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年肺心病猝死原因分析(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2

  2.3 交感神经兴奋:本组2例心衰纠正,感染已控制,冬天午睡后,由温暖的室内到走廊活动,坐下休息时突然发生意识丧失,即刻心电监护示室颤。另9例也是在心衰已基本纠正,病情明显好转,与家人谈笑时,突然发生室颤。这11例都有交感神经兴奋,加之本身有心衰,已使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激活,儿茶酚胺分泌明显增加,过多的儿茶酚胺可直接损害心肌,增加心律失常的危险性[4],并使心率加快,血压上升,加重心肌缺血。儿茶酚胺的增加还可降低心室颤动的阈值。午睡起床后直立性体位及其触发活动,引起的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可急剧降低心律失常的阈值,导致室颤。
  2.4 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本组有11例在夜间休息时发生猝死。6例在饱餐后发生,前者因夜间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冠脉收缩,血流量减少,导致心肌缺血加重,心电不稳定,同时夜间呼吸中枢敏感性降低,膈肌上抬,肺活量减少,使二氧化碳排出量减少,加重酸中毒,损害心肌,减低室颤阈值。后者饱餐后,因胃肠道迷走神经兴奋,血流量增加,引起血流量再分配,使心血流量减少,同时饱餐后血脂增高,易导致血栓形成,导致冠脉栓塞。
  鉴于以上原因,笔者认为:在临床工作中,对老年肺心病尤其是合并高心病、冠心病患者,在入院1周内应严密观察病情,本组28例死于入院后6天内。为患者建立一个舒适、安静、愉快的生活环境,避免情绪激动、恐惧、气愤等不良心理因素,患者应注意保暖,保证充足睡眠,耐心说服患者坚持吸氧,尽量避免连续使用强效利尿剂,注意补充和复查电解质。对有加重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合并其它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应警惕猝死的可能性,尤其夜间患者情绪变化,应勤查房,同时做好一切抢救准备。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十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406.
  [2] 陈国伟,郑宗锷.现代心脏病学[M].第二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653.
  [3] 张宁仔,杜日映.心血管科医师进修必读[M].第一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351.
  [4] 于金德,龚兰生.老年猝死的神经生理机制[J].人民军医,1994,2:23.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