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脑心通胶囊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36例临床分析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2
论文关键词:脑心通胶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血液流变学
论文摘要: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60例TIA病人随机分力两组。治疗组136例,采用脑心通胶囊治疗,对照组124例,采用阿司匹林治疗,疗程8周。主要观察6个月内TIA发作频次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6个月内随访TIA发生频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症状及全血高切黏度、血小板黏附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脑心通胶囊治疗TIA疗效优于阿司匹林。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由于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部局部性或视网膜功能障碍,临床症状一般持续数秒至数分钟,24 h内完全溶解,不留后遗,可反复发作。其发病机制与微栓塞、脑血管痉挛、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关。目前,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药物很多,但疗效参差不齐。我院近3年来应用脑心通胶囊治疗TIA病人136例,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及TIA诊断要点,为短暂的、可逆的、局部的脑血液循环障碍,可反复发作;表现为颅内动脉系统和(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症状和体征;每次发作持续时间通常在数分钟至1 h左右,症状和体征在24 h内完全消失。年龄40岁~80岁,符合TIA诊断标准并且知情同意者可纳入本观察。排除标准,以前发生脑卒中者;合并有心、肺、肾、造血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病人,确阿司匹林禁忌者。
选择2004年1月-2006年10月在我院内科门诊的TIA病人。本组最终完成观察的病例2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36例,男76例,女60例;年龄(58、7±9、2)岁;对照组124例,男64例,女60例,年龄(56、9±8、2)岁。两组病人年龄、性别、TIA发作类型、发作频度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在试验性治疗期间均进行常规降压、调脂、降糖治疗,均不使用其他活血化瘀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治疗组在基础治疗同时加服脑心通胶囊(山东步长恩奇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次3粒,每天3次,连续服药8周。对照组同时加服阿司匹林肠溶片,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每天1次,每次100 mg,连续服药8周。
论文摘要: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60例TIA病人随机分力两组。治疗组136例,采用脑心通胶囊治疗,对照组124例,采用阿司匹林治疗,疗程8周。主要观察6个月内TIA发作频次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6个月内随访TIA发生频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症状及全血高切黏度、血小板黏附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脑心通胶囊治疗TIA疗效优于阿司匹林。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由于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部局部性或视网膜功能障碍,临床症状一般持续数秒至数分钟,24 h内完全溶解,不留后遗,可反复发作。其发病机制与微栓塞、脑血管痉挛、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关。目前,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药物很多,但疗效参差不齐。我院近3年来应用脑心通胶囊治疗TIA病人136例,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及TIA诊断要点,为短暂的、可逆的、局部的脑血液循环障碍,可反复发作;表现为颅内动脉系统和(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症状和体征;每次发作持续时间通常在数分钟至1 h左右,症状和体征在24 h内完全消失。年龄40岁~80岁,符合TIA诊断标准并且知情同意者可纳入本观察。排除标准,以前发生脑卒中者;合并有心、肺、肾、造血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病人,确阿司匹林禁忌者。
选择2004年1月-2006年10月在我院内科门诊的TIA病人。本组最终完成观察的病例2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36例,男76例,女60例;年龄(58、7±9、2)岁;对照组124例,男64例,女60例,年龄(56、9±8、2)岁。两组病人年龄、性别、TIA发作类型、发作频度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在试验性治疗期间均进行常规降压、调脂、降糖治疗,均不使用其他活血化瘀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治疗组在基础治疗同时加服脑心通胶囊(山东步长恩奇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次3粒,每天3次,连续服药8周。对照组同时加服阿司匹林肠溶片,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每天1次,每次100 mg,连续服药8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