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析“社会主义资本"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的分歧与不同的实践效果(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4

    三、“社会主义资本”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分歧

    虽然“社会主义资本”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都以“资本”为核心词,但两者却有着重大的分歧。国内很多经济学家都主张用“人力资本”理论来定位和发展我国的教育并以此推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与此同时,也有很多学者对“人力资本”及其相关理论提出批评,反对将“人力”归人“资本”。有不少学者旗帜鲜明地提出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廓清在这一问题上种种似是而非的错误做法。

    我们的看法是:“社会主义资本”理论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背景下概括出来的科学理论,并试图以此理解和解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全部过程。从这一理论的提出到整个理论体系的演绎,都不能离开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这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以此为基点,“社会主义资本”理论走出了一条与“人力资本”理论根本不同的路径。它们的分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一)在劳动价值论上的根本分歧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运用唯物辩证法对古典政治经济学进行批判和继承而形成的科学理论。一百多年来它经受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各种理论责难,然而无数的实践证明这一经济学大厦的基础理论是正确的。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能否坚持马克思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关系到改革开放的方向、力度和深度。“社会主义资本”和“人力资本”在这方面的主张是截然对立的。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社会主义资本”的重要理论前提之一。“社会主义资本”理论的分析离不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的“商品二因素”、“劳动二重性”等重要的理论支点。“社会资本”理论坚持“价值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在商品中的凝结,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实体”的观点;坚持劳动在价值形成过程中的唯一源泉的地位;坚持只有劳动而且只有活劳动才创造商品价值的观点;坚持“商品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量成正比,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的原理。坚持劳动价值论的最终意义在于解释社会财富的真正来源,维护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权利。

    与之不同,“人力资本”理论是以“效用价值论”为基础的。效用是人对商品满足欲望程度的感觉和评价,这是一种主观唯心的价值论。“效用价值论”否认只有劳动才是唯一的价值源泉,而把效用看做价值的源泉,并且认为效用是形成价值的一个必要条件。“人力资本”是人具有的各种有用的技术和知识的凝结,其本身已经是价值。它与社会及个人对人力进行的投资有关,并不需要科学地解释价值的形成过程和价值的最终源泉。而正是在这个基础性的解释上,显示出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其他经济学派别的区别。

    (二)在剩余价值论上的根本分歧

    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一生中两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在是否承认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这个关键问题上,“社会主义资本”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也表现出截然的对立。

    “社会主义资本”理论强调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坚持了马克思在这个理论体系中的一系列的概念和方法,特别应该强调的是,“社会主义资本”理论坚持了马克思科学的工资理论,承认工资是劳动力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其价值构成包括三部分: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这对于维护广大劳动者的权益,特别是帮助人数众多的农民工尽快打破各种带有封建残余性质的人身依附,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继续使用经典作家关于“劳动力商品”以及“工资”等科学概念,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形成过程,有助于清晰地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整体框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人力资本”理论否定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在这个理论体系中,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金融资本一样,凭借所有权获得各自的收人。这不仅掩盖了财富创造的真实过程,更重要的是掩盖了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客观对立,模糊了各种人群在社会生产和分配过程中的不同诉求。“人力资本”理论从根本上反对马克思的“工资”理论。虽然“人力资本”理论也承认工资的存在,但所指的“工资”仅仅是由于人的教育和培训增加而形成的一种肤浅的所得,这与马克思的工资理论相去甚远。

    (三)在价值度量上的分歧

    “社会主义资本”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在价值度量上走的是完全不同的路子。

    “社会主义资本”理论的价值度量与马克思关于价值和剩余价值的理论是相一致的。在这里,无差别的抽象人类劳动始终为其价值度量的核心内容,虽然一定量的货币计算作为外在尺度须臾不能离开,但经过科学抽象概括出来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始终是其价值度量的内在尺度。

    “人力资本”理论的价值度量是以效用为基础和依据的,并通过一般供求理论的均衡定价法来解决现实问题。它不承认高度抽象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概念的存在,直接以直观感觉到的人本身所具有的知识、技术等才能为度量对象,并且始终以对“人力”投人的量可以为其使用者带来收益的大小为度量指标。它迷恋于工资、奖金、福利、公司股权定价等具体形式,并直接把对人的激励和人力上的产权交易作为度量目的。在“人力资本”的理论体系中,市场是没有客观的价值规律可循的,一切都决定于供求双方共同博弈的结果。十分明显,这样的价值度量只能把人们引向庸俗、浅薄和非正义的道路上去,远离无产阶级和解放全人类的伟大事业。

    (四)理论渊源上的分歧

    “社会主义资本”理论直接来源于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的深刻论述。它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资本”的批判内容,同时用唯物辩证法肯定了“资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积极作用。它与马克思倡导的思维方法和资本范式一脉相承。从理论上说,肯定“社会主义资本”是我们党主张发展生产力的必然结论。

    国内一些研究者声称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找到了“人力资本”的理论渊源。这是笔者所不敢苟同的。我们不否认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的一些提法或许对“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有一定作用,但将马克思、恩格斯说成是“人力资本”思想的大师,甚至用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的话来当做“人力资本”定义,这在原则上是说不过去的。马克思关于劳动力价值和工资理论的分析,已经非常清楚地和一切庸俗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划清了界限。马克思绝不会重复古典经济学都不会认同的“人力资本”这一类的理论。亚当·斯密以后的古典经济学家特别是大卫·李嘉图已经非常明确地指出了资本和劳动的对立。只是沿着庸俗经济学的道路发展下去的一些人,才把“人力”(劳动力)和“资本”不恰当地并列在一起,而这样的做法马克思早就做了深刻的批判。马克思曾说过,“三位一体”公式把资本、土地和劳动并列起来,就像把“公证人的手续费、甜菜和音乐”摆在一起那样不合逻辑。因此,那种认为“人力资本”源于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观点是极其荒唐的。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