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森林小铁路旅游开发的问题及对策(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4
本地旅客16万多人次,货物7万多吨注4。
赣州森林小火车自2004年部分修复运营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人民日报》、《中国旅游报》等 60多家报刊,以及CCTV-4、 CCTV-2 等媒体对赣州森林小火车进行了宣传报道。
(二)项目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承租方实力不足,资金缺口较大。承租方自承包经营以来,主要资金投入在前期铁路修复上,铁路路基部分已全线修复,据称截止 2007年 3月,已投入资金 1860万元。但由于实力有限,没有项目贷款,投入严重不足,目前处于艰难保本经营状态,没有资金投入购买和改造新机车、车辆,开发的景点项目处于初级状态,因此实施沿途景区(点)建设、车站及铁路沿线整修的计划更加困难。
2、车站建设用地问题没有解决。为恢复森林小火车原貌,解决其在赣州市区建设区间站问题,赣州市政府规划委员会确定建立禹冰苑区间站(占地30亩),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征地工作仍没有进展。由于森林小火车未能进入禹冰苑站区段,导致唐江—禹冰苑已修复线路不能通车,路基等材料的损失很大。
3、安全问题存在隐患。一是没有设立铁路治安管理机构,沿线公安机关介入困难,侵占铁路资产、盗窃铁路材料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小铁路的安全和正常营运。二是由于森林铁路没有纳入运营安全监督系统,也没有对应的业务和技术主管部门,运营安全监督缺位,存在交通安全隐患。
三、对赣州森林小铁路项目实施旅游开发的建议
(一)高位推动,规划先行
赣州森林小铁路及其沿线是极具潜质的旅游观光休闲带,连通了赣州主城区及上犹等西部生态旅游带,沿线分布有以宋城墙为代表的宋文化旅游资源、以上犹园村为代表的客家文化资源、以陡水湖五指峰为代表的绿色旅游资源,资源组合优势突出;区位优势明显,距离赣州主城区三十分钟车程,距离珠江三角洲五小时车程,可定位并开发成为具有国内影响力的旅游产品。因此,一要充分认识小铁路资源的重要意义和资源的垄断地位,必须坚持高起点、高定位,在城市建设及乡村规划中统筹考虑,建议以包括沿线村庄在内的森林小铁路沿线为范围,尽快开展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二是赣州市政府成立赣州森林小铁路项目开发领导小组,将该项目作为拟申报的陡水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市政府的重点工程,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从政府的层面推动项目的开发。三是在产品构成上,将小火车及沿线资源打造为精品旅游项目,与赣州主城区-陡水湖组成精品线路。
(二)加强保护,完善设施
一是要尽快建设禹冰苑区间站。赣州森林小铁路历史时期曾经延长到赣州主城区湖边镇,只有延伸到赣州主城区,其经济效益才可能有大幅度的提高。因此,必须加快用地手续审批进度,尽快解决禹冰苑区间站用地问题,并督促开发商尽快建成禹冰苑车站。在此基础上,为方便市民乘座小火车,尽快开通市区至禹冰苑的公交线路。二是要重新确定小铁路在城区的延长线走向,保护好小铁路资源。结合主城区建设,论证森林小火车从禹冰苑经赣州大桥、全球通大桥、杨梅渡大桥到终点站走向的科学性,在确定走向的基础上尽快控制线路及周边用地,恢复历史原貌,存储小铁路的发展空间。
(三)统筹兼顾,重新选择合理的开发方式
鉴于目前承租方实力不足的现状,需要重新考虑开发的方式。一是考虑收回森林小火车的租赁经营权,明确产权关系,重新包装后对外招商。二是可考虑由政府组建赣州森林小火车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在并购、承接现有相关资产(铁路及沿线土地、车站、机车、设备等)及承租方投入部分的基础上,注入政府控股的交通、旅游、林业等相关优势国有资产,围绕小火车的生态旅游项目统一开发经营,同时一并解决森铁处原有下岗职工的就业问题。
(四)和谐开发,处理好旅游开发与沿线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目前,小火车仍是上犹县大坑、油石等地村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同时,沿线也是典型的客家人聚集带,围屋、门楣、小油作坊等客家文化广布,并有茶园、果园等生态农业,乡村风情浓郁。因此,在小火车沿线旅游项目建设布局及实施旅游开发过程中,应尽量兼顾当地沿线农民交通、生活、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等问题,发挥沿线农民参与开发的积极性,保证两者的和谐发展,使小铁路沿线发展成为具有浓郁客家风情的特色旅游观光休闲带、新农村旅游示范带,南康、上犹两市县应将小火车沿线乡村纳入新农村建设点,围绕小火车旅游开发做文章。
(五)明确职能,保证小火车的安全运营
赣州森林小铁路沿线涉及乡镇人口约80万人,针对目前存在的安全隐患,应尽快启动森林小铁路安全运营机制。建议建立以森林公安分局为主体、沿线公安派出机构联动的安全运营机制,保障铁路
