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年肺心病猝死原因分析(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2
2.3 交感神经兴奋:本组2例心衰纠正,感染已控制,冬天午睡后,由温暖的室内到走廊活动,坐下休息时突然发生意识丧失,即刻心电监护示室颤。另9例也是在心衰已基本纠正,病情明显好转,与家人谈笑时,突然发生室颤。这11例都有交感神经兴奋,加之本身有心衰,已使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激活,儿茶酚胺分泌明显增加,过多的儿茶酚胺可直接损害心肌,增加心律失常的危险性[4],并使心率加快,血压上升,加重心肌缺血。儿茶酚胺的增加还可降低心室颤动的阈值。午睡起床后直立性体位及其触发活动,引起的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可急剧降低心律失常的阈值,导致室颤。
2.4 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本组有11例在夜间休息时发生猝死。6例在饱餐后发生,前者因夜间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冠脉收缩,血流量减少,导致心肌缺血加重,心电不稳定,同时夜间呼吸中枢敏感性降低,膈肌上抬,肺活量减少,使二氧化碳排出量减少,加重酸中毒,损害心肌,减低室颤阈值。后者饱餐后,因胃肠道迷走神经兴奋,血流量增加,引起血流量再分配,使心血流量减少,同时饱餐后血脂增高,易导致血栓形成,导致冠脉栓塞。
鉴于以上原因,笔者认为:在临床工作中,对老年肺心病尤其是合并高心病、冠心病患者,在入院1周内应严密观察病情,本组28例死于入院后6天内。为患者建立一个舒适、安静、愉快的生活环境,避免情绪激动、恐惧、气愤等不良心理因素,患者应注意保暖,保证充足睡眠,耐心说服患者坚持吸氧,尽量避免连续使用强效利尿剂,注意补充和复查电解质。对有加重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合并其它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应警惕猝死的可能性,尤其夜间患者情绪变化,应勤查房,同时做好一切抢救准备。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十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406.
[2] 陈国伟,郑宗锷.现代心脏病学[M].第二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653.
[3] 张宁仔,杜日映.心血管科医师进修必读[M].第一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351.
[4] 于金德,龚兰生.老年猝死的神经生理机制[J].人民军医,1994,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