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副省长孔垂柱在“云南省核桃产业科技论坛”的致辞中提到,云南省核桃产业发展主要存在栽培品种混杂,缺乏耐晚霜危害的优良品种,良种使用率不到30%,栽培管理粗放,低产林面积大,加工技术落后,精深加工产品少;缺乏适合核桃产业化发展的系列标准,特别是对全省主要核桃品种生物、生态学特性及商品品质特征的研究不深入,科技支撑不强,产业化经营滞后,市场开拓乏力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程度不同地制约了全省核桃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2.1栽培品种混杂,缺乏耐晚霜危害的优良品种
目前,云南省在核桃产业建设中部分地方存在盲目引种、乱引滥繁、不重视品质、不重视品种和种源的适宜性等现状,给林农造成较大损失,影响了核桃产业的健康发展.
由于云南省气候条件多样,温凉地区特别是滇东北、滇西北等高寒山区,也是霜害严重的地区,霜期长短不一.一般的核桃品种对晚霜和倒春寒的抵御能力差,容易遭受霜害和冻害,晚霜和倒春寒危害成为温凉地区核桃发展的制约瓶颈.多年以来,云南省在核桃产业的发展中,偏重于漾濞核桃、三台核桃品种的无性系良种的研究和发展,对温凉地区的耐晚霜核桃品种研究不够,缺乏耐晚霜危害的优良品种,限制了这些地区核桃产业的发展.
2.2重栽轻管。降低了核桃单产和效益
受传统栽植方法的影响,不少人认为,核桃树不用管理也能正常生长结果.有的群众只重采收,不重管理,栽后几年仍然不对核桃树进行整形修剪,疏于病虫防治,不能按其需求浇水施肥,完全是放任生长,这就导致了早实品种生长缓慢,未达到丰产,树体就开始衰老枯死;晚实品种自然生长,只长树不结果,达不到丰产要求.
2.3群众商品意识不强。核桃产品深加工力度不足
要保证核桃质量,适时采收、科学烘干是关键.部分山区群众商品意识不强,少数群众仍有“拉青荒”的短期行为,并且不重视核桃采后处理,70%的核桃仍然采用传统的烟熏火烤方式烘烤,严重影响了核桃的质量.
目前,全省核桃加工企业有70多家,但总加工能力仅8万t,且大部分为干果、果仁,属于初级加工,深加工企业非常少,核桃加工企业处于各自为政的状况,竞争力、生产能力都非常薄弱.从2004年开始,在各级政府的努力下,核桃种植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全省核桃种植面积急剧增长.一般来说核桃的生长周期是5~6a,所以从2010年开始,核桃的产量将会出现一个快速增长的势头.然而加工企业的发展则相对缓慢,严重滞后于核桃产量的增长,加工能力滞后成为云南核桃产业发展的短板.
2.4缺乏适合核桃产业化发展的系列标准
云南核桃相关的配套服务体系建设滞后,部分行业标准,核桃的品牌文化建设,核桃的烘烤标准,核桃干果、核桃仁的分级标准等相应的体系没有建立起来.
2.5产业化经营滞后,市场开拓乏力
所谓产业化,就是要面向国内外市场,立足本地优势,依靠科技进步,区域化布局,集约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生产销售一体化.目前,全省核桃产业产业化经营滞后,市场开拓乏力.
3促进云南省核桃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几点建议
3.1因地制宜。积极选育和推广优良品种
云南省适宜核桃种植的范围较广,但海拔、温度、降水量、土壤等自然条件差异大,不同地区发展核桃种植,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所栽植的地块土壤肥力和结构,选择适宜生长、单位面积产果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的核桃品种和种源,才能保证核桃产业建设达到预期目标,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为了改变目前栽培品种混杂的局面,应根据“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坚持适宜核桃种植地区每个县(市、区)优先发展3个左右主栽品种,同时合理搭配其他辅助品种,适当引进经过试验研究成功的外来优良品种,淘汰缺乏市场的品种;充分利用当地生长表现优良的核桃种质资源来发展核桃产业.
林业科研部门应加快育种研究步伐,争取尽快解决温凉地区缺乏耐晚霜核桃优良品种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