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贵州省主要农产品物流过程中的市场竞争力支持体系分析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4
   论文关键词:农产品 准入的资格都没有[5]。所以贵州省农产品企业化经营迫在眉睫。
  
   四、存在问题
  1.贵州基础设施薄弱与农产品流通特殊要求的矛盾存在
  其矛盾表现在:1、储藏运输设施不足,手段落后。我省乡村运输条件差,大部分农村远离城市和交通干线,许多地方农产品生产出来后,主要靠农民肩挑背驮运送到较远的市场去销售,增加了生产成本,加大了农产品物流环节的经营风险。2、集贸市场建设落后。目前我省平均每100平方公里仅1.6个集贸市场,0.1个批发市场,有“市”无场和有“场”无市现象突出,而且相当部分是无固定场地和设施的“公路市场”。3、加工能力较小,技术水平较低。加工能力不足,大部份农产品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涌入市场,难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与大市场对接方面的矛盾
  表现在:1、农户生产分散,流通中介组织偏少。贵州农户生产规模小,难以实行标准化生产,对生产全过程无法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贵州流通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多数是分散弱小的小商小贩、个体流通户、经纪人或代理人。合作经济组织普遍存在发展速度不快,管理制度不健全。2、外贸出口的依存度较低,销售渠道较窄,经营主体普遍缺乏国际竞争力。自从成立贵州进出口口岸以来,贵州有460家外贸企业,其中流通企业只有50家,专门从事农产品流通的企业只有10多家。农产品出口规模小,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小。3、龙头企业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弱。龙头企业对农户生产和运销的带动面不到 30 %,仍然有70%以上的农户没有长期而稳定的生产和销售预期。4、信息和科技服务不到位,农产品流通引导不力。
  
   五、相关政策分析
   1.贸易政策
  贵州要加快农产品外贸体制改革,实现农产品国际贸易组织的多元化。改革目前农产品进出口业务由国有外贸部门垄断经营的体制,鼓励有实力的公司、企业及专业农业大户直接开展农产品对外贸易,形成一个多渠道、少环节、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将农产品出口配额由分配的形式改为公开招标,增加其发放的透明度;建立完善农产品出口保险制度(如各种经营风险保险),防止并削弱农产品市场波动对贵州农业生产的冲击。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应正确定位,首先做好市场信息咨询服务,培育完善市场体系,扶持和促进农产品市场的发育,指导农民进人市场,真正对农产品生产、流通、进出口贸易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
   2.国内支持政策
  明确补贴重点,加强补贴,将有限的财政补贴资金用到最有效率的地方应先将补贴用于受冲击较大的敏感性农产品(如粮、棉、糖等)主产区,特别是以农业为主的中低收入农户。大力推广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生产力,优化农产品质量。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竞争激烈,农产品“卖难”,增产不增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产品质量不高。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发展“高产、高效、高质”的“三高”农业,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建立农业保险制度和保险体系。农业生产周期长,自然风险大。为了增强农业的风险承受能力,保护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和维护生产者的利益,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建立农业保险制度势在必行。加快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促进入市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规格化。鼓励各类投资主体通过新建、兼并、连锁、加盟等方式,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机制。 
  3.农业标准化建设
  将推进农业标准化作为新一轮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的突破口,用标准化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提升结构层次,把农产品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经济优势。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是提高贵州农业综合竞争力,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建设现代农业的迫切需要;是全面提高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 省城调队. 贵州省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呈多元化[DB/OL].新华网贵州频道
  [2] 廖正录,周绍维. 贵州省畜产品市场需求平衡研究[DB/OL].中国畜牧业协会中文网站. 2006,11:23.
  [3]秦庆武.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产业组织的创新[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3:55-59.
  [4]唐志良.农业产业组织创新与我国农业的发展[J].经济师,2004,l:200-201.
  [5]袁泽友.贵州食品企业难过市场准入关[N]. 贵州商报,2007-02-27(3).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