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全面推进接轨上海,力求产业转移辐射。抢抓世博机遇,最大限度地放大沪太同城效应。加快产业对接,开展与上海金桥、张江、嘉定等开发区的结对联动,实现多种形式的园区共建,进一步承接上海产业转移;深化科技对接,进一步加大与上海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对接与合作。有序推进院士企业工作站、博士后企业工作站和研究生企业工作站的建设,筹划建立上海高校技术市场太仓分市场,组织“两院院士太仓行”活动,同时谋划中科院太仓产业基地建设,力求将上海科技、人才、资源引人太仓,为太仓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三大阵地:大力构筑人才集聚的洼地,积极构筑自主创新的高地,加快构筑科技载体成长的绿地。
①积极构筑自主创新的高地,切实引领产业升级。太仓要实现转型升级、跨越发展,自主创新是关键,企业是主体。一是掌握一批自主知识产权。进一步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发挥中德企业合作基地知识产权保护区的影响和作用,鼓励更多的企业参与科技创新,集中力量攻克一批产业核心技术,掌握一批自主知识产权,不断培育未来创新发展的新增长点,把握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动权。二是培育一批创新龙头企业。通过加大扶持、政策叠加、资源整合,有计划、有步骤的培育一批创新型龙头企业,建设一批创新型示范企业;运作好现有41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好一批科技型成长企业,确保太仓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保持较快增长。三是建立一批企业研发机构。以重点企业为依托,主导产业为基础,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环保节能等领域的研发机构,通过借脑、借智、借技术、借资源的方式,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
②大力构筑人才集聚的洼地,有力支撑产业升级。一是加大人才引进培育力度。建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常在,但求常来”的柔性引才机制,大力引进和培育一批与太仓产业优化升级需要相匹配的高层次人才、行业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打造一个有利于广泛吸纳各类人才的“洼地”。二是激励人才发挥创新创业潜能。发挥政府对创新创业人才导向作用,盘活人才“存量”,促进创新人才向企业流动、创新成果向企业集中、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不断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着力解决制约太仓产业提档升级的关键技术瓶颈。
③加快构筑科技载体成长的绿地,有效服务产业升级。按照“聚焦重点、优化布局、服务产业、实现跨越”的要求,规划、布局和用好研发机构和创新载体。加快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一是加速科技载体提档升级。切实发挥“三园”的科研孵化、成果转化、产业提升等综合服务功能,将其打造成为集聚人才的阵地、孵化企业的摇篮、产业升级的助推器;二是用好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完善中科院高分子材料研发中心、"3+1”国家技术转移联盟太仓工作站等现有一批公共服务平台的功能,加快化纤加弹技术服务平台的建设,以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更多的数量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三是打造首个科技服务“超市”扎实推进科技服务中心建设,为企业提供技术转移、成果转化、技术咨询、技术中介、科技培训、创业投资等“一站式”“一条龙”科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