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技术配合Ⅲ类牵引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3

  2×4矫治技术是标准方丝弓技术的一个分支,由Mulligan在1982年提出,是指在一个牙弓内前面4 个切牙上粘结托槽及后面两个磨牙上粘结带环颊面管组成2×4矫治系统。该技术在治疗过程中仅使用圆丝,充分发挥V形曲的力学特性,运用轻力原则矫治错牙合,有利于支抗控制[1]。
  2×4技术矫治前牙反牙合的机理在于通过改变切牙唇倾度和下颌骨的旋转矫治前牙反牙合,从而减少SNB。2×4 技术治疗结果仅表现为牙性变化,即上切牙唇倾、下切牙舌倾,但研究发现随着上切牙唇倾度的改变,有助于“A”点组织改建,即随着上切牙的唇倾,“A”点前移并促进上颌骨生长发育[4]。Ⅲ类牵引简化疗程,缩短治疗时间,早期应用Ⅲ类牵引可引导下颌后退,调整上下颌骨的相对位置。
  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矫治方法有牙合垫式活动矫治器、功能矫治器、前方牵引器、简单固定矫正技术2×4等。传统的矫治器复诊时间短、次数多,需要患者良好的合作,且对前牙拥挤、扭转等畸形,很难达到满意的效果。通过临床应用,我们发现2×4矫治技术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由于患者合作的可控制性,能够快速有效地排齐拥挤的切牙,不仅可唇向移动上切牙,还可以对其进行垂直方向的调整,可促使上颌骨向前发育,阻止下颌前伸并促使下颌后退。当下颌牵引力向下、向后传递至颞颌关节时,关节凹后壁受力骨质吸收,前壁骨质增生,髁状突向上向前生长,下颌角变锐,从而建立正常的咬合关系,面型也明显改善。
  总之,2×4矫治技术是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一种较理想的矫治技术。
  
  参考文献
  〔1〕 MulliganTF. Common Sense Mechanics[M]. Phoenixi: CSM, 1982.
  〔2〕林久祥. 现代口腔正畸学——科学与艺术的统一[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6:425-430.
  〔3〕Kerr WJS,Tenhave TR.A comparison of three appliance systems in the treatment of Class Ⅲ malocclusion[J]. Eur J Orthod, 988, 10: 203-204.
  〔4〕Yan Gu,ABM Rabie.Treatment effects of fixed appliance and reverse headgear in correction of anterior crossbites[J]. Am J Orthod Dentofac Orthop, 2000,1 17: 691-699.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