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特制:美国新经济与全球产业重组的微观基础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4
内容提要: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至90年代初,学界普遍关注美国下,企业千方百计增加收入和减少成本。许多产品的制造成本已经到了无可减的地步,只有从其他的环节成本着手。有一个比喻十分贴切:一件商品在美国的零售价是4元,其生产成本仅为1元,要再压缩成本实在困难。但供应链另外3元就是各个环节的价值,包括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物流运输、批发零售、信息和管理工作。供应链管理就是解决其中“软3元”利润问题【注释】利丰集团:《供应链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注尾】。
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主要在技术上解决了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处理问题。供应链的业务过程和操作,可以从工作流程(亦有研究称为商流,work flow)、实物流程(Physical flow)、信息流程(Information flow)和资金流程(Cash flow)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供应链的信息流程带动工作流程,工作流程决定实物流程,实物流程反馈为资金流程(见下页图)。【注释】利丰集团:前引书。【注尾】
事实上,互联网利用无形资源整合有形资源的功能,造成了供应链管理与电子商务的紧密相关。例如,思科的经营活动大部分依靠互联网进行供应链管理和产品销售。思科在全球有35至40个虚拟工厂,而思科和这些工厂之间的信息传递,包含生产的产品、规格、生产排程和交货日期等,都是透过互联网进行的。网络的“一网打尽”性,以及利用网络中的无形资源整合有形资源的性质在这里得到最充分的体现。
全球供应链管理的出现,又极大地改变了物流业务,使现代物流业务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1990年代后半期,随着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电子商务的
供应链:四种流程、经过不同阶段
资料来源:利丰集团:《供应链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扩散及全球供应链管理的出现,传统的物流业逐步向现代的物流业转化。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背景是,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美国公司将成本高、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的制造业日益外包到其他国家生产,而美国企业则将精力集中到R&D、产品开发、市场营销、融资运资等方面,通过全球配置资源,美国企业的效率在1990年代末期大为提高,美国企业的整体盈利达到石油危机以后的最高水平。1990年代后期, 由于中间产品、原材料、零部件的库存及它们的及时供应成为美国企业最大的风险来源,于是它们又在供应链管理的基础上,将产品和原材料、零部件的及时供应外包给独立的物流公司,以进一步减少了风险和降低了成本。于是,第三方物流、以至第四方物流的概念越来越流行,现代物流业的概念也随之出现,它将分散的、单一经营的传统物流业整合成为一个系统化、集成化的一体化服务,应用最新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来处理订单管理、订货处理、仓储管理、货物的组装和包装、货运、送货及客户服务等,并利用专业知识、技能和人才,帮助客户对物流的功能进行整合、扩张及提升,以达到双赢的结果。美国新经济以金融为核心,技术为平台,物流为中枢,盘活世界经济的特点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
六 水平型跨国生产体系的建立
温特制加快了产业升级速度,缩短了产品生命周期。模块化生产、外包、供应链管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令温特制企业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新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在温特制下,市场竞争的焦点既要保持产品的差异性,又要保证高技术产品问世的速度,从而将产品的不断创新和大规模生产完满地结合起来,这改变了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中传统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在温特平台中,每隔一年左右就有一轮新产品潮,企业的利润往往来自产品问世的头三个月,此后企业不得不将生产转移到海外。这方面的典型例子是微软和英特尔开发的新产品,往往都是在全球同步发售,在新产品刚发布的时候,下一代产品的研发也已大规模进行。事实上,从温特制标准确立和1991年电脑大量销售以来,几乎所有的价值节点都在进行激烈的价格竞争,即使是新产品也无法例外。这种竞争的结局是,电脑行业产业链条中的所有企业,从产品的设计和规划开始就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必须通过大规模销售以降低单位成本,也意味着它们的产品一旦投入市场,就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在全球市场的扩张,如果不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前期就扩张到其他市场,企业就难以实现规模经济,甚至无法收回研发成本。同时,从市场需求方面看,由于信息技术对国民经济的改造超过了以往任何一种技术创新,美国以外的其他地区对上述产品的需求基本可以达到与美国本土同步的水平,也使得全球市场成为一个统一体。
