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调查体会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在长株潭通信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通信企业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各企业对人才需求及规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希望通过人才的引进来取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加大市场的占有率。因此,作为培养通信类人才的高职院校,应该高度重视这一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才能达到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1)职业教育要有明确的服务区域定位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他们一般由省市或行业主办,主要面向区域经济和行业需要,服务区域比较明确。因此,对高职院校而言,特别是通信类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向及专业方向上,更要充分考虑行业和区域经济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及时了解区域经济和行业的发展趋向,适时地根据行业技术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来设置专业,调整专业方向,合理调整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更好地服务于行业和区域经济,同时也可以在不断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自身得到更快的发展与提高。
2)通信人才培养目标应适应企业对各类专门人才类型的需求
通信企业的发展和建设需要各种类型的人才,因此通信人才要有合理的结构。我们到企业及生产第一线调研时,许多企业反映,目前的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方面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需要在改革中加强和完善。通过调研我们认为,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育观念和教学内容陈旧,教育模式落后,教育方法呆板,理论脱离实际,缺乏社会实践。由此而造成的后果是,通信专业的毕业生在数量上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而企业急需的能胜任工作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仍然是目前非常紧缺的专门人才。
通信类职业教育必须为日新月异、技术更新迅速的通信服务,也就必须根据通信需求和自身的性质、特点确定自己的培养目标。按照目前通信企业中按职责、岗位的分工来作为通信专业的设置依据,主要设置从事工程、设备、网优、营销、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开发与设计工作的专业。因此,通信类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学生,应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专业技能;在新产品、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发、设计方面有较大的潜力与后劲,具有较强的综合业务素养和较高的职业素质。
3)3G移动通信牌照发放后,3G移动通信网络全面铺开,工程建设人员、网络优化人员、移动商务、移动嵌入式增值业务和移动增值服务软件开发人员的需求量会逐步提高。业内专家估算,3G正式启动之后,每年直接增加的就业机会在100万人以上。3G网络建设,GSM和3G.网络优化人才,基于3G平台的应用开发,将是目前的急需人才。因此建议通信类职院,增设网络优化和移动商务专业。同时调整现有的软件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通信类职院软件专业主要培养嵌入式软件开发人才。
4)改变目前教学模式,采用工学结合教育模式,这将给学生带来了以下几方面的利益:
①使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从而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
②使学生看到所学理论与实际工作之问的联系,提高他们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③使学生跳出自己的小天地,通过与企业职员的接触,培养、锻炼和提高了自身为人处世、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
④为学生提供了通过参加实际工作来考察自己能力的机会,也为他们提供了提高自己环境适应能力的机会。学生们亲临现场接受职业指导、经受职业训练,了解到与自己今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开阔了知识面,扩大了眼界。
⑤为许多由于经济原因不能进入大专院校学习的贫困学生提供了经济来源和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⑥使学生经受实际工作的锻炼,大大提高了他们的责任心和自我判断能力,变得更加成熟。
⑦有助于学生就业的选择,使他们有优先被录取的机会,其就业率高于未参加合作教育的学生。
8教学体系改革与课程建设的思考
经过深入的调查与研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需要继续深化教学体系改革,积极开展富有特色的课程建设,形成一个基本符合当今职业发展需要的教学体系。
1)理论教学体系改革
①公共基础课程:在“必需、够用、管用”的原则下,适当减少课程门数和学时数。
②专业理论基础课程:对专业理论基础课程进行整合,打破专业界限,对课程进行重组,合理配置。
③关键技术类课程:设置专业关键技术类课程,突出课程的应用性、技术性,体现职业技术教育特点。
④专业选修课程:增大专业选修课比例,使学生能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选择专业方向,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⑤人文素质课程:适当开设人文素质课程,增设部分人文社科类选修课程,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2)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加强实践教学,突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培养,是职业教育的显著特点。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建立实践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来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认真做好学生平时实践和模拟实习管理,建立平时实验、实践、实训的量化考核标准。对有条件的专业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最终,由公共基础、专业理论基础、关键技术、专业选修、人文社科类课程群形成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体系。
3)课程建设
要使培养的应用型人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就要加强与社会、企业的联系,经常组织教师深入企业生产第一线,调查用人部门对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由此进一步修订教学计划、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组建有企业人士参与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聘请企业领导或工程技术人员参与教学改革、课程开发,指导教学设计,来增加职业技术教育的针对性。积极与企业联系,建立稳定的实训基地,加强与企业产、学、研合作的紧密程度,了解企业的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