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外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在临产后剖宫产中的应用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3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膜外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在临产后剖宫产中应用的特点。方法 80例临产后需要剖宫产的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每组40例,观察组行腹膜外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照组行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比分析两组从切皮到取出胎儿的时间、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膀胱及输尿管损伤、新生儿评分、新生儿体质量及产后恢复情况。结果 从切皮到取出胎儿的手术时间、总手术时间、产妇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中损伤情况、产后病率、新生儿评分、新生儿体质量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足月孕妇临产后剖宫产采用腹膜外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
  [关键词] 临产;腹膜外子宫下段剖宫产;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 
  
  近年来,腹膜外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所表现出的优越性备受欢迎。本研究将80例临产后需行剖宫产的孕足月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行腹膜外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照组40例,行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术。通过对从切皮到取出胎儿的时间、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膀胱及输尿管损伤、新生儿评分、新生儿体质量、产妇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产后病率及切口愈合等情况的比较,分析临产后剖宫产采用腹膜外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优缺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临产后需要剖宫产的孕妇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行腹膜外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照组40例,行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两组均为单胎头位初次剖宫产者,两组平均年龄、孕周、产程时间、剖宫产指征、麻醉方式等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手术由同一医师主刀完成,有可比性。?
  1.2 方法?
  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方式参见文献?[1]。腹膜外子宫下段剖宫产采用侧入式两指快速分离法:分离腹直肌后将左侧腹直肌向左拉开,于膀胱侧窝寻找膀胱外侧黄色脂肪堆,将脂肪堆向外推移,分离部分膀胱与腹膜,就可显露子宫下段,在刺破羊膜前用一纱布垫置于膀胱侧窝内,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娩出胎儿及其附属物,常规处理后用可吸收线连续双层缝合子宫肌层,取出纱垫,膀胱侧窝用2%碘伏冲洗,缝合腹直肌前鞘、皮下脂肪及皮肤。术后两组均预防性应用抗生素5d。两组均为下腹部纵切口。?
  
  2 结 果?
  从切皮到取出胎儿的平均手术时间观察组为?(8±1.2)min;对照组为(10±2)min;平均总手术时间观察组为(38±12)min,对照组为(43±15)min;平均术中出血量观察组为(310±10)ml,对照组为(?292±17)ml;观察组出现6例血尿,对照组出现4例,6h后尿色均转为清色;两组均未出现膀胱损伤。平均新生儿体质量观察组为(3500±24)g,对照组为(3560±31)g;观察组出现4例轻度新生儿窒息,对照组出现3例轻度新生儿窒息,未出现新生儿死亡。平均下床活动时间观察组(30±6)h,对照组(44±8)h;平均肛门排气时间观察组(20±5)h,对照组(38±?4)h;两组切口愈合均为Ⅱ/甲,未出现切口感染及晚期出血情况。从切皮到取出胎儿的手术时间、总手术时间、产妇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中损伤、产后病率、新生儿评分、新生儿体质量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