在这种情况下,温特制企业必须通过跨国生产体系来克服上述挑战。商品大规模生产的要求,意味着企业必须大量投资以跨越规模经济效益的门槛;作为产品生命周期缩短的高技术产品,意味着厂房、设备甚至研发的投入会迅速折旧(包括有形和无形折旧)。这也意味着只有那些在正确的时机、选择正确的产品、以最大的产量、在最短的时间、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的企业,才能取得成功。【注释】大卫·莫契拉:《权力狂潮:全球资讯科技势力大预言》,麦格·希尔台湾公司,1999年版。【注尾】因此,温特制标准在1991年一成型,1992年便马上扩散到全球的生产体系中,形成了以美国企业为核心的新型跨国生产体系,跨国的专业化设计、分包、代工、大规模定制、供应链管理等模式迅速展开,美国的核心企业逐渐将自己的资源集中在最具备比较优势的价值节点或最能够创造利润的分工领域。显而易见,筹资运资、开发新产品、控制销售渠道、维护品牌、维持市场标准、加强服务市场便成为美国公司的主要任务,而需要大量投入、折旧加快、风险增大的生产领域被逐渐分离到其他地区。从美国的经验看,康柏、戴尔、以至于IBM都开始大规模在全球采购零部件,组装后再贴上自己的标签,甚至直接采购已经组装好的电脑产品配送到全球各地市场。由于控制了销售渠道和市场标准,美国个人电脑品牌为全世界所认同,美国企业的地位得以确立,美国公司掌握的实质标准也得以维持和发展下去。到1990年代后期,这种跨国水平分工体系已经有效进入了汽车等传统生产的一些领域。
根据美国学者的定义【注释】Michael Borrus,“Left for Dead: Asian Production Networks and the Revival of US Electronics,”BRIE Working Paper 100, April 1997; Michael Borrus and John Zysman,“Wintelism and the Changing Terms of Global Competition: Prototype of the future?”, Berkeley Roundtalbe on International Economy, Working Paper 96, February 1997.【注尾】,这种新型跨国生产体系是一个企业赖以进行的研发活动、产品设计、采购、加工、分销,以及各种支援性活动的关系网络,这个网络曾经由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和由此发生的内部贸易带动,但现在越来越依靠企业之间的协调。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跨国生产体系包括其子公司、分公司、分包商、供应商、分销渠道
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主要在技术上解决了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处理问题。供应链的业务过程和操作,可以从工作流程(亦有研究称为商流,work flow)、实物流程(Physical flow)、信息流程(Information flow)和资金流程(Cash flow)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供应链的信息流程带动工作流程,工作流程决定实物流程,实物流程反馈为资金流程(见下页图)。【注释】利丰集团:前引书。【注尾】
事实上,互联网利用无形资源整合有形资源的功能,造成了供应链管理与电子商务的紧密相关。例如,思科的经营活动大部分依靠互联网进行供应链管理和产品销售。思科在全球有35至40个虚拟工厂,而思科和这些工厂之间的信息传递,包含生产的产品、规格、生产排程和交货日期等,都是透过互联网进行的。网络的“一网打尽”性,以及利用网络中的无形资源整合有形资源的性质在这里得到最充分的体现。
全球供应链管理的出现,又极大地改变了物流业务,使现代物流业务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1990年代后半期,随着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电子商务的
供应链:四种流程、经过不同阶段
资料来源:利丰集团:《供应链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扩散及全球供应链管理的出现,传统的物流业逐步向现代的物流业转化。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背景是,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美国公司将成本高、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的制造业日益外包到其他国家生产,而美国企业则将精力集中到R&D、产品开发、市场营销、融资运资等方面,通过全球配置资源,美国企业的效率在1990年代末期大为提高,美国企业的整体盈利达到石油危机以后的最高水平。1990年代后期, 由于中间产品、原材料、零部件的库存及它们的及时供应成为美国企业最大的风险来源,于是它们又在供应链管理的基础上,将产品和原材料、零部件的及时供应外包给独立的物流公司,以进一步减少了风险和降低了成本。于是,第三方物流、以至第四方物流的概念越来越流行,现代物流业的概念也随之出现,它将分散的、单一经营的传统物流业整合成为一个系统化、集成化的一体化服务,应用最新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来处理订单管理、订货处理、仓储管理、货物的组装和包装、货运、送货及客户服务等,并利用专业知识、技能和人才,帮助客户对物流的功能进行整合、扩张及提升,以达到双赢的结果。美国新经济以金融为核心,技术为平台,物流为中枢,盘活世界经济的特点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
