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36例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3

  摘要:目的: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并对其疗效进行初步评估。方法:总结我院36例行导管介入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其中室间隔缺损(VSD)23例,房间隔缺损(ASD)8例,动脉导管未闭(PDA)5例。结果:成功率为100%,术后随访0.5~4年,无不良并发症。结论:心导管介入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是一项有发展前途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非青紫型先心病分型中的主要类型动脉导管未闭(PDA)、室间隔缺损(VSD)、房间隔缺损(ASD)均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分别占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25%,21%和21%[1],该病严重威胁患儿的生长发育。随着导管介入器材的不断完善和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在我国已广泛开展,我院于近年开展此项治疗,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从2003年3月至2007年6月进行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导管介入治疗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3~14岁,平均年龄(6.6±2.3)岁。36例患儿术前均经临床体格检查、心电图、心脏X线平片及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符合介入封堵术适应证[2]。其中室间隔缺损(VSD)23例,房间隔缺损(ASD)8例,动脉导管未闭(PDA)5例。
  1.2 方法
  1.2.1 封堵器、输送系统和操作步骤 封堵器和输送装置均由深圳先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封堵器呈双盘状密集网架结构,由具有自主膨胀性能的镍钛记忆合金编织而成,容易释放和回收,中央用聚乙烯薄片作阻流体以阻挡血流,有效地提高封堵率,其生物相容性和耐腐蚀性好,可通过7~9F的输送系统,操作简便[3,4]。输送系统由输送鞘、装载鞘和主控钢丝组成,钢丝顶端有螺丝纹,末端附带一旋转柄方便操纵。年龄<6岁者,给予静脉复合麻醉加利多卡因局麻,年龄≥6岁者给予局部麻醉;穿刺右股静脉(RFV)、左股动脉(LFA),6F普通导管行右心导管检查,有必要时作心血管造影。
  1.2.2 PDA封堵术 行主动脉弓降部左侧位造影,观察PDA的位置、形态,并测其最窄径、最大径和长度,按PDA最窄径加3~6mm选择封堵器[5];用6F端孔导管由股静脉→右房→左室→肺动脉→PDA→降主动脉建立轨道,递送260cm长的交换导丝,置于降主动脉横膈下水平,撤端孔导管,沿导丝递送输送鞘至降主动脉横膈上水平,撤出导丝,将封堵器旋在主控钢丝顶端,在生理盐水中将气泡排净,在透视下经输送鞘将封堵器由股静脉→右房→右室→肺动脉→PDA→降主动脉横膈上水平,待其单盘伞面完全展开后,将输送鞘和主控钢丝一齐?回撤至?PDA主动脉一侧;固定主控钢丝,回撤传送鞘至PDA肺动脉一侧,使“腰部”完全卡在PDA最窄处,听诊无双期连续性杂音后10min,重复主动脉弓降部造影,确认封堵器位置合适,逆时针操纵旋转柄释放封堵器,撤除所有鞘管,穿刺部位加压包扎。
  1.2.3 ASD封堵术 经皮股静脉穿刺,送入6F静脉扩张鞘,行右心导管检查、测压及血气分析。导管经右心房→左心房→左上肺静脉,由输送鞘将ASD封堵器送入。先后释放封堵器左右伞面。心脏彩色超声证实房间隔无分流,房室瓣活动不受限制,肺静脉无狭窄,封堵器位置正常后,完全释放封堵器[6]。
  1.2.4 VSD封堵术 经皮股动脉、静脉穿刺,分别送入6F动、静脉扩张鞘,行左心室造影术、建立股动脉→降主动脉→左心室→室间隔缺损→右心室→右心房→下腔静脉的传输轨道, 沿此传输轨道由输送鞘经过股静脉途径由右心室侧将VSD封堵器送入左心室侧,在心脏彩色超声和X线的导引下,先释放封堵器左伞面,使得封堵器的腰部卡在缺损处,再释放右室伞面。经体外心脏超声和左室造影证实室间隔无残余分流,封堵位置正常, 右室流出道无狭窄,房室瓣和主动脉活动不受限制,遂完全释放封堵器。如有较大残余分流或影响瓣膜功能,则选择合适封堵伞重新封堵或终止手术[7]。
  
  2 结果
  
  2.1 封堵结果
  8例ASD患儿中7例1次成功置入ASD封堵器,1例封堵器偏大影响二尖瓣前叶活动而收回,更换小2mm直径的封堵器再次封堵成功;5例PDA和23例VSD均1次成功置入封堵器。本组成功率为100%,无并发症发生。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