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的民族主义情结与民族银行业的未来(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4
旗银行在美洲某地的产品能完全被简单复制到中国某地使用吗?假设需要客户化谁来做?难道美国人或者“海龟”比“土鳖”还了解中国?我说这些并非否定引进外资,而是想说明我们真正需要的究竟是什么?别南辕北辙!
笔者也认为外资银行在信用卡、理财等业务的经验和工具创新等方面都具有我们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这些工具必须要与国人的消费倾向、文化等密切结合。那些单纯认为引进外资银行就可以大功告成的理想主义未毕过于乌托邦,引进外资仅仅是战术、并非战略,根本上是必须要从体制上建立:银行管理者、经营者、从业者的责权利体制,像招商银行完全是我们民族银行业的典范,其在产品创新、服务提升等方面给那些企图完全借助“鬼子”的机会主义者当头一棒!
今天早上偶尔在我女儿写字台上看到《圣诞节又到了,我们过吗?》,不知谁的大作?其中有这样一疑问句:“现在中国人过外国节日都是一种时尚,什么愚人节、万圣节、圣诞节等等。这究竟是不是西方文化的侵入,是不是‘和平战略’的表象?”。文章认为中国人之所以如此崇洋迷外,其根本的原因是“没有信仰”,看到这儿我似乎记得很早以前在网上也曾经看到这样的认识,也记得前几天在北京大学参加一个小范围的专题讲座时一位非常有名的教授认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组织、一个家庭、一个个人必须要有非常明确的信仰,否则就形同走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于理想、世界观、价值观、民族观、修养、品质等等意识形态方面的词语几乎被我们所遗忘,对于很多现在40岁上下的人来说原来所崇尚的东西几乎被打碎,可是新的又未能树立,这时候除了“金钱”、“权力”还能有什么?我们民族银行业的发展也不例外!传统的体制、机制、组织、业务流程、产品、分配等等都已经不适时宜,但新的是什么?因为各种缘由,自己不思创新,那只好寻求“外力”,把期望寄托予“外国资本家”,可是完全这样又怕失去控制、遭到国人的唾骂,怎么办?除了寻找一些借口予以搪塞国人,剩下的就是寻求更大的利益集团壮大自己“话语权”队伍。
(五)民族工业发展的历程告诉我们不能完全依赖外国人来改良技术和管理。我们就拿具有典型代表的汽车工业来佐证:汽车工业与我国的家电、个人电脑、手机等许多产业由合资陆续转入自主开发相反,不但合资没有减少,原来没有合资的汽车厂,近年来也纷纷与外商合资;东风集团,从轿车已发展到全行业(含货车、发动机)合资,还自诩为“全方位开放”。我国汽车工业超过90%已走上了与外商合资的轨道。听说一位汽车大企业的负责人感叹:长此以往,在中国的汽车工业舞台上,将上演一出没有中国演员的中国话剧。
为什么如此?表面看,合资后迅速投产,国家有税收、企业有利润,不太费劲,汽车工业就很繁荣,特别是企业领导人和职工工资增加了,于是皆大欢喜。可只要我们加以研究分析,就会发现,原来是我国的一系列政策宠出来的。请看:①合资企业,只吸收我方的精兵强将,老弱病残等等包袱,一概由原来的老企业、国家背起来;②在税收上优惠:两免三减(前两年免征所得税,第3~5年减半征收,实际上更低);设备、CKD等散件进口减免关税。③用高关税保护合资厂的“国产”汽车。从超过200%逐渐降低,2003年排量3L以下轿车整车进口还有38.2%的关税。④国家对合资企业,只要求提高国产化率,不要求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其他几乎没有任何要求(巴西等国还要求有一定数量的出口,因而产品具备国际竞争力)。于是就出现了广州本田,在我国生产的雅阁牌轿车,销售价高达30多万元,折合390万日元,高出日本国内价格六成左右,2001年的利润率高达36%;德国大众与我国合资生产的汽车数量仅占其总量的14%,但利润的80%却来自中国;通用汽车公司每辆车在美国赚145美元,在中国却赚2400多美元的怪现象。这不是骇人听闻的暴利和掠夺么?汽车界业内少数有识之士对这种现象义愤填膺,有的离开了合资企业,转入自主开发企业(以下简称民族企业)。令人不安的是,大多数人却熟视无睹,对国家和老百姓财富大量外流的现象不感到心疼,个别人甚至还为之叫好,说什么“不要为民族(工业)所累”。
