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眼科住院78名眼病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老年患者已经发生和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评估,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加强对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是预防和减少各种意外事件,确保病人安全的有效方法。下面是搜集整理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眼科门诊患者意外事件的性别、年龄、类型及转归分布情况和防范管理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41例意外事件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41例意外事件中,男性略多于女性,年龄≤20岁及50岁以上患者所占比重高,分别占24.40%和39.02%;意外事件类型中,晕厥所占比重最高,为68.29%;在转归方面,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后果。结论通过建立意外事件应急报告流程和高危患者绿色通道、加强急救物品的管理、制定意外事件急救应急预案、加强门诊护理人员急救技能培训和对意外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及持续改进,可以提高护理人员配合门诊就诊患者意外事件抢救的成功率,保障门诊就诊患者的安全。
【关键词】眼科;门诊;意外事件
门诊是医院患者进行挂号、候诊、就诊、检查、取药等的场所,存在就诊患者多而集中,排队等候时间长,就诊流程复杂,就诊患者病情复杂多变,环境嘈杂等问题。门诊意外事件是指患者在门诊就诊过程中的任何环节所发生的意外事件[1-2],如果发现和处理不及时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应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我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与防盲为一体的三级眼科医院,年门诊量约21万人次,眼科门诊具有就诊流量大、陪人多、治疗操作大部分具有侵入性、风险高、安全隐患多的特点[3],故门诊意外事件时有发生。现对2013年1月-2015年12月发生在我院门诊的意外事件进行资料收集与分析,全面了解眼科门诊意外事件的具体状况,总结本院采取的防范措施,为门诊突发事件的处理及防范提供参考。
一、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门诊患者发生意外事件共41例,男性24例,女性17例,年龄13~81岁,平均年龄42岁。
1.2方法
本研究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12月门诊意外事件患者的性别、年龄、事件类型、转归进行分析。
二、结果
2.1眼科门诊意外事件性别分布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2013-2015年眼科门诊意外事件中男性占58.54%,女性占41.46%,男性略多于女性。
2.2眼科门诊意外事件年龄分布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2013-2015年眼科门诊意外事件中年龄≤20岁及>50岁的患者所占比重高,≤20岁患者占24.40%,50岁以上患者占39.02%。原因可能是年龄较小者容易出现紧张的现象,导致出现晕厥的意外事件;年龄较大者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或其他全身系统疾病,就诊过程中会突发体位性低血压、低血糖等意外事件。这两个年龄段的患者是门诊预防突发事件应重点关注的对象。
2.3眼科门诊意外事件类型分布情况
从表3可以看出,2013-2015年眼科门诊意外事件中,晕厥所占比重最高,为68.29%,其次是造影剂过敏反应,为19.51%。晕厥是由于心排血量突然骤减、中断或严重低血压而引起一时性脑缺血、缺氧,表现为突发的短暂意识丧失[4]。造成我院门诊患者晕厥的主要原因是患者紧张、进行治疗或检查时空腹、低血糖、晕血、合并全身疾病等。造影剂过敏反应主要是眼底荧光造影剂荧光素钠或吲哚氰绿过敏引起,表现为头晕、皮肤瘙痒等症状。
2.4眼科门诊意外事件转归分布情况
从表4可以看出,2013-2015年眼科门诊意外事件中,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后果,75.61%的患者病情好转后安全离开医院,19.51%的患者因病情不稳定转到综合医院进行了进一步的治疗,4.88%的患者因为眼压高等因素需要在我院住院观察。
三、防范与管理
3.1信息通畅、报告流程一目了然
信息通畅是意外事件应急处理的关键,及时快速准确的信息交流有助于应急方案的迅速制定。各科室均将我院意外事件应急报告流程(图1)粘贴在墙壁,将全院人员通讯簿保存在每间诊室电脑桌面并打印一份纸质版保存在资料册中,发生意外事件时按报告流程上报。医院要求护士长、门诊主任、护理部主任、医务科科长、中层干部、分管院长及院领导手机保持24小时开机,保障意外事件发生时信息沟通通畅。此外,医院建立代理人制度,中层干部节假日离开市区需要在人事科备案,意外事件发生时第一时间联系代理人,保证节假日意外事件报告流程顺畅。
3.2建立高危患者绿色通道
