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原癌基因c-erbB-1(也称HER-1)的表达产物。c-erbB-1基因位于7p,编码分子量为170kD的EGFR。EGFR具有酪氨酸蛋白酶活性,与表皮生长因子(EGF)或转化生长因子(TGF-α)结合后,可以激活核内一些调控基 因表达的蛋白质,促进细胞分裂、增生。胃粘膜上皮的增生有利于粘膜受损后的修复,但过度的增生也可以促进胃粘膜上皮细胞逐步向恶性转化。Filipe观察到肠化、异型增生的胃粘膜中均有EGF和GEFR的过度表达,两者存在相关性,并随军病变进展而表达升高,认为两者的过表达与胃粘膜的癌变有一定关系[17]。
5 其他
真核生物细胞DNA甲基化多发生于胞嘧啶-鸟嘌呤双核苷酸区域(CG)的胞嘧啶5-C位上,形成M5CG,约占此双核苷酸总数的70%~90%,另有少量的6-甲基腺嘌呤。DNA甲基化参与细胞基因表达的调控,并与DNA构象的稳定、基因突变或缺失有关。Cravo等[18]检测了胃粘膜病变的DNA甲基化状况,将胃粘膜组织与甲基化酶及3H-S腺苷蛋氨酸孵育,如DNA甲基化水平降低,甲基化酶可将蛋氨酸上的甲基转移至DNA上,结果发现,从正常胃粘膜到浅表性胃炎到萎缩性胃炎,3H-甲基的掺入率逐步升高,存在统计学意义,而萎缩性胃炎与胃癌相比较,3H-甲基掺入率无明显差异。提示DNA甲基化水平降低发生在胃癌发生的早期阶段。Fang等[19]也观察到胃癌组织及癌旁外观正常组织的胃粘膜中存在癌基因c-myc、c-Ha-ras的低甲基化,认为癌前病变的早期即有癌基因的低甲基化出现,是胃粘膜恶性变的一个早期标志,DNA甲基化水平降低,可以引起基因结构改变,亦可引起基因表达异常(如癌基因的激活),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DNA甲基化水平降低也可作为胃癌癌前病变干预治疗的一个评价指标。但引起胃粘膜细胞DNA甲基化水平降低的原因不明。
由细胞分泌的粘蛋白参与细胞间的粘附和免疫识别,亦与肿瘤的生长相关。Ho等[20]检测正常、肠化生及胃癌的胃粘膜细胞粘蛋白基因表达情况,发现正常胃粘膜表达MUC1、MUC5、MUC6粘蛋白,肠化生胃粘膜表达MUC2和MUC3粘蛋白,而胃癌组织中则有MUC3、MUC4粘蛋白基因的高表达和MUC5、MUC6的低表达。胃粘膜癌变过程中粘蛋白基因的表达变化,可作为一项监测胃粘膜病变发展的指标。Reis[21]从组织学上对肠化分型后,发现Ⅰ型肠化表达MUC2粘蛋白,MUC1、MUC5、MUC6粘蛋白明显减少;Ⅱ、Ⅲ型肠化不仅表达MUC2粘蛋白,而且MUC1、MUC5粘蛋白与正常相似,仅MUC6粘蛋白稍降低。Ⅲ型肠化粘膜MUC2粘蛋白表达高于Ⅱ型。据此推测,Ⅰ与Ⅱ、Ⅲ型肠化可能存在明显差异,Ⅰ型肠化胃粘膜完全被小肠型粘膜上皮所取代,Ⅱ、Ⅲ型肠化粘膜中不仅存在肠化上皮,也保留了部分胃粘膜上皮。可能Ⅱ型肠化是胃粘膜上皮肠化生的第一步,如果残留的胃粘膜上皮进一步被肠化上皮所取代,则转变为Ⅰ型肠化,而如果Ⅱ型肠化上皮分泌的粘液成分发生变化,由中性和酸性粘液变为硫酸粘液,则为Ⅲ型肠化,恶性度随之增加。这与传统的肠化粘膜发生由Ⅰ→Ⅱ→Ⅲ的观点不同。
人类白细胞抗原又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位于染色体6q21.3,分Ⅰ、Ⅱ、Ⅲ三个区域,Ⅱ区主要含DR、DQ、DP三个亚区,可提呈外源性抗原片断给辅助T细胞,引起体液免疫反应,对机体消除损伤因素等起重要作用。Azuma等[22]发现,外周血白细胞HLA-DQA1*0102等位基因出现的频率与幽门螺杆菌感IVS染和胃粘膜损伤有明显的相关性。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萎缩性胃炎患者白细胞中,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HLA-DQA1*0102等位基因出现的频率较正常及浅表性胃炎为低。幽门螺杆菌阳性的肠型胃癌HLA-DQA1*0102等位基因出现频率的较正常及浅表性胃炎为低,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HLA-DQA1*0102等位基因的表达可能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阻断性作用,此基因的缺失可增加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和肠型胃癌的发病率。
