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深入展开,在医疗卫生领域正进行着一场变革。可我们的计算机教育还略显不足,在对医学院校毕业生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分析发现,缺失的主要是信息素养,即不能使用计算思维来胜任工作,导致知行脱节。本文通过对课程重构,教法设计,在现有条件下加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
【关键词】临床医学;信息素养;教育教学改革;计算机
自互联网在中国出现并发展至今,逐渐和各行各业深度融合。通过十余年对不同专业、层次的计算机教育教学工作,和对我校临床医学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及在医院信息工作岗位的实践经历,发现在医学临床领域中:大部分医学生对工作不能很好的胜任,原因是其信息素养能力不足,而不是其专业能力不够,但造成处理方法不当,工作效率降低,后继学习能力不足等影响其快速适应岗位和发挥岗位价值等问题。
一、信息素养不足的表现和原因
1.1临床医疗工作中使用计算机出现的小问题不能自行解决
部分很简单的设备问题,类似网卡功能异常、打印机不能正常打印、系统异常、软件兼容性故障、特别是电脑带毒工作,染毒不知,杀毒后无法正常运行多为常见。还有一些情况,比如网卡ip设置,网线松脱,计算机名称不会查看,打印机卡纸,因电子表格设置问题无法正常打印,数据库导入异常,驱动程序异常不会重新安装等而导致电话远程指导维修时,因描述不当或无法操作使维修人员必须到场解决。而这些知识在国家开设的计算机基础课中都有涉及,如果这些问题可以自行解决,必将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
1.2临床实习生不能很好地使用HIS系统
HIS系统是计算机技术在与医疗卫生领域融合过程中产生的大型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是软件工程和数据库技术进化的产物。随着大数据,多网融合,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出现和实现,HIS系统必将向功能模块化,标准统一化,接口多元化,操作人性化,应用高阶化,管理常态化的方向发展。一个临床医学生不知不懂HIS系统的操作是不应该的。这亦是计算机思维和信息素养在医卫领域的标准体现,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
1.3多方问题导致教学改革开花不结果
我国计算机事业起步晚而发展快,计算机教育人才储备不足,教育资源明显呈现东、中、西发展不均衡,且高职生源门槛越来越低。城镇化进程快,流动人口多,居民素质未达要求,教育观念多元化,但普遍不科学,不客观,导致问题学生较多,自制能力,学习能力不足。当前的职教育定位不明晰,要求不具体,处于教改转型期。尚未与人才市场衔接好,不够接地气,高职学生上升通道未完全打开,过于狭窄。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与鉴定尚略显粗糙,不够精准。这是发展的必经之路,今后教育资源分化和教育差异后果将更为凸显,也是教改当中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
二、提升信息素养的方法和措施
2.1保证计算机教学课时来满足培养信息素养的基本需求
要根据专业不同,对计算机课程内容进行论证,而不能简单的通过行政手段1/2,1/3的砍掉。以我校临床专业为例,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将成为医生,按照现代化医疗信息化要求,以及我国深化医改的要求,医保全国一卡通、全国一片云的实现,电子类智能设备的应用,各级各类医院内信息化且信息化程度只会加强不会降低。所以医学生培养信息素养非常重要,特别对于我校生源大多来自于中部地区村镇,在初高中阶段缺乏正规、系统的计算机教育,不能通过计算机来提升自己各方面能力。针对该现状,计算机教学主要内容应包括:计算机硬软件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作用及操作;计算机的简单维护维修;计算机网络的构成及发展;计算机网络信息检索;计算机网络软件的下载及使用;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及杀毒软件安装及病毒查杀操作;办公软件的安装及使用;数据库技术概述及简单操作;图像处理技术概述及简单操作;多媒体相关技术及简单操作;软件工程简史等。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加开HIS系统使用,使学生在校就对HIS系统比较了解,甚至可以上手操作。通过上述知识的学习,学生就可以解决学习、工作当中绝大多数因为计算机使用不当而引起的小问题。并且可以养成计算思维,即程序思维,更有利于开展学习和工作。同时拓展了获取信息的渠道,培养多角度思考问题思维方式,以及使用计算机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对今后的学习、工作有很大裨益,并达到加深信息素养的目的。
2.2对教材进行适当取舍重构以满足高职信息素养培训最低需求
现在的计算机基础教材大多数是任务驱动项目式的,不一定适合学校的具体学情。最好是根据学校各专业培养情况和实习工作实际,组织精干老师编制校本教材。比如二进制的讲解和转换,医学生了解一下数制的概念和转换的规则就可以了,不必要每位同学都掌握如何进行转换。码制只要能够把输入码转换到机内码,再到字形码显示出来就可以了,不必每位同学都知道ASCII码表如何看,码值如何运算。在讲解办公软件的时候,做一些医院当中要用到的表格,以及如何在不同的数据库中导入导出,转换格式。把不多的课时用在学生今后工作需要的知识讲解上,通过设置好情景代入教学中,增加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这就要求老师们对学生今后用到的信息处理技术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才能写出针对性强的教材,使学生在短期教学中达到学以致用。
2.3政策的配套和学生内心世界的塑造是高职信息素养培养的关键
教学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长期的,需要实践去检验的。市场的需求在变,学生在变,对学生的要求在变,对老师教授的知识在变,老师的教法更得变。想让老师教的好,有的教,就必须通过各种政策激励老师爱学爱教,学生主动寻求知识而非被动灌输知识。如果不从促进学生的学习心态方面入手而一味的讲究教学的形式,本末倒置的改革一定是收效甚微的。要使辛勤付出的老师有收获,有成就感、荣誉感,使有能力的老师回归教学,教出合格的学生,增加学生就业,使毕业生不愁嫁,才是使学校走上良性循环的重要保证。
三、总结
社会发展到今天,面对浩瀚如海的信息,得我所需已成为难题,只有拥有信息处理的工具和使用工具的能力,才能在今后的社会竞争中站稳脚跟。拥有了处理信息的利器——计算思维和信息素养,才能脱颖而出,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钮靖,郭琼.基于提升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的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4(1):141-143.
[2]聂哲.计算思维视野下高职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4(7):20-29.
[3]徐文华,何雪芳.基于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计算机实践课改革研究[J].价值工程,2014(7):295-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