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金融经济学的“未解之谜”
在经典金融学理论发展的同时,有关金融市场的经验研究发现.实际中存在许多现代经典金融学理论不能解释的所谓“未解之谜”。比如。经典金融经济学一般假设理性交易者具有同质性共同知识的先验信念.在使市场有效的理性预期均衡状态.交易者都持有市场证券组合。其持有的份额取决于各自风险承受能力的相对水平。它意味着证券交易产生的原因只是缘于交易者不同的风险承受能力。这就是同质性先验信念假定带来的缺陷.因为现实观测告诉我们,人们对证券未来收益的不同预期应该是产生证券交易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同质性共同知识先验信念下,后验信念的差异完全归结于私人信息的不同,当交易的惟一动机是信息优势时,Tirole(1982),Milgromand&Stockev(1982)论证了理性预期均衡状态下不会有交易发生。理性预期的交易者会认为对方愿意交易的原因是他拥有比自己有优势的信息,自己处于不利地位,因而不会与之发生交易。然而研究发现:在现实股票市场中,交易量往往非常之大,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呈现出“非理性”的过度交易倾向(Odean,1999)。其他有关投资者个体交易行为的“未解之谜”还包括投资股票的”倾向效应”(Sheifrin&Statman,1985),即投资者倾向于推迟出售处于亏损状态的股票。同时过早卖掉处于盈利状态的股票:以及投资的“极端”行为,即投资者倾向于购买过去表现最好或是最差的股票等。
Barbeifs&Thaler(2001)认为。有关传统金融经济学无法解释的偏差现象(“谜”)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市场累积收益(aggregatemarketretam)方面的偏差现象,例如股权溢价之谜(equitypremiumpuzzle)、过度波动之谜(volatilitypuzzle)和市场累积收益的可预测性(predictabilitypuzzle)等;另一类是其他金融市场异常.此类异常现象包括规模效应(sizeefect)、长期反转现象(1ong—termerversals)、某些量和价格比率的预测能力(predictivepowerofscaled—priceratios)和动量效应(momentum)等。
总体而言,金融经济学理论本身已经非常完善,但由于金融经济学的理论假定和研究方法过于理想化,即使应用它来分析美国的金融市场和投资者行为也不是非常有效,诸多的理论悖论、市场之谜和对市场有效性假定的质疑都清楚地反映了这一点。因此。基于金融经济学来研究处于转轨的中国金融市场和不成熟的投资者行为。其缺陷将更加明显。
二、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及其不足
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思想源于古典价格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威廉·配第和马歇尔等人,但其正式诞生以1968年德姆塞茨发表论文《交易成本》为标志。德姆塞茨在该文中研究了证券市场上交易价格的形成与变化.从交易供给方的卖出报价和需求方的买人报价之间的差价形成过程出发,第一次提出了买卖差价模型。他认为买卖价差的产生是由于买卖双方供求之间存在不平衡,买卖报价差其实是在有组织的市场中为交易的即时性(immediacy)支付的加成。后来的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以存货模型为主线来研究交易系统的设计特征以及做市商(marketmaker)在市场中的作用机制。在存货模型中。作为市场中介的做市商由于面临大量交易者发出的随机买人或卖出指令。必须保持一定的股票和现金头寸以平衡买入指令和卖出指令之间的不平衡,但这种头寸持有会带来了一定的存货成本。为了弥补这些成本,做市商设定了买卖报价差。此后Stoll等人将存货成本进一步扩展为指令处理成本、信息不对称成本等。后来,Glosten&Milgrom(1985)的一篇关于信息模型的文章,使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跃进到第二阶段——信息模型时代。信息模型与存货模型的最大差别在于认为市场价差所弥补的是由于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成本,而非交易成本。其优点是可以通过考察市场价格动态调整的过程来分析知情交易者(infomredtrader)和非知情交易者(uninformedtrader)之间的交易策略。
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对相关金融市场主体(包括投资者)的分析开始微观化.并在模型推导以及分析方法上比金融经济学前进了一大步,但利用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来分析中国投资者的行为.其有效性尚显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