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时代的人才管理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5


  论文摘要:复旦大学陈玉兰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了“2001年当代中国精神——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座谈会”,作了《新经济时代企业人才管理》的报告(并被评为“中国精神先进个人”),特予发表,以飨读者。

  论文关键词:人才管理 中国 人力资源管理 招聘工作 监督机制 企业管理

  当不断发展的高新技术,将人类送进21世纪的时候,迎面而来的是新经济时代,即“知识经济时代”。原来支持传统工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以资金为核心的有形资本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里,将被知识资源这一无形资本所取代。知识资源的核心是科技创新和集体创造力。它来自于人的发明创造传授推广和实际应用。“世间万物人是最宝贵的”,掌握高新技术的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动力。谁拥有了人才,谁就将最终拥有财富。说“21世纪是人才争夺战”,并非危言耸听。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中如此重要,它的管理问题也就突出出来了。

  一、招聘人才不能唯文凭唯职称

  改革开放后,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把知识、人才推上经济建设的舞台,企业不再视知识,人才当路边草。却往往有时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就是在招聘时唯学历、唯职称,时下许多企业招聘人才不是根据本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而是言必称“本科以上”以显示企业的技术含金量,给人以“借光”之嫌。有的企业对应聘人员提出许多苛刻的附加条件,力求“全才”,这些招聘方式实际上是一种旧观念的反映。
  面对知识丰富,热情涌动的人才群体,企业招聘的是人,不是应聘者的学历证明。职称证书。学历、职称是一个人的过去经历,不能说明他的现在,更不能代表他的将来。招聘应当把眼光放在鉴别应聘人员的实际知识水平上。演艺界有一句行话,叫做“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意思是成功的原因在于事前的刻苦训练和认真的准备。
  企业的招聘工作也是如此,要在事前做好准备,这主要是对本企业各层次、各岗位,各工种的人员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劳动技能、创造能力、心理素质、行为规范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和统计,制定出相应的标准和考核测试方法,考核测试应聘人员,并辅以一定的学历、职称要求,从中遴选出适合本企业需要的人才,使他进入企业后,就有施其才华的“用武之地”,真正为本企业所用,为本企业服务。

  二、人才管理关键是留住人才

  目前.有些企业特别是国营企业由于企业不景气,人才流失严重,因此留住人才,是企业人才管理必须解决的问题。
  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精神方面,如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人际关系、发展空间等,物质方面如酬金、奖励、福利待遇等。人才也是人,他有着具体的精神追求和物质向往,有他自身的价值观。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应更加重视对人才的精神激励。这种激励并不单纯是传统企业中的那种表扬、表彰、授予荣誉称号,而是给予充分地理解和信任。尤其是对新招聘的人才,要如实地向他们介绍本企业发展方向、目标、拥有的优势,取得的成绩,面临的困难、采取的措施、以及产品的生产流程,岗位之间的职责分工等,总之要尽可能地让他们了解企业的面貌,使其摆脱“雇佣”的思想束缚,增加其对企业的亲和力、可信感,建立与企业同甘共苦的理念。过去有一句口号叫“爱厂如家”,意思要求员工爱企业。今天我认为可改作“到厂如家”,就是说来企业工作就象到了自己家里一样,感到温馨、和谐、可靠。像家一样的企业谁不爱呢?谁愿出走呢?他的自觉性、创造力、潜在能力就能很容易地激发出来,为企业作贡献。就象时下有了新房搞装璜一样,许多人并不懂装璜,然而,就因为是自己的家,他会千方百计地学习相关认识,或请人帮忙,或自己动手,又是设计又是购材料,经过一番努力,最后确实会拿出一个自己、家人都满意,别人也赏心悦目的作品来。把家的理念引入企业,在企业中建立起家的氛围,把人才留在“家”里.这个“家”就有了兴旺发达的希望。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