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研究的虽然是他们所处时代的经济危机发生的周期性,但是他们的理论对于此次金融危机仍然具有一般的适用性。掌握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造的分析工具,结合其他有关研究成果和当代时间不断的创造性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的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观察和处理在国际金融危机中遇到的问题。
通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危机周期理论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分析,可以很清晰的看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于国际金融危机的解释力和同应力。面对马克思主义的这种解释力和回应力以及“马克思主义热”很容易产生以僵化的思维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有学者就高唱马克思主义的赞歌,甚至鼓吹马克思主义面对金融危机是万能的良药,这种态度是要不得的。就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解释不了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解释的是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过剩,但是此次金融危机是表现为虚假的有效需求旺盛,是信用扩张的结果。但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对治理危机是人有用武之地的。暂且不论观点正确与否,这种面对“马克思主义热”的“冷”思考是值得肯定的.
二、在横向比较中,科学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在中国经济经过一段高速增长之后出现周期性旧落并进入调整的阶段,这就使得中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蔓延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的不断加大,使“保增长”成为当时中国经济的当务之急。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各国普遍受到较大冲击,但是中国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而且是最早开始恢复的国家,中国在危机中的表现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中国之所以受到冲击较小,经验很多,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点:一是利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积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了经济发展方式。二是长期以来,中国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动摇,在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本发展本国经济、积极融入世界的同时保持了经济的相对独立性。但是从根本来看,中国化“危”为“机”的根本途径是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精髓的同时反对教条式的理解马克思主义,不断的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完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在各个国家的传播、发展和运用,须与这个国家的特征和面对的问题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还要与所处时代的时代性问题相结合。舍此,马克思主义就难以成为牵引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新发展的结晶,就是建国以来在长期经济社会发展中形成的、符合中国实际的、具有鲜明制度特色的社会发展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核心和基础是坚持公有制为主题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发展市场经济,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的初步结合,走出一条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在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上,强调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政府的主导作用和有效利用市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功的关键所在。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功在一定意义上意味着中国走出了一条不同于新自由主义宣扬的自由市场经济的经济社会发展道路。
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巨大成就,西方政界和学界都不吝赞美之词,对“中国模式”大加赞扬,国内不少人也是自我陶醉其中。但是应当清醒的认识到,虽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然处于发展和完善中。在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受到的外部政治压力骤减,意识形态的挑战也不如以前突出。但是经济压力上升,人民币汇率改革、贸易保护和气候问题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压制中国的重要手段。在国内,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政府职能转变,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所有制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社会保障、社会矛盾排解、环境保护、统筹兼顾发展等经济社会问题日益突出。这些凸显的问题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未来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巨大的压力。这些问题能否妥善解决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未来走向,必须对此有这科学的高度重视并不断加以解决。
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面对着凸显的问题,首先,要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到以人为本,为了实现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努力。但是从目前来看,贯彻以人为本,还要付出巨大努力,探索具体的实现途径。在追求经济发展、改变落后的生产力状况的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的发展,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只有发展才能增加社会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才能为满足人民需要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在保持经济总量增长的同时,要以人为本,不断改善民生,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缩小贫富差距;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走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发展道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其次,要继续坚持和完善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同时逐步找寻不同所有制之间合适的发展关系。中国应对危机的能力用事实证明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优越性,国有企业改革经过改革,其优越性也明显显现出来,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非公有制经济经过多年的发展,也在国民经济发展,创造就业岗位方面扮演者重要的角色,虽然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但是这种冲击为我国调整经济结构提供了机遇。探索各种所有制经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合适的发展关系,要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符合国际先进标准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从制度上不断完善国有经济的管理体制,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企业治理结构。积极引导、支持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让创造社会财富的力量充分涌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