;年龄18~62岁,平均年龄41岁;病程0.5~15年。治疗前全部病例均经影像学检查(B超、CT、胆道造影)以确定结石的部位、大小、类型、数量和无严重的并发症。其中胆结石38例,结石性胆囊炎25例,输尿管结石23例,膀胱结石5例,双肾结石7例,单肾结石12例;结石最小的为0.3 cm+0.2cm,最大的为
1.2 cm×0.5cm。
4.2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服用利胆排石丸,一次5g,一日3次,4周为1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治疗期间不得服用其他同类药品,每个疗程后做影像学检查。服药前根据结石部位不同,嘱病人双手撑地,抬高下肢,用空心掌拍打侧腰部10min,或拍打腹部10min,然后服药,服药后15min饮白开水500ml,0.5h后跳跃15min,待有强烈尿意时排尿,观察尿液变化及有无异物排出。
4.3疗效评价标准
临床治愈为结石排出体外,临床症状消失,做B超、CT、胆道造影影像学检查。有1种以上检查结果为结石消失,尿常规化验正常。有效为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结石下移、变小,或多发性结石部分排出。无效为临床症状及体征仍然存在,影像学检查结石位置、大小、数量无改变,尿常规检查同治疗前比较未见明显改善。
4.4治疗结果
服药最短的为20d,最长的为72d,平均为48.5d,排出结石最大的1.2cm×0.5cm,其次为1.0cm×0.3cm,泥沙样结石最多,在排石过程中多见血尿及腹痛,无1例出现不良反应。各类型患者的临床治疗。
5.讨论
目前结石的形成原因尚不十分清楚,中医认为湿热下注,化火伤阴,煎熬体液,凝结而成沙石。中医的溶石排石法,不是单纯的着眼于结石,而是通过辨证论治,纠正脏腑功能的失调和代谢的紊乱,使机体气血、阴阳归于平衡,即通过正确运用疏肝利胆、清热利湿、养阴活血、利水通淋等方法,而起到溶石排石之功能。方中金钱草利水通淋、除湿解毒、排除结石而为君药;茵陈、虎杖清热利湿而为臣药;佐以车前子、滑石、扁蓄、海金沙、石苇、泽泻,取其利水渗湿通淋之功能以助君药之力;大黄、蒲公英清热解毒、利湿:郁金、莪术、柴胡活血疏肝、止痛。诸药同用,相辅相成,既有溶石排石,又有利胆作用;并且增加胆汁的分泌和流量,促进胆囊收缩,消除炎症,改善胆囊自身功能。
该制剂经过临床观察,组方合理,疗效确切,总有效率为85.45%,在治疗期间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本方为复方制剂,相互干扰因素多,经多次试验,君药金钱草的鉴别未得到满意方法,但摸索出茵陈、虎杖及蒲公英的薄层鉴别方法。该方法分离效果好,斑点圆整,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可有效控制本制剂的质量,而且该制剂药源充足,价格便宜,制备工艺简单,病人服用携带方便,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