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血管性痴呆研究进展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2
论文关键词:血管性痴呆;发病机制;治疗;预防?
论文摘要:对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定义、流行病学、表现、诊断和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指导临床对其合理诊治。?
?
血管性痴呆是由脑卒中或长期慢性脑缺血引起的广泛的或局灶的脑循环障碍导致的痴呆综合症,表现为大脑皮层的高级功能进行性衰退。?
1定义?
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大多有脑卒中史,发病的3个月内发生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症状持续6个月以上,并随发作次数增多呈阶梯型发展。?
2流行病学?
2.1发病率?
欧美国家曾报道65岁以上年龄组发病率约为0.9%~3.6%,我国北京曾报道60岁以上城乡居民发病率约为2.4%[1]。?
2.2危险因素?
包括多发性脑梗塞、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年龄因素、遗传因素、文化素质、嗜烟和酗酒等[2]。?
3发病机制?
大面积及多发性脑梗塞致脑组织脑容量减少(100mL以上发病率增加),优势半球受损易发痴呆。重要部位缺血导致脑梗塞,如基底节区,导致学习、记忆、情感环路受损。缺血性白质病变,致皮层与皮层下联系中断。出血性脑梗塞、脑脊液循环受阻、神经递质的改变等,多个机制协同作用导致发病。?
4临床表现?
4.1早期有类似神经衰弱的表现?
如头疼、头昏、失眠、耳鸣、易疲劳、易激动和伤感等。?
4.2神经系统局灶损害体征?
面、舌瘫,肢体瘫,感觉减退,肌张力损害,共济失调,腱反射活跃或不对称,病理征阳性等。?
4.3皮层功能损害表现?
学习、记忆能力下降,日间困倦,少言寡语,注意力障碍,夜间兴奋性增高或睡眠倒错,淡漠、反应迟钝,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不能正常交流,失读、失写,定向力、计算力减退等。?
5诊断?
有痴呆症状,智能减退,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病史,临床检查及脑影像学检查证明有脑血管疾病:可分别发现梗塞、萎缩、白质改变、低灌注及低代谢等。以上两点必须有相关性,才可以诊断为该病。
论文摘要:对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定义、流行病学、表现、诊断和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指导临床对其合理诊治。?
?
血管性痴呆是由脑卒中或长期慢性脑缺血引起的广泛的或局灶的脑循环障碍导致的痴呆综合症,表现为大脑皮层的高级功能进行性衰退。?
1定义?
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大多有脑卒中史,发病的3个月内发生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症状持续6个月以上,并随发作次数增多呈阶梯型发展。?
2流行病学?
2.1发病率?
欧美国家曾报道65岁以上年龄组发病率约为0.9%~3.6%,我国北京曾报道60岁以上城乡居民发病率约为2.4%[1]。?
2.2危险因素?
包括多发性脑梗塞、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年龄因素、遗传因素、文化素质、嗜烟和酗酒等[2]。?
3发病机制?
大面积及多发性脑梗塞致脑组织脑容量减少(100mL以上发病率增加),优势半球受损易发痴呆。重要部位缺血导致脑梗塞,如基底节区,导致学习、记忆、情感环路受损。缺血性白质病变,致皮层与皮层下联系中断。出血性脑梗塞、脑脊液循环受阻、神经递质的改变等,多个机制协同作用导致发病。?
4临床表现?
4.1早期有类似神经衰弱的表现?
如头疼、头昏、失眠、耳鸣、易疲劳、易激动和伤感等。?
4.2神经系统局灶损害体征?
面、舌瘫,肢体瘫,感觉减退,肌张力损害,共济失调,腱反射活跃或不对称,病理征阳性等。?
4.3皮层功能损害表现?
学习、记忆能力下降,日间困倦,少言寡语,注意力障碍,夜间兴奋性增高或睡眠倒错,淡漠、反应迟钝,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不能正常交流,失读、失写,定向力、计算力减退等。?
5诊断?
有痴呆症状,智能减退,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病史,临床检查及脑影像学检查证明有脑血管疾病:可分别发现梗塞、萎缩、白质改变、低灌注及低代谢等。以上两点必须有相关性,才可以诊断为该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