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了解金属制造业非致死性职业伤害流行特征,为有效控制职业伤害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7家金属制造工厂中的2487名工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非致死性职业伤害发生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 调查人群非致死性职业伤害的年发生率为15?08%;事故类型以机器伤害(16?80%)、物体打击(13?60%)和热/火烫(11?47%)为主;伤害部位主要为手指/脚趾(78?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个性维度中的N分较高(情绪稳定性差)、年龄小、文化程度及技术等级低、采用计件/计时方式计算工资等因素,可使职业伤害发生的危险性升高。结论 职业伤害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 金属制造业
职业伤害(occupational injury)系指职业人群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职业性事故使人体组织结构受到损伤或某些功能丧失,它可造成缺勤、残废甚至死亡〔1〕。金属制造业由于其行业特性,职业伤害发生率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2〕,但国内金属制造业非致死性伤害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对深圳市宝安区金属制造企业非致死性职业伤害发生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旨在为金属制造业职业伤害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5年1~3月,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法,在深圳市宝安区130家金属制造业工厂中,随机抽取7家工厂(包括金属结构制造业、建筑用金属制造业和日用金属制品业)作为调查现场,并将目标工厂的所有制造业工人作为本调查的研究对象。调查2004年1月~2004年12月发生的职业伤害。
1?2 方法 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1)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婚姻、收入等;(2)劳动卫生情况;(3)伤害发生情况;(4)个性心理特点:应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进行人格测量和分析〔3〕。EPQ是由P、E、N和L 4个量表共计85个问题组成。本次调查共调查2600人,获得有效问卷2487份,有效率为95?65%。
1?3 判定标准 (1)职业伤害定义〔2〕为在日常生产或检修过程中发生事故而受伤(不包括中毒)的工人,并剔出由他人致伤或因职业伤害事故的死亡者。凡具有以下3种情况之一者,可定义为非致死性职业伤害:①到医疗单位诊治,诊断为某一种损伤;②因伤休息(休工)1d以上;③因伤活动受限1d以上;(2)伤害类型划分参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疾病和死亡的外因分类,并结合国内职业伤害流行病研究的常用分类〔2〕;(3)伤害部位分类按照世界劳工组织对职业性伤害与职业病分类编码〔2〕;(4)EPQ问卷中:N维度:反映情绪稳定性,高分表明焦虑、担忧,有强烈的情绪反应,以至出现不够理智的行为;E维度:反映内?外向人格倾向,高分表示人格外倾,好交际,喜欢刺激和冒险,情感易于冲动,低分表示人格内倾,好静,不喜欢刺激,喜欢有秩序的生活;P维度:反映某些与正常人不同的心境和行为特征,高分为孤独,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不近人情,与他人关系不佳;L维度:是测验受试者的掩饰倾向,得分越高,反映受试者社会幼稚水平越高〔3〕。
1?4 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 3?0建库,应用SAS 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共调查2487名在职员工,其中男性1606人,占64?57%;女性881人,占35?42%。性别比为1?82∶1。年龄17~47岁,平均(26?1±5?5)岁,其中21~30岁年龄组占61?84%。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占64?05%,高中和中专占32?33%,大专及以上占1?93%,文盲及半文盲占1?09%。工龄1~14年,工龄中位数3?0年,其中工龄<3年者占52?15%。以操作工居多,占65?30%,其次为技工,占20?99%,学徒工占11?62%。
2?2 非致死性职业伤害发生情况
2?2?1 性别与年龄分布 调查的2487人中,发生非致死性职业伤害者375人,年非致死性职业伤害发生率为15?08%。无论男女,伤害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16~20岁组伤害发生率最高,占20?99%;21~30岁组占14?37%,31~40岁组占12?78%,41岁组伤害发生率最低,占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427,P=0?001)。男性非致死性职业伤害发生率为18?68%,女性为8?51%,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25,P=0?001)。
2?2?2 伤害发生原因 前4位伤害发生原因依次为:机器伤害占16?80%,物体打击占13?60%,热/火烫占11?47%,跌倒/跌落占4?27%。这4种原因引起的伤害占总伤害数的49?57%。