眼科门诊常见的高危患者包括急诊患者、重症患者、行动不便患者、高龄患者、残疾人、孕妇等。我院根据《三级眼科医院评审标准(2013年版)》要求,建立了门诊高危患者绿色通道,保障高危患者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诊治。在排班安排上,门诊护士长、分诊员、导诊员负责门诊的巡视工作,对符合门诊高危患者标准的就诊者做到早发现、早导入绿色通道,尽量降低高危患者发生意外事件的风险和几率。当发现患者有意外情况时,立即按流程报告,启动应急预案,对患者实施抢救。
3.3做好急救物品的管理
根据眼科医院门诊特点,在门诊治疗室配置了急救用物,包括急救车、常用急救药品、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吸痰器、氧气等。要求科室按照“五定”原则进行急救物品的管理,即定品种数量、定点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检查维修、定期消毒灭菌,急救物品管理合格率要达到100%,并时刻处于备用状态,门诊全体医务人员应熟悉急救物品的摆放位置。因抢救患者使用急救用品后值班人员立即补充,护士长每月至少对急救车进行1次检查,重大节假日前护士长必须进行检查,确保急救用物管理合格率达到100%。
3.4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急救应急预案
为了保证门诊患者发生意外事件时的急救工作及时、有效地开展,根据我院门诊特点制定了常见突发意外情况的应急预案,包括低血糖反应、晕厥、晕血晕针、过敏性休克、脑血管意外、猝死、跌倒、哮喘发作等应急预案。医院现有的应急预案一般是在非应急状态下建立的,往往停留在制度建设和演练阶段[5],实际应对经验不足,所以需要定期对护士进行应急预案培训,组织演练,在应对意外事件的实践中总结经验,持续改进应急预案,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
3.5加强门诊护理人员急救技能培训
3.5.1医护人员娴熟的急救技能和完善的流程分工是意外事件应急抢救成功的保证,也是评价医院应对紧急情况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6]。由于意外事件患者病情具有发病急、病情复杂、病种多样、治疗和抢救时间紧迫等特点,要求急救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急救技能。故需要门诊医护人员通过反复模拟意外事件现场情况的演练,积累意外事件处理经验,熟悉流程分工,为处理意外事件和抢救患者生命赢得时间。
3.5.2为了提高门诊护理人员的急救技能,护理部每年组织常用急救技术的理论与操作培训及考试,考核内容包括心肺复苏、除颤仪、心电监护仪、简易呼吸器、吸痰、吸氧等的操作及理论知识,要求合格率必须达到100%。为了确保考试到位,考试成绩真实可信,医院成立急救小组,每个科室选拔1~2名护士担任科室急救小组组长,各科室急救小组组长交叉作为监考者对全体护士进行考核。为了提高门诊护士对急救流程及分工的熟练程度,门诊每年根据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进行应急预案演练。
3.5.3意外事件应急演练方案由门诊护士长和科护士长负责设计,门诊主任、麻醉医生和门诊全体护理人员均需参与,在演练具体实施过程中未参与的门诊护士也要进行现场观摩[7]。在进行方案设计时对意外情况及应对措施要认真讨论推敲,对演练时间、地点、场景选择、人员安排和保障措施等要做出详细的规划[8]。演练结束后,对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改进,完善或改进相关的应急预案。
3.6对意外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及持续改进
3.6.1门诊对每次意外事件的抢救经过需进行详细记录,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原因分析,讨论抢救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及如何完善和加强薄弱环节,不断提高意外事件的应急处理和防范能力。晕厥是门诊突发事件的高发事件,主要原因是患者紧张、进行治疗或检查时空腹、低血糖、晕血、合并全身疾病等。针对紧张的患者,会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告知整个操作或治疗过程,或让患者观摩一次操作过程,同时采取卧位的形式进行操作,避免突然晕厥导致摔伤。
3.6.2邻近中午需要输脱水剂甘露醇的患者或破伤风皮试患者,先嘱其进食,避免空腹操作引起晕厥。抽血时先询问患者是否晕血、晕针,如有晕血、晕针史,采取卧位抽血。合并全身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根据患者的主诉尽量优先处理,避免因等候时间太久引起意外事件。眼科门诊意外事件具有不确定性和突发性,需要医务人员具有良好的观察、应变及处理能力。
3.6.3我院通过建立意外事件应急报告流程和高危患者绿色通道、加强急救物品的管理、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意外事件急救应急预案、加强门诊护理人员急救技能培训和对意外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及持续改进,提高了护理人员配合门诊就诊患者意外事件抢救的成功率,保障了门诊就诊患者的安全,体现了门诊护理质量管理水平,对树立医院良好的窗口形象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