赣州森林小火车自2004年部分修复运营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人民日报》、《中国旅游报》等 60多家报刊,以及CCTV-4、 CCTV-2 等媒体对赣州森林小火车进行了宣传报道。
(二)项目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承租方实力不足,资金缺口较大。承租方自承包经营以来,主要资金投入在前期铁路修复上,铁路路基部分已全线修复,据称截止 2007年 3月,已投入资金 1860万元。但由于实力有限,没有项目贷款,投入严重不足,目前处于艰难保本经营状态,没有资金投入购买和改造新机车、车辆,开发的景点项目处于初级状态,因此实施沿途景区(点)建设、车站及铁路沿线整修的计划更加困难。
2、车站建设用地问题没有解决。为恢复森林小火车原貌,解决其在赣州市区建设区间站问题,赣州市政府规划委员会确定建立禹冰苑区间站(占地30亩),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征地工作仍没有进展。由于森林小火车未能进入禹冰苑站区段,导致唐江—禹冰苑已修复线路不能通车,路基等材料的损失很大。
3、安全问题存在隐患。一是没有设立铁路治安管理机构,沿线公安机关介入困难,侵占铁路资产、盗窃铁路材料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小铁路的安全和正常营运。二是由于森林铁路没有纳入运营安全监督系统,也没有对应的业务和技术主管部门,运营安全监督缺位,存在交通安全隐患。
三、对赣州森林小铁路项目实施旅游开发的建议
(一)高位推动,规划先行
赣州森林小铁路及其沿线是极具潜质的旅游观光休闲带,连通了赣州主城区及上犹等西部生态旅游带,沿线分布有以宋城墙为代表的宋文化旅游资源、以上犹园村为代表的客家文化资源、以陡水湖五指峰为代表的绿色旅游资源,资源组合优势突出;区位优势明显,距离赣州主城区三十分钟车程,距离珠江三角洲五小时车程,可定位并开发成为具有国内影响力的旅游产品。因此,一要充分认识小铁路资源的重要意义和资源的垄断地位,必须坚持高起点、高定位,在城市建设及乡村规划中统筹考虑,建议以包括沿线村庄在内的森林小铁路沿线为范围,尽快开展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二是赣州市政府成立赣州森林小铁路项目开发领导小组,将该项目作为拟申报的陡水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市政府的重点工程,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从政府的层面推动项目的开发。三是在产品构成上,将小火车及沿线资源打造为精品旅游项目,与赣州主城区-陡水湖组成精品线路。
(二)加强保护,完善设施
一是要尽快建设禹冰苑区间站。赣州森林小铁路历史时期曾经延长到赣州主城区湖边镇,只有延伸到赣州主城区,其经济效益才可能有大幅度的提高。因此,必须加快用地手续审批进度,尽快解决禹冰苑区间站用地问题,并督促开发商尽快建成禹冰苑车站。在此基础上,为方便市民乘座小火车,尽快开通市区至禹冰苑的公交线路。二是要重新确定小铁路在城区的延长线走向,保护好小铁路资源。结合主城区建设,论证森林小火车从禹冰苑经赣州大桥、全球通大桥、杨梅渡大桥到终点站走向的科学性,在确定走向的基础上尽快控制线路及周边用地,恢复历史原貌,存储小铁路的发展空间。
(三)统筹兼顾,重新选择合理的开发方式
鉴于目前承租方实力不足的现状,需要重新考虑开发的方式。一是考虑收回森林小火车的租赁经营权,明确产权关系,重新包装后对外招商。二是可考虑由政府组建赣州森林小火车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在并购、承接现有相关资产(铁路及沿线土地、车站、机车、设备等)及承租方投入部分的基础上,注入政府控股的交通、旅游、林业等相关优势国有资产,围绕小火车的生态旅游项目统一开发经营,同时一并解决森铁处原有下岗职工的就业问题。
(四)和谐开发,处理好旅游开发与沿线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目前,小火车仍是上犹县大坑、油石等地村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同时,沿线也是典型的客家人聚集带,围屋、门楣、小油作坊等客家文化广布,并有茶园、果园等生态农业,乡村风情浓郁。因此,在小火车沿线旅游项目建设布局及实施旅游开发过程中,应尽量兼顾当地沿线农民交通、生活、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等问题,发挥沿线农民参与开发的积极性,保证两者的和谐发展,使小铁路沿线发展成为具有浓郁客家风情的特色旅游观光休闲带、新农村旅游示范带,南康、上犹两市县应将小火车沿线乡村纳入新农村建设点,围绕小火车旅游开发做文章。
(五)明确职能,保证小火车的安全运营
赣州森林小铁路沿线涉及乡镇人口约80万人,针对目前存在的安全隐患,应尽快启动森林小铁路安全运营机制。建议建立以森林公安分局为主体、沿线公安派出机构联动的安全运营机制,保障铁路
下一篇:浅论铁路景观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