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效率测量综述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4
  论文关键词:效率 DEA SFA
  论文摘要:文章从经济学中的效率定义出发,对企业效率测量理论进行了回顾,对不同的效率测量工具进行了对比,评价了它们的优缺点,探讨了效率测量理论发展对企业管理的启示。

  
  效率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认识到效率的内涵非常丰富:效率与科学技术关系密接;效率和管理制度紧密相连;效率与个人的理想、兴趣、性格和习惯密切相关。
  
  一、经济学中效率的定义
  效率一词最早在拉丁文中出现,efficient,是指有效的因素。十九世纪末叶,效率的特定含义应用于机械工程方面,表示输出能量与输入能量的比值。后来,效率这一概念广泛应用于经济和管理领域,反映经济系统的产出对投入或收益对成本的比值。萨缪尔森认为效率是“在一定投入和技术条件下,经济资源没有浪费,或对经济资源做出了能带来最大可能满足程度的利用,也是配置效率的一个简化表述。”在萨缪尔森看来经济学中的效率就是指实现了“利润最大化”。美国著名制度经济学家康芒斯对效率的定义是:“效率是使用价值的出量对劳动工时的入量的比例”,显然康芒斯对投入中的劳动格外看中,而对投入中的机器损耗等其他项目不予考虑。康芒斯的效率概念是针对人的单位时间劳动投入的,而非物理学当中的全部产出与全部投入之比。
  
  二、企业效率测量理论的发展
  1.从财务角度测量企业效率。在企业财务管理中,效益一词被频繁使用,那么它与效率有什么不同呢?效益也是一种反映投入与收益的关系,但这种收益主要是指通过市场交换产生的经济价值(表现形式为货币)来表示。企业一般采用财务指标来测量经营效率,这些成系统的指标从不同角度刻画着企业的效率。1999年我国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公布了《企业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规定对企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应从财务效益状况、资产营运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发展能力状况等几个方面综合反映,具体指标有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销售增长率、资本积累率8项指标。在这8项指标中,总资产报酬率是全面反映企业投入与收益的关键指标;总资产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反映了企业运作效率;销售增长率反映了企业市场推广的效率。
  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对效率测量的研究。由于财务指标只能反映企业的价值运动,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状况,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试图将一些非财务指标纳入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体系之中。例如日本学者提出了“五性”评价体系,即成长性、收益性、安全性、生产性和流动性,涵盖了生产要素利用的各主要环节及结果,其中设计了不少非财务指标;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将生产率、市场地位、产品领先状况、雇员发展状况、社会责任等非财务指标纳入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体系。
  除此以外,人们还对效益的本质进行了反思,发现现行的财务指标具有很多缺陷,如权益资本报酬率(ROE),只要它大于零,即可增加利润的绝对值,用它来进行效益评价就会强化经营者的投资动机。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