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干预在催产素静脉引产中的应用 张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6-02-23

        【摘要】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在催产素静脉引产中的作用。方法:将100 例行催产素静脉引产的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结果:干预后两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催产素引产的孕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明显改善孕妇的心理状态,取得孕妇的配合,促进产程进展,降低剖宫产。有效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关键词】 催产素;静脉引产;认知疗法;行为干预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8-0016-02
        十月怀胎对产妇来说是一段艰难的历程,临近分娩时更是渴望新生命的降生,然而分娩对孕妇来说是一种强烈的躯体和情感体验,尤其是初产妇选择催产素静脉点滴引产的。虽然催产素静脉点滴引产是产科常见的一种处理方法,使用简便,安全有效,但在促进子宫收缩、宫颈扩张的同时也会引起阵痛。加上对有关分娩知识的缺乏,对引产成功的不确定性。担心吃“二遍苦”。大多数孕妇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悲观、恐惧等心理应激反应,影响催产素静脉点滴引产效果。因此如何改善催产素静脉点滴引产孕妇的负性心理状态,提高治疗护理的依从性尤为重要。认知行为干预是通过纠正病人错误的认知,结合行为训练,使病人树立正确的认知行为的治疗方法,最终可帮助病人缓解病情,治疗疾病[1]。本研究首次对催产素静脉点滴引产产妇进行认知行为治疗,旨在改善其负性心理状态,为临床认知行为治疗纳入催产素静脉点滴引产护理常规提供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100 例孕妇,年龄21-35 岁,孕周37-42 周,均为我科2014年1 月-2014 年12 月住院的单胎、待产、初产妇,头位,无明显头盆不对称,骨盆测量各径线均正常,无妊娠合并症,有阴道分娩的适应症的孕妇。按入科顺序编号,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干预组,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文化程度、宫颈成熟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1)对照组孕妇在催产素静脉点滴引产开始实施心理疏导:①与产妇及家属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②保持分娩环境的优雅舒适;③灵活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④有针对性的对产程的不同阶段及个性特点实施心理干预,争取家庭及社会支持,及时观察子宫收缩情况、胎心音变化和产程进展;⑤让家属和高年资助产士一对一的全程陪护分娩。
        (2)干预组在与对照组相同的产前常规护理、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家庭及社会支持的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即从入院就开始进行认知评估,助产士亲切、热情、周到地接待产妇,介绍自己和产房的环境,认真查看病历、详细询问病史,根据产妇的年龄、心理状态、脾气、性格及文化素养等,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交流、沟通、收集资料,在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基础上取得产妇及家属的信任,使她们把内心真实的感受表达出来,对产妇的心理状态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估分析,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提供与分娩有关的知识和信息,如讲解分娩的生理过程及配合要点、阵痛的规律及特点、分娩减痛的技巧、第二产程如何用力等等,消除产妇对阴道分娩的恐惧和顾虑,使其对自然分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坚定阴道分娩的信心,争取产妇及家属最大程度的信任。行为干预:出现规律有效宫缩及阵痛后,采用放松内心意象法,在渐进性肌肉放松的基础上进行意象性的想象[2],渐进性肌肉放松从双手开始,吸气时逐渐握紧拳头(约5S),然后肌肉放松,缓缓呼气(约15S)。全身肌肉放松后接着进行意象性想象,如想象宝宝出生的情景,把自然分娩的过程想象是充满期待与收获幸福的过程。使产妇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并专注某一特定的目标,从而分散产妇对疼痛的注意力。在产程中及时与产妇沟通,告知产程进展情况,运用正反馈信息使产妇树立自然分娩的信心。在第一产程中,鼓励产妇下床活动,采用自由体位,可促使胎头下降,转移产妇对疼痛的注意力。从而避免因精神因素引起的宫颈水肿,进入第二产程后,示范并指导产妇如何用力,指导如何利用宫缩间隙休息,以保存体力,减少体力消耗。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满意度。请患者根据实际情况描述其在分娩过程中的满意程度,包括非常满意,较满意,一般,非常不满意;产妇及家属对此次分娩经历的满意程度采用评分形式,范围在10-1 分,10 分代表非常满意,1分代表非常不满意。两组满意度调查回收类为100%。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6.0 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百分比、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学描述,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U检验及X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产程比较见表1
  
        由表3可见干预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认知行为疗法
        是目前最有影响力的心理辅导和心理疗法方法之一认知疗法的主要目的在于改变患者对自身疼痛的负面认识,增强自信和自我控制感。行为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因此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消退、抑制、改变和替代原来的不良行为。认知行为疗法是这两者的结合,重点改变孕妇对分娩过程的错误认知,消除顾虑,使她们情绪稳定,能坦然面对分娩所带来的各种不适并提高产妇对催产素静脉引产过程出现的各种不适的应对能力,使产妇的认知能力加强,有利于产妇、家属、助产士三者的沟通和互动,提高了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正确的呼吸法配合放松内心意向法有效的使产妇对完成自然分娩有了充分的应激能力,能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生育技巧,减少精力和体力的消耗,主动配合医务人员,有效的避免了不协调宫缩的发生,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3.2 催产素静脉引产前的准确的心理评估很重要
        因为认知干预要突出个性化,干预过程要注意病人的个性化特征,根据产妇的不同情况如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社会背景等进行心理评估,给予个性化的干预,最大限度地为病人争取家庭和社会的支持,鼓励家属支持和关心产妇,让产妇感觉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孤军奋战,有强有力的后盾,坚定阴道分娩的信心,促使自然分娩顺利进行,从而最大程度上的避免难产和剖宫产的发生,提高母子生存质量,有研究表明有效的家人支持使孕妇在孕期接受更多的家属关爱和理解,有助于围产期的正性体验[3]。
        3.3 认知行为干预可帮助产妇树立正确的认知行为,促进产程进展
        错误的认知导致不缺当的行为,而不确当的行为又强化其原有的错误认知。认知行为疗法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改变病人的不良认知,帮助其建立正确的认知行为,是心理治疗的重要方法[4]。几年来在临床心理护理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通过认知重建,解决问题、放松疗法、注意力训练等一套有计划、有特色的治疗方案,改变了病人对疾病的错误认识,缓解了病人的焦虑程度,提高了病人的生命质量,因而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由于产妇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紧张、焦虑、恐惧等各种心理问题,特别是选择自然分娩的初产妇,虽然经过权衡、比较后决定行催产素静脉点滴引产,但大部分产妇对是否能顺利分娩仍然存在很多顾虑如“二遍苦”的问题即试产失败又要剖宫产,对这些产妇尽可能安排与顺利分娩的产妇同住,让她们现身说法。介绍成功的经验,在进行认知干预的同时以调节原因为基础,使其在认知方面对自己面对的问题和自身的障碍性行为有一个更理智的认识,通过行为和情绪的调整解决由于潜意识的认知活动引发的消极情绪。
        综上所述,实行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的改变产妇的心理状态,缓解了病人的焦虑程度,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的配医护人员,缩短产程,促进产程进展,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增加病人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刘丽,矫健梅,安丽伟等.认知行为干预对诱导期血液透析病人心理状况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3,27(5):1230.
        [2] 李春梅,陈锦坚,黄少娴等.宣泄和认知行为干预对乳腺癌术后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2,126(11):2925-2927.
        [3] 武小丹,顾春仪,张静,等.助产士产前门诊对初产妇心理状态、满意度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7):581-584.
        [4] 刘丽,安丽伟,刘璐等.认知行为干预对老年病人首次血液透析时心理状况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2,26(3):625-626.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