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论文选题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7-10-25

  (一)区域要素共生互动的理论分析经济发展都是在一定的区域内进行的,区域是有等级不同的行政单元组成的系统。以行政单元为界,区域发展过程中表现为区域内部性和区域外部性。区域内部性是由区域单元内部的各种经济要素在聚合整合效应下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区域内部的诸要素通过优势互补或消解矛盾,通过相互作用而产生协同效应,从而表现出强大的区域经济竞争力。区域的外部性是区域之间在发生相互作用的时候表现出来的状态。区域外部性表现为两个方向: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是一个区域在经济发展中对其他区域产生的促进作用,负外部性是一个区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其他区域形成的阻碍作用。区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矛盾,为了赢得较高的区域经济增长力,就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强化区域内部性。在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过程中,不免会出现区域间的不合作问题。在由于区域间竞争而削弱了合作的时候,区域间的整合协同效应就会被削弱。所以区域内部性与外部性之间是相互影响的,正外部性能够很好地促进区域内部性,在区域经济实力提升之后,也能够促进区域间的经济合作水平。在区域经济相互影响中,外部性与内部性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外部性转化为内部性和内部性转化为外部性的过程中,外部性和内部性所发挥的主导作用的程度是有差别的。区域外部性内部化是区域的外部性对内部性的影响居于主导作用,而使区域内部性发生变化的过程,即优于区域内部性的外部性因素总是由区域外向区域内渗透和推进,在一定层次和一定程度上改造那些相对落后的区域内部性,使得区域内部性的总体水平得到逐步提高,在这种变化过程中,区域内部的整体实力得到提升,区域内部要素的素质得到提升,区域内部要素之间的关系也会发生变化。区域内部性外部化是区域的内部性对外部性的影响居于主导作用而使区域外部性发生变化的过程,即某些优于区域外部性的内部性因素总是由区域内向区域外扩散和辐射,使得区域外部性的总体水平不断得以提高,由此推动了外部区域的经济发展。如图3所示,图中存在三个区域:区域A、区域B和区域C。区域的内外是相对的,对于区域A而言,“区域B+区域C”是区域A的区域外,而对于区域B而言,“区域A+区域C”是区域B的区域外,区域C的区域外是“区域A+区域B”。如果以区域A为着眼点,这时“区域B+区域C”与区域A之间会产生相互影响,外部性内部化会使得处于大背景下的“区域B+区域C”将小区域A同化,这是“大环境影响小环境的”情况,如果“区域B+区域C”相对落后,外部性内部化会使得区域A被同化后变得落后,如果“区域B+区域C”是相对发达的区域,外部性内部化会使得被同化后的区域A变得更好。仍然以区域A为着眼点,内部性外部化就是区域A对“区域B+区域C”施加影响的过程,这是“小环境影响大环境”的情况,这种情况会经常发生在经济落后的区域,这时候区域A相对于“区域B+区域C”发展状况更好,内部性外部化之后,会使得更大的范围发展状况变好,区域A对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提领作用,作为“小环境”的区域A就会成为“大环境”“区域B+区域C”的经济增长核。如果区域A是相对较差的区域,内部性外部化就会使得“区域B+区域C”变得更差。外部性和内部性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总是实力较强的一方影响实力较弱的一方,在相互影响过程中,实力较弱的一方被实力较强的一方所同化。在外部性相对于整个区域而言是健康向上的正能量的时候,区域的整体实力就会得以提升。所以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首先应该培养能够提升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给整个区域施加正外部性的增长核,以此拉动整个区域的发展。大城市或者港口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核,在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都扮演着施加正外部性的重要作用。从区域经济学理论层面看,大城市、港口等都成为区域经济理论关注的焦点。区域内与区域间各要素间的相互影响一般不能自发进行,而是需要在政府的引导下有秩序地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够理顺区域内与区域外以及区域间的相互关系,区域之间相互合作的愿望更大,区域内的每个子区域都会在这样的合作中受益,彼此都会为对方和自己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

  (二)区域合作经济效益的来源区域经济合作就是在合作过程中双方都能够从对方那里找到自己的发展条件,每一方依托对方为自己提供的条件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环境,从而将对方施加给自己的外部性转化为自己的内部性,并且将自己的内部性施加到对方区域,并融合到受影响区域的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去。在区域内部性、区域外部性相互转化的过程中,区域之间逐渐走向融合。每个区域都会收到在单区域独立发展或者单要素单独发展过程中不能得到的收益。聚集经济最重要的效果就是促进成本节约。生产要素聚集可以通过借力发展实现成本节约从而发挥聚集经济效应,聚集效应越强,区域就越能表现出较强的经济竞争力。一是资源得到共享。聚集在一起的经济主体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各经济主体在单独发展的时候需要单独建设的很多设施诸如公路、影院、商店、学校、医院等,都可以专业化运行,这些资源就会由单个经济主体发展情况下的私有资源转变为公共资源,借助公共力量可以构建诸如此类的公共基础设施。经济主体的运营成本当然就会降低。资源共享使得每个经济主体的边际成本都相应降低,从而提高各自的边际收益。二是实现合作双赢。区域内更多的资源聚集在一起,相互之间沟通的成本降低,合作的可能性增加。在合作过程中,合作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合作伙伴成为产业链条中前向一体化或者后向一体化的环节,聚集效应会让产业链条上的各个环节变得更加专业化,产业链条也会因此延伸得更长,从而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生产要素的价值循环速度更高,经济体得到谋求收益的可能性增加。三是交易费用降低。生产要素、经济主体聚集在一起,由于彼此之间相互支撑,往来频繁,所以彼此的合作愿望增强,而且在合作过程中诚信水平提高,彼此之间的信任度提高。聚集经济能够实现交易费用内部化,让谋求合作的双方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交易费用,提高预期经济收益水平。四是降低运输成本。聚集经济相对于分散发展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输成本。分散发展状况下的远距离运输可以转变为门对门运输,聚集在一起的经济主体很多都成为上下游企业关系,可以近距离地实现价值替换和物质循环。交通成本节约,不但能够节约费用而且能够节约时间,使得经济主体盈利的可能性增加。五是劳动力资源充分。聚集经济由于能够创造更多的盈利机会和就业机会,于是可以充分吸纳劳动力资源。这也会使资方改善劳动条件的愿望增强,以便在激烈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上能够把握住更多更优秀的劳动力资源。在聚集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劳动力市场处于卖方优势,就会更加强化资方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者的待遇,聚集经济使得劳资双方都能够受益。

