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4

关于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


  大量实证研究表明,当公司首次宣告股利(初始股利支付)或提高股利时,二级市场会作出正面反应;当公司降低股利或取消股利时,市场作出负面反应。在我国股利宣告的市场效应也非常明显,如陈晓,陈小悦和倪凡(1998)选取1995年以前上市的86家首次支付股利的公司样本。发现首次支付股利公告能导致大于0的超额收益;魏刚(1998)的检验结果则显示,在公告前后5个交易日内,分配股利的公司平均超额报酬率显著高于不分配的公司,对于分配预案予以解释的公司平均超额报酬率显著高于不解释的公司。俞乔,程滢(2001)对1992—2000年间股利公告的股价和交易量进行了详尽的考察,他们发现,不论是首次分红还是一般的年度分红,股票价格与交易量都作出了显著的反应,只是后者更为持续。股权分置改革后新上市公司实行高分红,更多看重的应该是股利政策的市场效应,想通过高股利支付向市场传达未来业绩增长的信息,带动上市公司股价的上涨。因为全流通使大小股东之间不存在股价的“利益分置”,大股东的利益同股票价格也密切相关。
  4.股利支付中“异常”高派现行为减少股利支付是一种公司行为,其决定因素有很多,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根据剩余股利政策理论,公司用来支付给股东的报酬应是一种剩余现金流,如果每股现金股利大于每股经营性现金流量,所出现的现金缺口,会促使其使用以前年度的资金积累或者重新募集资金来弥补。如果采用以前年度的现金余额来弥补,就会减少所有者权益并提高其负债率;如果用发行新股来抵消超额股利,那么公司要承担新股的发行成本;如果通过举债来弥补资金缺口,则提高了公司的负债率,加大财务压力,这些并不符合公司价值最大化原则,所以如果每股股利大于每股收益或每股股利大于经营现金流的情况下上市公司仍分红,我们称为“异常”高派现行为。从表5

关于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

我们可以看出,2006年这种“异常”高派现行为占总派现公司的比例明显减少。这可能由于股权分置改革后,原有的“价格分置”和“利益分置”问题得到解决。大股东与小股东的利益一致使得上市公司在制定股利政策时,更多的考虑企业的发展需要,以及二级市场的价格表现,减少了大股东通过高派现来进行利益侵占的动机。
  5.股利分配“黏性”特征不显著。公司股利政策具有“黏性”特征,即公司一般不会经常变动其股利政策,西方资本市场的实证研究表明,大多数年份,不改变其股利的公司数量远远超过改变其股利的公司数量。在改变股利的公司中,增加股利的公司数量是减少股利公司数量的5倍。2006年上市公司股利改变的为595个,占分配股利公司的82%,其中股利支付增加的为401个,占分配股利公司数的55%,股利减少的为194个,占分配股利公司数的27%;而股利不变的仅为135个,占分配股利公司的18%,由此看出,我国股利政策的“黏性”特征并不显著,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制定股利政策时存在随意性较大,与上期股利政策相关性不大。

  三、结论和建议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2006年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仍然延续了以前年度的股利分配特点,即以现金股利作为主要分配方式,但分红水平并没有随06年上市公司业绩的大幅提升而提高;虽然“异常”派现行为有所减少,但股利稳定性较差的特征仍然存在,保持股利政策的持续性与稳定性不仅有助于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针对2006年股利政策的特点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现金流量管理从2006年股利政策的分析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产生现金流量的能力同利润增长能力不相称,这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流量管理方面较弱。现金流量管理并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现金管理,现金流量管理的对象不仅仅限于现金资产,应是企业的整个资金运动,是以现金流量作为管理的重心、兼顾收益,围绕企业经营活动、投资和筹资活动构筑的管理体系,是对当前或未来一定时期内的现金流量在数量和时间安排方面所作的预测与计划、执行与控制。
  2.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在分析中我们发现上市公司的股利“黏性”特征不显著,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随意性较大,这与我国投资者结构也密切相关。我国股市投资者以中小散户为主,机构投资者所占比重较小,而中小散户并不以持有证券获得分红或控制公司管理为目的,更较热衷于股价的变动,对公司股利变动反应冷淡,这就促使了管理层不重视股利政策对投资者的回报。因此,应大力发展追求长期稳定回报和资本保值增值的机构投资者,如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和共同基金。这些机构投资者更关注公司分红所带来的稳定收益,当上市公司采取不当的股利分配政策,就会面临市场压力,迫使上市公司改变不利公司持久发展的股利分配决策,注重股利政策的持续性与科学性。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