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4

  
  二、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条件分析
  
  分析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利弊条件,可以为制定相关的规划措施提供依据。
  (一)有利条件及优势
  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最大优势就是资源,即使那些所谓资源枯竭的地区也只是单一资源的相对枯竭,并不是所有资源的绝对枯竭,况且资源枯竭的同时还有大量的伴生资源,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循环经济大有文章可作。就阜新市说,煤炭资源枯竭后,仍有其他方面的资源优势。
  1.风力资源。阜新风力资源丰富,具有建设180万千瓦风能发电的风场条件,现已在全市选出了30多个风场。今后几年,阜新完全可以建设成为具有百万千瓦以上装机能力的全国重要的风能发电基地。
  2.煤矸石资源。阜新每年排放煤矸石400多万吨,累计存积达20多亿吨。现有金山热电和阜矿热电两个煤矸石发电厂和130多家煤矸石砖瓦生产企业,煤矸石深加工利用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
  3.太阳能资源。阜新是日照充足地带,太阳能资源总储量为10亿千瓦,仅利用空闲地等就能开发利用900万千瓦以上,年辐射总量为140——160千卡/平方厘米,年均有效光照达3000小时左右,高于全国平均数30%。
  4.粉煤灰资源。全市粉煤灰存储量3000多万吨,每年新产出400万吨,形成了难得的新兴建材资源。
  5.煤层气资源。全市煤层气储量约220亿立方米,近年来,该市不断加大煤层气开发应用力度,先后在发电和居民用气、工业用气、车辆加气等领域推广利用,但抽采量只在2亿多立方米,仍存较大的开发利用空间。
  6.矿井水资源。全市每年矿井水涌出量达3800多万立方米,目前全市已经建成8个矿井水处理厂,主要用于发电冷却水,其他领域还有待开发。
  7.地热能资源。地热田距市区15公里,面积为30.9平方公里,日产水量1700立方米,能开发建设集旅游、度假、疗养、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工程项目。
  8.农村资源。阜新是国家重要的粮食和畜牧业生产基地,全市年产秸杆、玉米芯等农业废弃物和树桠枝等林业废弃物300多万吨,各类大中小沼气池遍及全市40多个乡镇100多个村屯,产沼气900万立方米,能使20多万农村人口用上清洁能源。
  9.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全市每天产生城市生活垃圾约450万吨,可用于发电和有机肥加工项目。
  以上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发展循环经济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不利条件及劣势
  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虽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由于受自身特殊条件及传统线性经济发展惯性的影响,其全面发展还面临不少难题。
  1.发展经济与解决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矛盾。资源型城市的兴起和发展是依托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和过度消耗。而发展循环经济要求对资源的“减量化”,在现有条件下这意味着放慢经济发展速度,减少地方财政收入,影响群众生活水平。从经验看,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是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时环境才开始好转,因为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解决环境问题就比较容易。而资源型城市大多比较落后,财力比较困难,群众也不富裕,各方面发展的愿望都比较强烈。在这种情况下发展循环经济、解决资源环境代价过大问题难度非常大。
  2.发展循环经济缺乏动力机制。切实有效的市场激励和利益驱动机制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现行环境手段仍以政府行政性干预为主,实际操作中对企业污染环境行为的监管力度较小,企业进行环境保护的压力不足;制定的资源价格和排污收费标准偏低,清洁生产对企业的有效作用未能充分体现,企业缺乏实施清洁生产的经济动力,因而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3.发展循环经济面临技术瓶颈。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相应的绿色技术载体,如污染治理技术、废物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产业链接技术以及大量的信息管理技术。由于资源型城市科技水平相对较低,很多技术问题难以解决。循环经济以构造“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流动模式为手段,技术载体的缺失成为循环经济发展的现实障碍。
  4.发展循环经济缺少产业基础。建立企业间共生协作关系,构建循环产业链网,要求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群且生态链网上游企业具有较强实力。然而,多数资源型城市由于经济相对落后,企业数量较少、规模较小,尚未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缺乏形成循环产业体系的基础。而且为了吸引资金,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地方群众收入水平,资源型城市在环保等方面的要求较低,使高污染企业向这些地区转移,又进一步阻碍了这些地区循环经济产业基础的形成。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