  二、环渤海临港地区港口与腹地的互动机制分析

  (一)港口与腹地间经济的四个阶段港口对腹地的经济影响也是不断发展的,不同级别的港口,对腹地的影响力是有差别的。同一港口在发展的不同时期对腹地的影响力也是有差别的。图4表示了某个港口在成长的不同时期对腹地之间的关系。图中的曲线展示了港口经历了发生、成长、成熟、融合等四个发展时期。在发生时期,港口的实力很小,港口成长需要依托对港口的支撑,这时候港口需要将来自腹地经济的外部性同化为自身的内部性使自己的成长力逐渐增强,港口需要不断创新和从腹地汲取营养才能够不断壮大。图中用长短不同的箭头表现港口(腹地)的经济影响力,在发生阶段,来自腹地的影响力远远高于港口对腹地的影响力,港口不断成长壮大。在成长期,港口的规模有大幅提升,对腹地的经济影响力也变大,影响区域也在变大,但是腹地对港口的影响力还是相对较大,港口要通过将来自腹地的外部力不断同化为自身的成长力,使自身规模不断增长。在成熟期,港口的规模已经很大,对腹地的影响力也非常大,这时候港口对腹地的经济影响力已经超过腹地对港口的影响,港口的影响力已经能够涵盖腹地的大部分面积,腹地在港口的影响下,经济结构和城市体系开始发生变化,腹地经济实力开始得到整体提升。融合阶段是港口与腹地关系的高级发展阶段,这时候腹地已经被来自港口的外部经济影响力所同化。港口与腹地进入一体化发展时期。正是因为港口对腹地发展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因此港口才有发展的必要。港口在创达成熟以后,将腹地与国际市场连接起来,港口功能越全、规模越大,就越能够辐射到更广泛的国际市场。所以从区域经济关系方面看,港口虽然只是一个点,实际上港口所连接的外围空间远比受其影响的腹地面积要大得多。熟悉港口发展的阶段理论,就能够合理把握港口所处的阶段,为其设计合理的腹地以及构架港口与腹地的恰当关系找到充分的理论依据。

  (二)港口对腹地的影响环渤海地区依托广阔的腹地和港口,将内地与国际紧密联系起来,港口是拉动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充分利用港口这个优势,就能够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通过发展外向型经济促进腹地经济的发展。所以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不仅是渤海附近的经济发展问题,还应该是依托环渤海地区,拉动辽宁、山东、河北、北京、天津、山西等四省两市发展的问题,环渤海是华北经济的增长点。环渤海地区包括了京津两个特大城市,同时还包括了沈阳、大连、济南、青岛等副省级城市,依托渤海湾形成了密集的城市群。渤海湾由沿海地区向内地形成环形辐射影响,环渤海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状况得到推进,由沿海地区到内地的辐射影响可以分为几个圈层:东北地区依托大连港形成环状辐射响,渤海湾形成对东北地区的经济辐射;山东地区依托青岛港形成辐射影响,渤海湾形成对山东半岛的经济辐射;华北腹地是环渤海影响最为深远的地区,依托渤海湾内的港口首先形成了环渤海临港核心地区,唐山是直接受益者,这是渤海湾向西形成辐射的第一环,以第一环为核心影响天津、沧州、秦皇岛,形成渤海湾影响域的第二环,第三环为北京、保定、石家庄以及承德地区,使得河北省大部分地区笼罩在渤海临港经济的影响中,环渤海经济区向西影响的地区不仅包括以上三个环,依托前文述及的三个层次,还向更加深远的冀南、冀西、冀北以及山西等地区施加影响,这样就构成了环渤海临港经济区向西辐射的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中包括了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并且包括石家庄、邢台、邯郸、衡水、沧州、保定、秦皇岛、唐山、承德、张家口、廊坊等11个中等城市,这是形成华北城市群的主要方面。港口与内地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虽然随着空间距离延长,临港的经济影响力在逐渐减弱,但是临港地区的经济辐射面却在不断加强。在这种区域经济合作模式中,来自港口的经济影响力就是腹地经济的外部性,这种外部性与内地的生产要素进行充分融合后,外部性得以内部化,这种内部化的过程就是使得内地经济整体实力得到提升的过程。在这种相互影响中,外部性为内地经济发展注入发展水平得以提高的因子,内地经济在将港口经济影响力这种外部性得以内部化之后,又会对沿海地区形成较好的回波效应。环渤海临港经济发展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