微卫星不稳定是DNA复制错误引起的DNA简单序列改变。复制错误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配对错误修复基因功能异常而产生一种缺陷性蛋白质,不能发挥正常调控作用,导致细胞增生、分化异常,促进癌的形成。Semba等[23]发现,微卫星不稳定存在于33%的胃癌和33%的肠化生中,提示微卫星不稳定性可能是胃癌发生的早期事件。
另外,染色体的稳定性亦与DNA末端的端粒长度有关。正常细胞随着丝分裂的进行,端粒长度逐渐缩短,短至一定长度,不能维持染色体的稳定,细胞最终衰亡。肿瘤细胞可因端粒酶的激活而稳定端粒长度,使细胞获得永生化。Kuniyasu等[24]发现,肠化胃粘膜及胃癌中均有端粒酶的表达增高,提示端粒酶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 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对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及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胃粘膜细胞癌变过程中存在多基因的变化及积累。最近,Correa等[25]认为,胃粘膜在有害因素作用下产生损伤,粘膜细胞分裂、增生以修复损伤,伴随炎症细胞的浸润,表现为胃粘膜的炎症。如损伤修复,胃粘膜恢复正常,如损伤不能修复,可启动细胞凋亡,受损细胞的凋亡对于清除具有遗传缺陷的细胞具有重要意义,但胃腺体尤其是胃腺颈部干细胞的凋亡则可能引起粘膜萎缩、腺体消失,表现为萎缩性胃炎。有害因素继续作用,部分胃粘膜细胞可因某种原因逃避凋亡,细胞寿命得以延长,增加了这些细胞进一步受损机会,胃粘膜经肠化、异型增生逐渐向恶性细胞转化。可以推测,在上述各阶段表型的变化过程中,必定伴随有基因型的变化。如反映胃粘膜细胞的增殖状态的c-met基因在浅表性胃炎阶段即可激活;p53基因突变和bcl-2的激活则与细胞逃避凋亡密切相关;ras 基因的过表达体现了胃粘膜的肠化等等。加强胃粘膜癌变过程中基因型变化的研究可以为明确胃癌的发生机制提供进一步线索。同时流行病学研究提示,并不是所有的慢性胃炎都会发展为胃癌,部分肠化、异型增生等病变可以停止发展甚或逆转,但哪些病变会最终发展为胃癌,从胃粘膜表型上很难做出预测,对胃癌变过程不同阶段不同基因的表达及量的异常的研究则有可能为病变的进展提供预测指标,鉴定出高度胃癌危险的易感患者。如今虽然对胃癌癌前病变的基因型变化已研究多年,但仍有许多不足,如被检组织的不均一性,即在癌前病变的组织中有大量的正常组织干扰,影响实验结果。使用的检测方法、试剂的不同及病例数量过少也引起报道的分岐。国内外研究结果的差异也可能是与国人胃癌的发生机制与国外存在某些差异有关,故也应加强对胃癌前病变基因型变化的比较研究。
1 Tsuji S et al.Dig Sci,1995;40(5):1132~1139
2 Soman NR et al.Proc Natl Acad Sci USA,1991;88(11);4892~4896
3 Czerniak R et al.Cancer,1989;64(4):1467~1473
4 The M et al.Cancer,1993;72(6):1846~1848
5 Ciclitira PJ et al.J Pathol,1987;151(4):293~296
6 Shiao YH et al.Am J Pathol,1994;144(3):511~517
7 Jones NL et al.Am J Pathol,1997:151(6):1695~1703
8 Nakatsuru S et al.Hum Mol Genet,1993;2(9):1463~1465
9 Sanz OJ et al.Pathol Res Pract,1996;192(12):1206~1210
10 Rhyn 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