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颅内外血管狭窄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2

  颅外段血管狭窄与疾病关系:颅外血管狭窄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梗死等因素有关,对以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上病例均有不同程度动脉硬化,病情越重越易形成粥样硬化斑块,且反映心脑血管病变程度。
  
  讨论
  颅内外血管狭窄或闭塞可导致局部脑血流速度下降、组织灌流不足,造成梗死。颈动脉狭窄最常见的原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因此利用超声诊断技术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及预防方面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显示,血管狭窄与脑梗死发病次数明显相关,说明颅内外血管狭窄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因素。本组10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动脉血管狭窄率为32.41%,颅外动脉血管狭窄率为19.44%。国内报道,急性脑卒中患者颅内血管病变患病率为33%,颅外血管病变仅6%,这种狭窄率的差异与病变人群的选择及检测技术等因素均有一定关系。测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及预防方面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显示,血管狭窄与脑梗死发病次数明显相关,说明颅内外血管狭窄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因素。颈动脉粥样硬化致缺血性脑血管病不仅与颈动脉狭窄密切相关,而且还与不稳定性斑块脱落产生微栓子密切相关。利用超声技术判断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性质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不稳定性斑块即“软斑”,指富含脂质及坏死物质的斑块,具有易出血或破碎的倾向,是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稳定性斑块以纤维化、钙化为主,又称“硬斑”,引起脑卒中的危险相对较小。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当斑块形成并突入管腔时,由于其富含脂质,动脉壁应力增大并受高速血流冲击时,斑块可发生破裂,暴露的脂质和胶原可激活血小板,启动凝血反应,形成动脉内血栓或发生出血、溃疡和斑块脱落等。根据超声检查中发现的斑块性质,可有助于评估卒中发生的风险并有助于选择治疗方式。动脉粥样硬化在形成过程中,有两个关键因素,即血管壁的剪切力及LDL的化学修饰。LDL的各种化学修饰在泡沫细胞的形成,乃至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的作用相互促进,作用方式和最终结果也有许多重叠之处,其中氧化修饰的作用最大。所以,血脂异常,尤其是LDL升高是脑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本研究中对一些导致动脉硬化疾病的因素分析发现,颅外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现颅内血管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与病例的选择、数量及评定标准有关,有待于进一步的大样本研究。本组颅内外血管狭窄者甘油三酯平均值均低于无狭窄者,考虑与患者对其高甘油三酯血症已引起注意并改善了饮食结构有关。循证医学要求用最可靠的证据指导临床实践,我们将进一步关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报道。利用超声技术可尽早发现无症状颈内动脉病变,并可针对颈部大动脉狭窄性病变(狭窄>7096)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支架植入术及联合使用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研究报道,颈部大动脉的超声检查与动脉血管造影(DSA)检查相符率为73.3%,血管超声对颈部大动脉重度狭窄性病变检出的准确率为89.3%。血管超声无创、经济、易操作,可反复检查,是颈部动脉病变检查的重要手段。若联合使用非侵入性的影像学手段如MRA等,可提高检出的敏感性,应作为脑血管病的常规检查之一。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