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际贸易成因探索历程看竞争优势论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4
【内容提要】竞争优势论的异军突起引发了以及大学研究所等,它们是比较优势论中的内生性生产要素,如信息、人力技能、技术、研发的载体或创造者。波特进一步指出,除了在天然产品或农业为主的产业以及对技能要求不高或技术已经普及的产业,初级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低。一个国家想要通过生产要素建立起产业的强大且持久的竞争优势,则必须发展高级生产要素。但同时,初级生产要素的数量与素质又是创造高级生产要素所不能缺少的基础。可见,竞争优势论的生产要素观不仅整合了比较优势论中的众多要素理论,而且其就两类生产要素的相对地位与相互关系的论述更是对要素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波特还认为:“生产要素优势有它重要的动力特征,象知识、科学或产品改善等高级生产要素的标准就是持续发展的”,“生产要素如果不能持续升级和专业化,它对竞争优势的阶值就会越来越低”。因此,他主张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和个人应共同对高级生产要素进行持续性的投资,刺激其发展。竞争优势论强调对生产要素进行动态地开发和升级以获得持续性的竞争优势,这和比较优势论中的动态理论不谋而合。
(2)需求条件。波特认为,国内市场的需求会刺激企业的改进和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动力,同时,内需市场的大小对企业能否形成规模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些观点与林德的代表性需求理论是完全一致的。林德的理论进一步通过国家间存在需求结构的相似性来解释发达国家间的水平贸易现象。但波特认为,这样的解释尚无法说明偏好相似的国家间贸易的流向。他指出,即便是需求结构相似的国家,仍然存在着各自特有的需求特点,而正是这些需求的差异之处使不同国家在不同产品或产业上具备了竞争优势(注:波特曾举瑞典为例,该国的发电厂集中在南部,而能源密集型产业集中于北部,这种独特的内需市场的特点使得瑞典在远距离高压电传输设备中领先全球。)。
(3)相关及支持性产业。波特开创性地把产业集群理论与国际竞争力的形成联系起来。他认为一个产业若要形成竞争优势,就不能缺少世界一流的供应商,而且彼此之间必须维持紧密的合作关系。如果在一个国家的一定区域内能为某个产业聚集起健全而且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从而形成强大的产业集群,则不仅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而且有助于改进激励方式,创造出信息、专业化制度、名声等集体财富,更能改善创新的条件,因此,更容易形成产业的竞争优势。这个观察问题的角度是比较优势论所未曾涉及的。
(4)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虽然产业内贸易理论已将比较优势的研究从国家和产业层面部分地引向了对微观企业行为(如销售政策、品牌战略)的探讨,但波特作为企业战略管理领域的教授,他对竞争优势的研究历程是从企业的竞争战略入手,逐步推进至对国家竞争优势的研究,因此他对于微观企业层面的阐述更为独到和深入。波特认为,企业的目标、战略和组织结构往往随产业和国情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各种差异条件的最佳组合便形成了国家竞争优势。来自本国竞争者的压力会使企业时时有落后的忧患意识和超前的欲望,是推动企业创新的动力。更为重要的是,“强劲的良性国内市场竞争与随之而来的长期竞争优势,事实上是外国竞争者无法复制的”。这些观点都是比较优势论所忽视的。
2.四个关键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强调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这是竞争优势论的一大特点,也是比较优势理论体系所欠缺的地方。波特认为:“如果企业只依靠一项关键要素竞争,除非能由此扩张出其他关键要素,否则连保持经营都会有困难。”国家竞争优势菱形中的每个关键要素的效果都建立在其他要素的配合之上,各要素是相互依赖的,每个要素都会强化或改变其他要素的表现。波特在其著作中详细列示了每种要素对其他3种要素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指出:“要能将这些因素交错运用、形成企业自我强化的优势,才是外国竞争对手无法模仿或摧毁的。”可见,4个关键要素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制约、相互强化的一个系统,从而使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成为一个融合的整体。
四、竞争优势论在国际贸易成因探索历程中的地位
综上所述,竞争优势的概念和比较优势的概念是一致的,而国家竞争优势论客观上是对比较优势来源的解释中所包含的众多理论的归类和整合。同时,由于波特的研究历程是从企业到产业再到国家,与比较优势研究从
(2)需求条件。波特认为,国内市场的需求会刺激企业的改进和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动力,同时,内需市场的大小对企业能否形成规模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些观点与林德的代表性需求理论是完全一致的。林德的理论进一步通过国家间存在需求结构的相似性来解释发达国家间的水平贸易现象。但波特认为,这样的解释尚无法说明偏好相似的国家间贸易的流向。他指出,即便是需求结构相似的国家,仍然存在着各自特有的需求特点,而正是这些需求的差异之处使不同国家在不同产品或产业上具备了竞争优势(注:波特曾举瑞典为例,该国的发电厂集中在南部,而能源密集型产业集中于北部,这种独特的内需市场的特点使得瑞典在远距离高压电传输设备中领先全球。)。
(3)相关及支持性产业。波特开创性地把产业集群理论与国际竞争力的形成联系起来。他认为一个产业若要形成竞争优势,就不能缺少世界一流的供应商,而且彼此之间必须维持紧密的合作关系。如果在一个国家的一定区域内能为某个产业聚集起健全而且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从而形成强大的产业集群,则不仅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而且有助于改进激励方式,创造出信息、专业化制度、名声等集体财富,更能改善创新的条件,因此,更容易形成产业的竞争优势。这个观察问题的角度是比较优势论所未曾涉及的。
(4)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虽然产业内贸易理论已将比较优势的研究从国家和产业层面部分地引向了对微观企业行为(如销售政策、品牌战略)的探讨,但波特作为企业战略管理领域的教授,他对竞争优势的研究历程是从企业的竞争战略入手,逐步推进至对国家竞争优势的研究,因此他对于微观企业层面的阐述更为独到和深入。波特认为,企业的目标、战略和组织结构往往随产业和国情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各种差异条件的最佳组合便形成了国家竞争优势。来自本国竞争者的压力会使企业时时有落后的忧患意识和超前的欲望,是推动企业创新的动力。更为重要的是,“强劲的良性国内市场竞争与随之而来的长期竞争优势,事实上是外国竞争者无法复制的”。这些观点都是比较优势论所忽视的。
2.四个关键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强调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这是竞争优势论的一大特点,也是比较优势理论体系所欠缺的地方。波特认为:“如果企业只依靠一项关键要素竞争,除非能由此扩张出其他关键要素,否则连保持经营都会有困难。”国家竞争优势菱形中的每个关键要素的效果都建立在其他要素的配合之上,各要素是相互依赖的,每个要素都会强化或改变其他要素的表现。波特在其著作中详细列示了每种要素对其他3种要素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指出:“要能将这些因素交错运用、形成企业自我强化的优势,才是外国竞争对手无法模仿或摧毁的。”可见,4个关键要素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制约、相互强化的一个系统,从而使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成为一个融合的整体。
四、竞争优势论在国际贸易成因探索历程中的地位
综上所述,竞争优势的概念和比较优势的概念是一致的,而国家竞争优势论客观上是对比较优势来源的解释中所包含的众多理论的归类和整合。同时,由于波特的研究历程是从企业到产业再到国家,与比较优势研究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