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其成因分析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4

  [论文关键词] 内部控制 现状 成因

  [论文摘要]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能够生存和发展的保证。然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尚处在较低级的阶段,秩序。报表弄虚作假,乱列成本费用、虚盈实亏、资产利润不实、偷税漏税等情况,可谓屡见不鲜。国外的有安然、世界通讯、帕玛拉特等会计造假事件;国内的有琼民源、红光实业、ST猴王、大庆联谊、东方锅炉、黎明股份、郑百文、东方电子,近的有银广夏、海鑫钢铁、亿安科技、春都、“德隆航母”等造假黑幕案件。还有众多的“高管失踪”事件,使得上市公司被称为“圈钱运动者”,会计师和注册会计师则被称为“造假师”。这些公司会计造假案,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危害了社会公众利益,引起政府、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
  2.内控失效导致企业经营管理混乱,潜亏增加,经济效益低下。有的企业实物资产内控管理薄弱,物资购销制度松弛,存货采购、验收、保管、运输、付款等职责未严格分离,存货的发出未按规定手续办理,且会计记录缺乏及时的内部稽核制度,对多年来的毁损、报废、短缺、积压、滞销物资不做处理及经济往来中审查制度不健全等,这些现象致使企业隐藏巨额潜亏,最终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如巨人集团衰败、沈阳飞龙集团“失踪”、郑州亚细亚集团关门、广东国投倒闭等事件,都是内部控制失败的典型案例。
  3.独裁专制造就企业“黑洞”。对有些企业来讲,公司法的规定和现代企业内控制度的制约形同虚设,管理混乱,财务收支失控,个别企业领导贪污、挪用资金、侵吞国家和集体资产等违法违纪案件时有发生。还有些企业领导为了过分追求表面政绩,违反程序,硬性投资,造成企业投资黑洞现象时有发生。
  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的成因分析
  1.从我国内部控制的法规建设现状看,内部控制法规建设混乱,有待统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法规建设尽管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由于行业、部门等限制因素,这些法规基本上都是行业性的,主要适用于本行业的企业和组织,而对于其他行业或部门的企业和组织来说,往往适用性很差,基本上都是自成体系,各行其是,就事论事。另一方面,各个内部控制法规对内部控制的定位不尽一致,有的是会计控制,有的是COSO的内部控制框架,有的是风险管理,口径大小不一,尚未形成类似COSO报告的权威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内部控制的建立、实施、检查与评价缺乏统一的指导依据。
  2.内部控制环境弱化
  (1)受计划经济体制下陋习的长期影响,内部控制意识薄弱长期受行政、大锅饭思想和封建家长制、终身任命制的影响。经济体制改革后,理论上要求的政企分开在实践中执行并不彻底,客观上企业并无真正的理财自主权,企业的经营管理服从于国家的指令计划,具有浓厚的行政管理色彩。另一方面,对经营不善企业的盲目保护机制,又助长了这种吃“大锅饭”的意念。企业干好干坏一个样,加强内部控制的动力不足。
  (2)公司治理结构形同虚设,缺乏相互制约的法制环境。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多为“形备而实不至”,未达到内部权力制衡的效果。在企业改革之前,这些上市公司的前身——国有企业以所有权取代经营权,改革完成之后,又过于强调“放权让利”,走向了经营权取代所有权的极端,造成终极所有者缺位,“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
  (3)管理者素质较低。在我国还未形成一个职业经理人市场,经理人的选择多数不是通过公开招聘、选拔、考核的方式录用,而大都是靠关系、靠政府任命等方式录用,管理人员业务素质较低。在我国还未形成一个约束、监督与激励经理人员的外部机制,管理者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的动力和压力比较小,有些企业的管理者未曾受过高等教育,企业也未对这些管理者进行不定期的管理培训。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