2?2?3 伤害类型(表1) 将职业伤害种类分为7类,其中前5位伤害类型依次是擦伤、其他伤、切割伤、灼烫伤和挫伤,擦伤、切割伤之和占总数的59?73%。男、女性伤害类型分布基本一致。
表1 非致死性职业伤害类型分布(略)
2?2?4 受伤部位 伤害发生部位前3位为手指/脚趾、上肢、面颌颈部位,分别为78?40%,6?67%和6?13%,占总数的91?20%。男、女性受伤部位顺位基本一致(χ2=5?923,P=0?3147)。
2?2?5 伤害误工情况 在受伤后,有230人次未休息,占61?33%;休息半天和休息1~3d者分别占13?87%和9?60%;还有18人次休息4~7d,占4?80%;39人次休息7d以上,占10?40%。
2?3 非致死性职业伤害影响因素分析
2?3?1 单因素分析 本研究将导致职业伤害发生的影响因素分为社会经济因素、工作因素和心理因素3大类,其中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婚姻、文化程度、月均收入、是否饮酒、是否抽烟;工作因素包括工龄、就业类型、技术等级、工资计算方式和就业地点。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工人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是否抽烟、工龄、技术等级、工资计算方式和个性特征(N维度得分和P维度得分)10个因素与非致死性职业伤害的发生显著相关。
2?3?2 多因素分析(表2) 结果显示,有5个变量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是年龄、文化程度、技术等级、工资计算方式为计时/计件和个性N维度得分。其中,工资计算方式采用计时/计件相对其他方式而言,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发生职业伤害的可能性更大(OR=1?58);同时情绪稳定性(N维度)得分越高,发生职业伤害的可能性越大(OR=1?20);而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高以及技术等级越高,对职业伤害的发生是保护性因素。
表2 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略)
3 讨论
在世界范围内,伤害已成为造成死亡和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6〕。金属制造业伤害由于其行业特点,职业伤害发生率高于其他行业。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年均非致死性职业伤害发生率为15?08%,低于瑞典的相关研究(22?29%)〔2〕,高于国内化工行业的相关调查(2?3%)〔6〕。本次调查非致死性伤害发生的直接原因以机器伤害为主,伤害部位以手指/脚趾、上肢、面颌颈部位为主,充分体现了金属制造业的特点。职业伤害可累及全身各部位,但依行业、工种的不同而异。Fingar〔7〕报告,在制造业、服务业、木工行业等职业人群中,受伤部位以手指、手最为常见,与本研究的结果类似。金属制造业非致死性职业伤害发生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年龄越大、文化程度和技术等级越高职业伤害发生的危险性越小,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工龄相对越长,工作的熟练程度增加。文化程度较低者发生伤害的危险性较高,一方面文化程度直接影响了操作技术,另一方面文化程度较低者也较容易忽视安全行为。技术等级对职业伤害发生的影响,是因为技术等级低者,为外来劳务工和临时工,这些职工多为社会经济地位和自我保护意识差,工作技能掌握程度差,缺乏改变不良劳动条件的能力〔8〕。本研究还发现,工资计算方式采用计件/计时制,相对其他计算方式(按月、按日),可导致职业伤害的发生率增加,这是由于计件/计时制易导致工人为增加其收入,忽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而延长工作时间所致。研究结果显示,和未发生伤害的工人相比,发生伤害的工人情绪稳定性较差(N分较高),说明其比较容易焦虑、紧张,有较强烈的情绪。可见,容易发生职业伤害的人群具有一定的心理特质。
【参考文献】
〔1〕 PO Bylund,Ulf Bjornstig.Occupational injures and their long term consequences among mechanics and construction metal workers[J].Safety Science,1998,28(1):45-58.
〔2〕 王声氵勇,黄道庆.伤害的预防和控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31-449.
〔3〕 龚耀先.修订艾森克个性问卷手册[M].长沙:湖南医学院,1986:18-85.
〔4〕 信长星.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年鉴[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117-119.
〔5〕 杨功焕,周脉耕,黄正京,等.中国人群1991-2000年伤害死亡的流行趋势和疾病负担[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3):193-198.
〔6〕 傅华,朱靳良.职业伤害总估校正发生率及职业伤害发生时间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995,5(Suppl):195-199.
〔7〕 Fingar AR,Hopkins RS,Nelson M,et al.Work?related injuries in Athens County 1982 to 1992[J].Occup Med,1992,34(8):779-787.
〔8〕 刘金英,高晓虹,李晓枫,等.某港口企业职业伤害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5,21(8):997-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