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力供求关系突变中的金融策略(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4
(二)2008年山东电力供给紧张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电煤紧缺、电煤质量下降造成发电机组临故修增多、电网结构建设不完善等是造成电荒的表面原因,非市场化的电力价格形成机制是造成本次电荒的深层次原因
1. 电煤供应严重不足是造成山东电力供应紧张的主要原因。2008年,山东省内煤炭需求约2.4亿吨,而省内煤产量仅为1.4亿吨,缺口超过1亿吨,其中多数为电煤需求。2008年引发山东电力短缺的直接因素是电煤紧张,造成缺煤停机。仅以7月28日为例,青岛电厂、潍坊电厂就因缺煤报停5台机组,共176万多千瓦。
2. 山东电网接受外电能力弱,关键时刻难以从其他地区电网取得电力补给。山东电网接受外电能力弱,直到2005年,山东电网才通过500千伏辛聊线与华北电网互联,输送能力仅有百万千瓦级。2008年夏季缺电期间,华北电网通过辛聊线路仅向山东支援75万千瓦电力,尚不足缺口的十分之一。
3. 电煤质量下降造成发电机组临故检修增多,进一步降低了电力供应。高煤价刺激了部分煤矿企业掺杂使假。由于电场所购煤炭灰粉含量过高,对锅炉、水冷壁磨损严重,使发电机组非正常停运次数增加。发电机组接连停产检修,将电网企业逼到了无电可调的地步。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提供的数据表明,正常年份全省机组临故修只有100万千瓦左右,而2008年因发电机组临故修,降出力容量增多,已经让电网企业没有错峰移峰的空间。据统计,2008年1至6月,统调发电机组临故修率高达7.6%,日均临故修容量340万千瓦,是去年同期的3.3倍。进入7月份后,统调机组因临故修和降出力等因素,造成的日均不可用容量达到1257万千瓦,机组平均可用率仅为71.1%。
4. 非市场化的电力价格形成机制是深层次原因。经过多年的改革,我国煤炭价格已经走向市场,由供需双方企业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协商确定价格。但是,我国电力市场的改革相对滞后,电力价格依然由政府控制。“市场煤、计划电”的格局,使得成本压力和价格矛盾都积压在电厂环节。2003年以来业绩一直良好的电力企业,在煤炭价格持续上涨的环境下,其盈利在2007年下半年出现明显下滑,绝大多数发电厂和输变电企业已无利润可言。尽管发改委在7月1日、8月20日两次分别将全国销售电价平均提高2.5分钱,但这一幅度的调价对火电企业来说是杯水车薪。
一是煤电价格“倒挂”的矛盾挫伤了电厂发电的积极性,导致部分发电企业停机歇业,影响了全省的电力供应。电煤价格一路攀升,对发电企业来说,发电越多就意味着亏损越多。部分电力企业宁可停业,也不愿再购买昂贵的煤炭而在亏损状态下经营。
二是部分电厂出现资金周转困难,影响了电力生产的正常进行。在全省重点调度的31家统调公用发电企业中,除了邹县电厂、德州电厂和十里泉电厂外,其余28家电厂全部亏损。同时,由于电煤供不应求,煤炭企业不仅要求电厂预付全部货款,甚至还要求多打资金,发电企业资金链普遍紧张。个别电厂由于资金筹措困难,出现了不能及时支付煤款的情况,影响了电煤的库存,进而影响电力供应。
三是对电煤价格的行政限制没能缓解电煤供应紧张的矛盾。受制于通胀的高水平,又要保证电力企业有足够的动力去发电,国家发改委于2008年6月19日、7月24日两次限制电煤价格。此举虽然缓解了CPI的压力,但也使得电与煤的定价机制更加扭曲,影响煤炭企业对于电煤的供应,出现了电煤合同实际兑现率下降、煤质下降的双重问题。
三、金融支持电力行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目前,我国电力行业投融资体制较为单一,投资资金严重依赖于银行贷款。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08年1季度末,华能、大唐、华电、国电、中电投等五大发电集团资产负债率比上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均超过75%。因此,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对银行业至关重要。
在现阶段,电力行业对于商业银行来讲仍属于中低信贷风险行业,并将继续成为商业银行信贷营销的重点。但从长远来看,针对电力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国家今后对电力行业发展政策的调整将不可避免。因此,对金融业而言,在支持电力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将面临着既需要防范政策性风险,又需要加快调整信贷投向布局的双重任务。
(一)加强对电力行业信贷政策的前瞻性研究,及时调整对电力行业的信贷投向布局
应当看到,随着电煤资源、运力和环保压力的增加,我国火电机组的大规模建设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而核电、水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将会得到优先发展,这也将是确保电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上一篇:论投资风险与投资持续发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