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北京市居民消费水平自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实现了数十倍的增长,但是居民在物质生活得到空前满足的情况下似乎并未得到更多的“幸福感”,究其原因在于居民消费结构的不合理。通过横向比较日本居民消费结构的阶段特征和演变趋势,笔者指出了北京市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的方向,并提出了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开放中高端消费服务市场等有利于优化北京市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消费结构;日本消费;消费升级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整体消费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作为首都北京更是依靠资源优势在消费水平上位居全国前列。以北京市城镇居民为例,1978年北京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65.4元,人均消费性支出为359.9元,而2013年北京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0321元,人均消费性支出为26275元,收入增长近百倍,支出增长73倍。但消费规模的扩大并不代表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步提高,其背后原因在于消费结构的不合理。日本作为西方发达国家代表,其居民消费结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实现了优化升级,比较分析日本居民消费结构的阶段特征和演变趋势,对于提高北京市居民实际消费水平具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北京市与日本居民消费的现状与比较
1、消费水平比较
根据世界银行、国际统计年鉴、北京市统计年鉴对19802012年日本和北京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公布的统计数据,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收入水平,还是消费水平,北京市都与日本的整体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日本人均GDP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突破10000美元,而北京市人均GDP直到2010年才突破此水平;而从人均GDP转化为人均家庭总收入水平来看,日本也一直高于北京市的水平,收入是消费的决定性影响因素,经济增长不能较好地转化为居民的收入水平必然造成人均消费水平的降低;从人均消费性支出来看,北京市2012年的人均消费性支出与日本1980年的水平大体相当,而此阶段北京市的人均GDP却远远超过日本的人均GDP;从消费倾向来看,无论是北京市还是日本消费倾向都呈现下降趋势,而北京市下降趋势更为明显,日本则一直维持在0.6以上的水平。日本消费倾向下降在于其宏观经济形势较为惨淡,日本近几年已连续出现通货紧缩现象;而北京市消费倾向下降则更多的是因为消费结构、物价体系不合理以及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等因素。
2、消费结构比较
基本消费包括吃、穿、用、烧等,比较发现同时期北京市城镇居民对于食品的消费比重(即恩格尔系数)要远远高于日本居民,即使拿经济发展水平相同的时期作比较(1980年的日本与2010年的北京),北京市城镇居民对于食品的消费比重(32.1%)依然要远高于日本居民(27.8%)。在衣着消费方面,日本居民的消费比重要明显低于北京市城镇居民,1980年日本居民的服装和鞋的消费比重为7.5%,而同等经济发展水平下,2010年北京市城镇居民的衣着消费比重为10.4%。北京市城镇居民在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方面的消费比重也显著高于日本居民的消费比重,1980年日本居民在该方面的消费比重为4.2%,而2010年北京市城镇居民的消费比重分别达6.9%。食品、衣着和家用设备反映的是居民消费吃穿用,即以实物消费为主的较低层次的生存资料消费,1980年日本居民吃、穿、用三项相加比重为39.5%,而2010年北京市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吃、穿、用三项相加比重分别为49.4%和44.2%,同时2010年日本居民吃、穿、用三项相加比重为20.9%,可见北京市居民的在生存资料消费的比重还是明显过高。
发展和享受型消费包括医疗保健、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娱乐以及其他商品和服务。在医疗保健方面,北京市居民的医疗保健消费比重高于日本居民,2010年北京市城镇居民消费比重为6.7%,而1980年日本居民的医疗保健消费2.4%。究其原因,日本有着较为完善的医疗保险制度,居民的医疗保健支出大部分由政府承担,居民在医疗保健方面的消费很低;而北京市的医疗保险制度近几年才刚刚开始发展和完善,尤其是农村的医疗保险制度近几年才刚刚起步,所以才出现居民医疗保健支出较高的现象。在交通和通信方面,北京市居民的消费水平与日本居民的消费水平相差不大,甚至2010年北京市城镇居民交通和通信的消费比重(17.2%)还高于2010年日本居民交通和通信的消费比重(14.1%)。在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方面,北京市居民的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比重与日本居民在该方面的消费相差并不大,甚至北京市城镇居民的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比重在近年来一直高于日本。但是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主要包括教育消费和文化娱乐消费,这两项都属于发展性消费。日本政府对于教育的投入力度相当大,日本居民在教育方面的消费比重很小,以2010年为例,日本居民在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方面消费比重为12.6%,但日本居民在教育方面的消费只有2.16%;而以2012年为例,北京市城镇居民在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方面消费比重为15.4%,而教育消费就达到5.06%。其他商品服务主要包括旅馆、饭店、烟酒等商品消费和度假旅游、俱乐部等服务性消费,这些消费具有明显的享受型消费的特征。在这一方面,北京市居民与日本居民有着相当明显的差距。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收入水平上,北京市城镇居民已步入中高收入国家水平;在消费水平上,北京市城镇居民的消费倾向仍有待提高;在消费结构上,北京市城镇居民的初级消费已接近饱和,而居民需求旺盛的中高端消费则面临市场有效供给不足的发展瓶颈。
二、北京市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趋势预测
1、居民生存型消费的比重将进一步降低
吃、穿、用消费是居民基本生存性消费,从数据对比可以看出北京市居民在吃、穿、用方面的消费与日本居民存在较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不仅反映在当前的差距,即使是同等经济发展水平和同等收入条件下对比,北京市居民的吃、穿、用消费比重也明显过高。降低居民在吃、穿、用方面的消费比重,有助于居民将更多的收入投入到其他更能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的发展和享受性消费上,从而实现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最终目的。
2、品质型商品有望引领新一轮消费增长
当前,北京市多数居民家庭已基本实现了生活必需品和初级发展型商品的普及,以移动电话(226台/百户)、计算机(112台/百户)、私家车(42辆/百户)、中高档乐器(13台/百户)为代表的中高档耐用品进入了普通百姓人家。未来,随着居民需求的进一步升级,健康、科技、绿色将成为消费新取向,有机食品、智能家电(洗碗机1台/百户、消毒碗柜8台/百户)和保健产品(健身器材8件/百户)等具有升级特征的品质商品将具有巨大增长空间。
3、文化娱乐和旅游休闲消费比重将快速提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日益提高,文化娱乐和旅游休闲成为全市消费市场的两大亮点。看演出、进影院、逛书店、观展览已成为很多市民假日生活的首选,2012年北京市113家营业性演出场所的演出场次、观众人次和演出收入创下历史新高,2013年首届惠民文化季消费就达到2654.3万人次,总金额达52.3亿元。旅游作为当前全市居民家庭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种“体验式”消费也是一派繁荣景象,黄金周长假挤爆各大旅游景区即是最好的例证,此外旅游还极大地拉动交通、住宿餐饮、文化娱乐等消费需求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