六 水平型跨国生产体系的建立
温特制加快了产业升级速度,缩短了产品生命周期。模块化生产、外包、供应链管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令温特制企业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新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在温特制下,市场竞争的焦点既要保持产品的差异性,又要保证高技术产品问世的速度,从而将产品的不断创新和大规模生产完满地结合起来,这改变了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中传统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在温特平台中,每隔一年左右就有一轮新产品潮,企业的利润往往来自产品问世的头三个月,此后企业不得不将生产转移到海外。这方面的典型例子是微软和英特尔开发的新产品,往往都是在全球同步发售,在新产品刚发布的时候,下一代产品的研发也已大规模进行。事实上,从温特制标准确立和1991年电脑大量销售以来,几乎所有的价值节点都在进行激烈的价格竞争,即使是新产品也无法例外。这种竞争的结局是,电脑行业产业链条中的所有企业,从产品的设计和规划开始就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必须通过大规模销售以降低单位成本,也意味着它们的产品一旦投入市场,就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在全球市场的扩张,如果不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前期就扩张到其他市场,企业就难以实现规模经济,甚至无法收回研发成本。同时,从市场需求方面看,由于信息技术对国民经济的改造超过了以往任何一种技术创新,美国以外的其他地区对上述产品的需求基本可以达到与美国本土同步的水平,也使得全球市场成为一个统一体。
在这种情况下,温特制企业必须通过跨国生产体系来克服上述挑战。商品大规模生产的要求,意味着企业必须大量投资以跨越规模经济效益的门槛;作为产品生命周期缩短的高技术产品,意味着厂房、设备甚至研发的投入会迅速折旧(包括有形和无形折旧)。这也意味着只有那些在正确的时机、选择正确的产品、以最大的产量、在最短的时间、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的企业,才能取得成功。【注释】大卫·莫契拉:《权力狂潮:全球资讯科技势力大预言》,麦格·希尔台湾公司,1999年版。【注尾】因此,温特制标准在1991年一成型,1992年便马上扩散到全球的生产体系中,形成了以美国企业为核心的新型跨国生产体系,跨国的专业化设计、分包、代工、大规模定制、供应链管理等模式迅速展开,美国的核心企业逐渐将自己的资源集中在最具备比较优势的价值节点或最能够创造利润的分工领域。显而易见,筹资运资、开发新产品、控制销售渠道、维护品牌、维持市场标准、加强服务市场便成为美国公司的主要任务,而需要大量投入、折旧加快、风险增大的生产领域被逐渐分离到其他地区。从美国的经验看,康柏、戴尔、以至于IBM都开始大规模在全球采购零部件,组装后再贴上自己的标签,甚至直接采购已经组装好的电脑产品配送到全球各地市场。由于控制了销售渠道和市场标准,美国个人电脑品牌为全世界所认同,美国企业的地位得以确立,美国公司掌握的实质标准也得以维持和发展下去。到1990年代后期,这种跨国水平分工体系已经有效进入了汽车等传统生产的一些领域。
根据美国学者的定义【注释】Michael Borrus,“Left for Dead: Asian Production Networks and the Revival of US Electronics,”BRIE Working Paper 100, April 1997; Michael Borrus and John Zysman,“Wintelism and the Changing Terms of Global Competition: Prototype of the future?”, Berkeley Roundtalbe on International Economy, Working Paper 96, February 1997.【注尾】,这种新型跨国生产体系是一个企业赖以进行的研发活动、产品设计、采购、加工、分销,以及各种支援性活动的关系网络,这个网络曾经由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和由此发生的内部贸易带动,但现在越来越依靠企业之间的协调。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跨国生产体系包括其子公司、分公司、分包商、供应商、分销渠道
上一篇:全球企业并购的新趋势及启示
下一篇: 俄罗斯“叫停”部分高校分校的动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