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土地流转进程中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变革(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4

  村民生产生活方式变辽。土地流转后,A社区的产业结构以及居民的生存方式、生产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今的A社区成了以发展小盆、鲜花和旅游产业为主导的观光农业特色景区。同时政府引导民间组织、企业的进入,主导打造“农家乐”,构建农村保障体系、农民就业体系等,实现土地流转后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城乡统筹模式。农民生活生产方式的变迁,主要体现在农民职业身份的变化以及农民收入的变化。(1)农民身份职业多元化。在我们随机抽查的40份问卷中,在所选样本中,失地暂无业、农业劳动者、企业产业工人、个体工商户、家务劳动者、一般服务业员工、自由{业者、专业技术人员、村务管理者分别占7.5%、l0.0%、l7.5%、22.5%、7.5%、12.5%、2.5%、2.5%。说明在土地流转后,居民的生存方式发生了变化,一半以上的居民不从事农业劳动,从事经商或是产业工人。(2)农民收入多元化。在选样本的平均总收入是3876l元/年,其中土地流转租金、房屋出租租金、在外务工、集体资产收益、各种农业生产、社会保障金、其它收入的年平均收入分别是5850、4267、l5985、450、2000、5205、1066、3327元,分别占年收入的I5.1%、11.01%、41.2%、1.2%、5.2%、13.4%、2.8%、8.6%。这说明在土地流转,居民不仅仅收入结构多样化,而且土地流转使居民从单纯的农业生产解放出来,实现生产方式多样化。(3)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带动了农民的多元需求。所选样本中,在对“有没有必要建立一个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综合服务中心”的问题中,有42.5%认为很有必要:有l2.5%认为长远看有必要:调查中“如果有下列服务设施,将会对您的家庭帮助大吗?”,有90%以上的居民认为室外活动场所、社保服务站、医疗卫生室和警务室“帮助很大”或“有点帮助”。说明社区社区居民的需求逐步变化。

  三、回应与变革:乡村基层社会重构

  在A社区的管理体制改革中,逐步形成了以社会党委为领导核心,社区居委会自治组织、新型集体经济组织自主经营,社区工作站为公共服务平台、社区组织的参与服务为必要补充的社区管理格局。

  (一)基层社会自治组织:从单一到多元
  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由于土地流转带来的多米诺骨效应,A社区的基层社会组织也随着传统村落的变迁而发生重大的变化。就目前来讲,A社区已经基本形成了社区党组织、社区自治组织、集体经济组织三驾马车齐驱,服务分中心为窗口和民间组织为补充,居民参与的多元格局。

  社区始终以党组织为领导核心,实现社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A从村委会转变为居委会的转变中,主要工作职责由以前的全能向专业的社会功能转变。社会事务服务分中心主要承担政府延伸到社区的工作职能,其经费来源由政府支付,和居民的与社区居委会是合作伙伴关系,体现了社区居委会和政府之间的协作关系。社区工作站足街道办事处在社区的履行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工作平台和窗口,承担政府延伸到社区的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事务。社区成立一年多来,充分发挥了社区的自组织优势,挖掘社区潜力,积极组织居民自治活动。目前,A社区的民间组织比村改居之前有明显的增多。这些社会组织在居民自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激发居民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热情。

  (二)社区治理机制:逐步从控制机制走向协作机制
  在A村的不断变革中,社区一些事物的处理中逐步出现民主协商机制。在这次调研中,我们发现:在对“转让土地过程中谁起决定作用”的问题中,62.5%的人选择“农户自己的意愿”,10%的人选择“村集体大家讨论的结果”仪有l0%和5%的人选择“村委会决定”和“政府决定”。可见,在土地流转前,农民对自己的土地如何处理有了一定的预期,而在处理土地的问题上,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农民自己手中,土地怎么处理是政府、村委会和农民自己协商的结果。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