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制班级管理模式研究论文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9-01-23

  摘要:中职生源质量参差与学校德育实效性不明显成为当前制约中职教育发展以及阻碍素质教育“立德树人”目标实现的两大瓶颈问题。江门中医药学校引入医院护理管理文化,在护理类班级中实施“护理制”班级管理制度,成立“学生护理部”,推行宿舍内务“病区责任制管理”,实施职业礼仪规范化培训,执业证考试“一帮一”等措施,突出“职业”视觉,体现中职学校教育的技能目标;突显思维与行为“温度”,体现现代职教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突破德育教育“瓶颈”,实现可“做实”、促发展的“立德树人”的德育模式,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特色化教育品牌。

  关键词:班级管理;护理制管理模式

  1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突出问题

  1.1中职生源质量参差明显

  根据《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的文件要求,各级学校要实施素质教育。但纵观实际,多数学校依然实施应试教育。就读中职的学生很多是应试教育体制的失败者,学习基础相对薄弱。从年龄特征来看,大部分中职学生处于15~20岁之间,正在青春发育期,身体激素水平波动大,使兴奋和抑制的交替不稳定,有时甚至产生急剧变化,易产生不成熟甚至过激言行,行为自控能力相对较差[1]。中考过后,由于被贴上“失败者”的标签,备受家庭和社会压力,多数中职生在心理上会存在自卑感和迷茫感。加之进入中职学校后,由于教育模式的转变,容易产生对所进行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存在不适应性,从而表现出心理承受能力调控不足的特征。

  1.2德育实效性不明显

  1.2.1教学内容脱离职业化在实践中,中职学校德育教学缺乏实践及职业性的系统指导,现有教学内容不能很好地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专业课改要求。虽然有职业道德的内容,但是没有针对性。由于教学内容枯燥,许多学生对德育课堂没有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

  1.2.2教学方法老套

  第一,内容仍以思想理论课为主,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依旧停留在理论层面。中职学生处在成长转型期,好奇心、求异心都比较重。单一的教学方法会受到学生的抵触,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第二,尽管有些德育课堂采用了情景教学法、问答法等教学方法,但只是流于形式,缺乏实际的内容,没有做到与学生真正沟通,没有与学生的职业需求、生活需求、心理需求相联系。

  第三,教学方法缺乏实践法,整个课堂没有与学生的实训或者职业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践脱离,未能体现实效[2]。

  1.2.3教学评价趋于形式根据实际与可查文献发现,现存的德育评价方式单一,多以班主任或辅导员按平时印象给予是否合格的评价或仍按学习成绩高低评定个人品行优劣。这样将导致不能正确评价德育效果,也不能体现德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

  1.2.4教育内涵缺乏“温度”长期以来,国内中职学校德育严重脱离现实生活,只重视知识灌输形式化说教化,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学生个体特征和情感体验。德育目标与现状相距甚远,学生受办学体制及周围环境的影响与限制,德育工作基本处于封闭,滞后状态,严重脱离生活与时代特征。学生进入社会无所适从,甚至产生心理错位和变态。上述问题已成为当前制约中职教育发展以及阻碍素质教育“立德树人”目标实现的两大瓶颈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缺乏适应中职学生的德育模式研究,导致德育缺乏针对性、实效性,效益低下。

  2“护理制”班级管理是德育模式的创新

  江门中医药学校创新思路,利用广东省重点专业——护理专业为突破口,引入医院护理管理文化,坚持校企融合,在护理类班级中实施“护理制”班级管理制度。该制度为创新的德育模式,尝试推行“职业化”自我管理的学生管理模式,从职业道德、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礼仪、职业技能训练、职业素养、职业实践等多方面开展具备职业特色的德育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并推广特色化教育品牌。

  2.1创新模式的研究内容

  2.1.1德育渗透课堂,融合职业教育以医院“护理部管理”的模式,在护理类班级中实施“护理制”班级管理制度,在班级内成立“学生护理部”,实行“学生自我管理”的层级管理模式,实现“零距离就业”。

  2.1.2德育渗透生活,融合企业文化以医院“病区责任管理”的模式,在学生宿舍推行宿舍内务“责任制”,让职业实践贯穿校园生活。

  2.1.3融合职业道德,建树职业行为以职业素质养成为载体,对学生实施职业道德、职业礼仪规范化培训,塑造职业形象,渗透职业行为规范,培养合格的“职业人”

  2.1.4德育体现“人性本善”的实效性以“培养有温度的思维”为出发点,通过专业学习、技能训练和执业证考试等“一帮一”活动,以温暖的行动诠释职业道德与职业行为,点燃德育教育的温度。

  2.2创新模式的研究方法与步骤(见图)

  2.2.1行动研究法

  通过“护理制”学生管理制度的各项实践活动及要求,师生共同参与,以学生为主体,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学生素质全面提升及师生共同发展的目标。

  2.2.2观察法

  课题组成员既是项目方案的制订者,也是完成项目的直接参与者,以各种方式参与“护理制班级管理”的活动,进入“现场”,从“局内人”的角度研究这一活动,把实践活动现场作为德育研究工作的场所。

  2.2.3问卷调查法

  通过设计一系列体现中职德育大纲要求、公民道德规范、职业认知度与认同感的调查问题及量表,让德育教育效果量表化与量化测评,以达到德育实效性研究可测评可分析可对比可做实可推广的目标。

  3德育模式研究的思考

  3.1德育要与社会企业需求相符

  职业学校培养高素质劳动者,需要从企业和社会需求出发,以职业养成为立足点。职业学校要与时俱进培养职业人才,培养出具备“工匠精神”且思维有温度的社会人,而不是单纯的工作机器。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是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

  3.2德育要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

  从日常行为礼仪着手,以规范化职业礼仪及技能培训为载体,突出“职业”视觉,体现中职学校教育的技能目标。遵循教育规范要求,以中职德育大纲与公民道德规范为准则,突显思维与行为“温度”,体现现代职教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可及”、“可行”的形式开展,以德育渗透学知识教育与生活管理为形式,突破德育教育“瓶颈”,实现可“做实”、促发展的“立德树人”的德育模式。区别“职教”与“普教”,通过职业素质养成教育,解决职教“职业化”程度低的问题,让“职教”回归“职业”。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