透过现象看本质。国家减少的税收,国家买公车、老百姓买车多花了高出国际市场价格百分之几十的冤枉钱,都流入了合资企业;而合资企业收益的大头(据估算大体为我方利润的2~5倍)却被合资的外方拿走了。因外方除利润分成外,还有高额的技术转让、零部件实验、设计更改开发费、散件、设备进口费,外方人员高额工资等额外收入。实际上外方是老板,我方只是打工者。
据统计计算2003年我国生产了202万辆轿车,以90%合资生产,平均每辆20万元计,销售额约为3640亿元,平均利润率按20%计(实际比这还高),利润达727亿元,我方分得其中的363亿;保守估计,外方的各种所得为我方利润的3倍,一年就拿走1100亿元。怪不得有的外企合资不到几年,就把投资全部收回去了。日本的跨国公司,原来只卖汽车给我国,看到合资的油水如此之大,于是纷纷与我合资了。
有人说,凡是在中国土地上建设的外商独资或合资企业,就是中国的企业。人们不禁要问,这种“中国的企业”,享受了中国政府这样多的优惠政策,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又很低,为什么卖给中国政府和老百姓轿车的价格,却要比国际市场高出好几成?在合资企业中,外方股份仅占一半(有的仅30%),为什么拿走的收益,却为我方利润的好几倍?
这么大的被掠夺换来了民族汽车工业的发展了吗?中国搞汽车工业发展50多年,可是中国自己的主流市场主流品牌依然不见自主品牌身影。十几年来,中国民族汽车工业坚持“以市场换技术”的构想实践证明也基本落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招牌下,汽车合资公司50对50的股比成为一块“遮羞布”。我国汽车工业的主体迅速滑向“巴西模式”,成为外资品牌的加工厂。
在此同时我们来看那些真正为民族汽车工业发展勤勤恳恳、孜孜兀兀、不折不挠的人们和企业,2005年4月当笔者身处上海车展这样名车林立的环境中时,让我久久不能平静的却是那些怀揣着“中国心”的自主品牌――比亚迪F3、奇瑞A21、华晨M2、长安风尚号称国产汽车的四多金花。这些车型不仅刷新了人们以往对国产车的陈旧概念,更多的是一种心灵上的震撼,汽车自主品牌的崛起和发展,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看到身边有这样一群人正在实现民族汽车工业崛起理想,至少是在朝着理想奋进。这里笔者想选择两个纯粹没有任何外资合作的企业来分析,一个是地方国营企业“奇瑞”,另一个是民营企业“吉利”。
“奇瑞”是安徽芜湖市新兴的地方国有企业。1996年购买了一条发动机生产线,1999年12月开始生产轿车。2001年自主开发出第一款轿车,至2003年共开发了4款轿车投放市场。2003年销售轿车9万多辆,其中出口1200多辆,占2003年我国轿车出口的50%左右。2003年签约,为伊朗建一个年产5万辆轿车的整车厂,用奇瑞的品牌和散件装车,成为我国第一个到国外去建合资轿车厂的企业。奇瑞的成就意义重大,戳穿了我国汽车工业的两个神话:一是中国汽车工业不能自主开发轿车的神话;二是中国汽车工业企业必须与外商合资的神话。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生产经营为主要产业的民营企业集团。1997年进入汽车制造领域以来,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和不断的观念创新,快速成长为中国经济型轿车的主力品牌,吉利汽车进入汽车领域的短短8年,给沉睡50年的中国汽车工业带来了巨大的震动:2003年实现中国轿车出口零的突破;2004年产销量突破10万辆,社会保有量超过40万辆,名列中国轿车企业前八名,轿车整车
笔者也认为外资银行在信用卡、理财等业务的经验和工具创新等方面都具有我们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这些工具必须要与国人的消费倾向、文化等密切结合。那些单纯认为引进外资银行就可以大功告成的理想主义未毕过于乌托邦,引进外资仅仅是战术、并非战略,根本上是必须要从体制上建立:银行管理者、经营者、从业者的责权利体制,像招商银行完全是我们民族银行业的典范,其在产品创新、服务提升等方面给那些企图完全借助“鬼子”的机会主义者当头一棒!
