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原位脾保留性手术在脾损伤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2
  【论文关键词】脾脏;原位脾保留性手术;脾脏损伤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原位脾保留性手术在脾损伤中的应用。方法:自1999年6月~2007年4月共对53例病人施行了原位脾保留性手术,单纯缝合修补19例,脾动脉结扎加缝合修补18例,部分脾切除加脾被膜移植术16例。结果:无1例术后再发腹腔内出血、膈下感染、术后凶险性感染(OPSI)、肺不张、肺炎和脾静脉栓塞等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1年以上,均行B超检查,见脾脏存活良好。结论:只要遵循保脾治疗的基本原则,实行个性化治疗方案,原位脾保留性手术在脾损伤中应用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笔者自1999年6月即开展了原位脾保留性手术的临床应用研究,主要针对脾脏损伤的治疗,至2007年4月共对53例病人施行了原位脾保留性手术。现将此部分临床应用研究做一综合介绍。?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53例占同期脾损伤的50.47%(53/105),其中男性36例,女性17例。年龄9~58岁,平均36岁;闭合性损伤38例,开放性损伤15例;单纯脾破裂30例,合并肝挫裂伤8例、肠系膜裂伤10例、胸腔积液5例。采用第六届全国脾脏外科学术研讨会“脾脏损伤程度分级” 标准:Ⅰ级损伤9例,Ⅱ级损伤26例,Ⅲ级损伤18例。?
  1.2 手术方法:单纯缝合修补19例,脾动脉结扎加缝合修补18例,部分脾切除加脾被膜移植术16例。?
  1.3 结果:全组病例切口均一期愈合,其中1例术后发生粘连性不全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痊愈,无术后再发性腹腔内出血、膈下感染、术后凶险性感染(OPSI)、肺不张、肺炎和脾静脉栓塞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年以上,均行B超检查,见脾脏存活良好。?
  
  2 讨论?
  2.1 原位脾保留性手术的意义。
  脾脏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有着重要的免疫功能,在抗感染、抗肿瘤、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1952年King和Snhumacker首次提出全脾切除可发生一种脾切除术后凶险性感染(OPSI),以后众多的研究证实了OPSI的存在,并发现其发生率高出有脾的正常人50~200倍,病死率达50%~55%[1]。现在普遍认为脾是一个具有多种免疫功能的淋巴样器官,这是保脾的理论基础。而非手术治疗(non-operative-management, NOM)在临床应用中有较大风险,最近,Richardson [2]对NOM提出诸多质疑,并认为NOM的失败率远高于脾切除后OPSI的发生率。另外,王荣泉等[3]报道,原位保脾(脾修补、脾部分切除)后,机体抗感染的能力明显优于自体脾片移植。因此, 原位脾保留性手术具有较为积极的临床意义。?
  2.2 认识保脾与切脾的利弊,遵循保脾治疗的基本原则。
  脾脏虽拥有多种重要功能,但绝非生命必需器官。脾破裂多表现为凶猛的大出血、休克,常伴发其它脏器损伤,须迅速果断地采取措施,因此要始终遵循贯彻脾脏损伤处理的基本原则,即“抢救生命第一、保留脾脏第二”,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尽量保留脾脏才是脾脏损伤治疗的现代观[4]。本组原位脾保留性手术占同期脾脏损伤手术的50.47%,脾脏损伤病人应遵循的保脾原则为:①先?保命后保脾。②年龄越小越优先选择脾保留手术。③根据脾脏损伤分级选择最佳术式。④联合应用几种术式更为安全实际。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