今天早上偶尔在我女儿写字台上看到《圣诞节又到了,我们过吗?》,不知谁的大作?其中有这样一疑问句:“现在中国人过外国节日都是一种时尚,什么愚人节、万圣节、圣诞节等等。这究竟是不是西方文化的侵入,是不是‘和平战略’的表象?”。文章认为中国人之所以如此崇洋迷外,其根本的原因是“没有信仰”,看到这儿我似乎记得很早以前在网上也曾经看到这样的认识,也记得前几天在北京大学参加一个小范围的专题讲座时一位非常有名的教授认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组织、一个家庭、一个个人必须要有非常明确的信仰,否则就形同走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于理想、世界观、价值观、民族观、修养、品质等等意识形态方面的词语几乎被我们所遗忘,对于很多现在40岁上下的人来说原来所崇尚的东西几乎被打碎,可是新的又未能树立,这时候除了“金钱”、“权力”还能有什么?我们民族银行业的发展也不例外!传统的体制、机制、组织、业务流程、产品、分配等等都已经不适时宜,但新的是什么?因为各种缘由,自己不思创新,那只好寻求“外力”,把期望寄托予“外国资本家”,可是完全这样又怕失去控制、遭到国人的唾骂,怎么办?除了寻找一些借口予以搪塞国人,剩下的就是寻求更大的利益集团壮大自己“话语权”队伍。
(五)民族工业发展的历程告诉我们不能完全依赖外国人来改良技术和管理。我们就拿具有典型代表的汽车工业来佐证:汽车工业与我国的家电、个人电脑、手机等许多产业由合资陆续转入自主开发相反,不但合资没有减少,原来没有合资的汽车厂,近年来也纷纷与外商合资;东风集团,从轿车已发展到全行业(含货车、发动机)合资,还自诩为“全方位开放”。我国汽车工业超过90%已走上了与外商合资的轨道。听说一位汽车大企业的负责人感叹:长此以往,在中国的汽车工业舞台上,将上演一出没有中国演员的中国话剧。
为什么如此?表面看,合资后迅速投产,国家有税收、企业有利润,不太费劲,汽车工业就很繁荣,特别是企业领导人和职工工资增加了,于是皆大欢喜。可只要我们加以研究分析,就会发现,原来是我国的一系列政策宠出来的。请看:①合资企业,只吸收我方的精兵强将,老弱病残等等包袱,一概由原来的老企业、国家背起来;②在税收上优惠:两免三减(前两年免征所得税,第3~5年减半征收,实际上更低);设备、CKD等散件进口减免关税。③用高关税保护合资厂的“国产”汽车。从超过200%逐渐降低,2003年排量3L以下轿车整车进口还有38.2%的关税。④国家对合资企业,只要求提高国产化率,不要求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其他几乎没有任何要求(巴西等国还要求有一定数量的出口,因而产品具备国际竞争力)。于是就出现了广州本田,在我国生产的雅阁牌轿车,销售价高达30多万元,折合390万日元,高出日本国内价格六成左右,2001年的利润率高达36%;德国大众与我国合资生产的汽车数量仅占其总量的14%,但利润的80%却来自中国;通用汽车公司每辆车在美国赚145美元,在中国却赚2400多美元的怪现象。这不是骇人听闻的暴利和掠夺么?汽车界业内少数有识之士对这种现象义愤填膺,有的离开了合资企业,转入自主开发企业(以下简称民族企业)。令人不安的是,大多数人却熟视无睹,对国家和老百姓财富大量外流的现象不感到心疼,个别人甚至还为之叫好,说什么“不要为民族(工业)所累”。
透过现象看本质。国家减少的税收,国家买公车、老百姓买车多花了高出国际市场价格百分之几十的冤枉钱,都流入了合资企业;而合资企业收益的大头(据估算大体为我方利润的2~5倍)却被合资的外方拿走了。因外方除利润分成外,还有高额的技术转让、零部件实验、设计更改开发费、散件、设备进口费,外方人员高额工资等额外收入。实际上外方是老板,我方只是打工者。
据统计计算2003年我国生产了202万辆轿车,以90%合资生产,平均每辆20万元计,销售额约为3640亿元,平均利润率按20%计(实际比这还高),利润达727亿元,我方分得其中的363亿;保守估计,外方的各种所得为我方利润的3倍,一年就拿走1100亿元。怪不得有的外企合资不到几年,就把投资全部收回去了。日本的跨国公司,原来只卖汽车给我国,看到合资的油水如此之大,于是纷纷与我合资了。
有人说,凡是在中国土地上建设的外商独资或合资企业,就是中国的企业。人们不禁要问,这种“中国的企业”,享受了中国政府这样多的优惠政策,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又很低,为什么卖给中国政府和老百姓轿车的价格,却要比国际市场高出好几成?在合资企业中,外方股份仅占一半(有的仅30%),为什么拿走的收益,却为我方利润的好几倍?
这么大的被掠夺换来了民族汽车工业的发展了吗?中国搞汽车工业发展50多年,可是中国自己的主流市场主流品牌依然不见自主品牌身影。十几年来,中国民族汽车工业坚持“以市场换技术”的构想实践证明也基本落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招牌下,汽车合资公司50对50的股比成为一块“遮羞布”。我国汽车工业的主体迅速滑向“巴西模式”,成为外资品牌的加工厂。
在此同时我们来看那些真正为民族汽车工业发展勤勤恳恳、孜孜兀兀、不折不挠的人们和企业,2005年4月当笔者身处上海车展这样名车林立的环境中时,让我久久不能平静的却是那些怀揣着“中国心”的自主品牌――比亚迪F3、奇瑞A21、华晨M2、长安风尚号称国产汽车的四多金花。这些车型不仅刷新了人们以往对国产车的陈旧概念,更多的是一种心灵上的震撼,汽车自主品牌的崛起和发展,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看到身边有这样一群人正在实现民族汽车工业崛起理想,至少是在朝着理想奋进。这里笔者想选择两个纯粹没有任何外资合作的企业来分析,一个是地方国营企业“奇瑞”,另一个是民营企业“吉利”。
“奇瑞”是安徽芜湖市新兴的地方国有企业。1996年购买了一条发动机生产线,1999年12月开始生产轿车。2001年自主开发出第一款轿车,至2003年共开发了4款轿车投放市场。2003年销售轿车9万多辆,其中出口1200多辆,占2003年我国轿车出口的50%左右。2003年签约,为伊朗建一个年产5万辆轿车的整车厂,用奇瑞的品牌和散件装车,成为我国第一个到国外去建合资轿车厂的企业。奇瑞的成就意义重大,戳穿了我国汽车工业的两个神话:一是中国汽车工业不能自主开发轿车的神话;二是中国汽车工业企业必须与外商合资的神话。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生产经营为主要产业的民营企业集团。1997年进入汽车制造领域以来,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和不断的观念创新,快速成长为中国经济型轿车的主力品牌,吉利汽车进入汽车领域的短短8年,给沉睡50年的中国汽车工业带来了巨大的震动:2003年实现中国轿车出口零的突破;2004年产销量突破10万辆,社会保有量超过40万辆,名列中国轿车企业前八名,轿车整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