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国外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壁垒可以促进国内产品的更新换代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绿色贸易壁垒实质上是绿色高科技壁垒,对于企业来说,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是突破绿色壁垒的根本途径,如果产品的环境技术在国际市场上是领先的,那就根本谈不上什么绿色壁垒了。 其次,针对发达国家对中国设置的种种绿色壁垒,中国经过长时间的分析,逐步开始借鉴西方国家的相关的标准和措施,逐步的完善我国的进口的相关的标准和制度,随着我国的进口相关标准和制度的完善,对进口商品的检查也日渐的严格和完善,对某些不合格产品进行研制进口,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进口贸易制度的完善,保护了国内的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安全,同时也可以对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采取反制措施,维护我国对外贸易的正当权力。
5.针对绿色贸易壁垒我国的对策与思考
21世纪经济的主旋律是绿色经济,绿色产品、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市场、绿色产业是绿色经济的重要特征,也是生态文明及可持续发展对经济生活的具体要求。追求人与自然共生与循环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因此必须使国民树立绿色意识,增强绿色观念,自觉维护和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并积极采取措施应对绿色壁垒。
⑴树立绿色经济理念,应对绿色壁垒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树立商品对消费者及生态环境无害的绿色经济理念,已成为当今世界应对绿色壁垒挑战,指导生产和消费的主流趋势。鉴于“绿色壁垒”作为国际贸易非关税贸易壁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贸
篇二:国际国内政治因素对光伏行业的影响分析(一)国际政策影响
2005-2012年期间,由于欧美光伏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我国光伏制造商开始大量涌入,美国和欧洲的光伏制造企业被中国的光伏企业挤压得毫无生存空间,数百家光伏企业接连倒闭。为保护本国/地区光伏制造业发展,立足在新能源革命中保持竞争力,主要光伏市场高筑贸易壁垒,而且呈现愈演愈烈之势。尤其是美国基于战略方面的考虑,美国先后两次对大陆、台湾的光伏产品发起“双反”调查,二次双反将范围从光伏电池扩大到光伏组件、层压板、面板等,对象也由中国大陆扩大到包括台湾。并于2015年1月发布仲裁结果,中国大陆厂商倾销幅度26.71%-165.04%,补贴幅度27.64%-49.79%;台湾地区厂商倾销幅度11.45%-27.55%。美国的“双反”政策已经取得成效,造成我国光伏企业不仅因产能过剩元气大伤, 大部分光伏制造企业只能勉强维持,据调查,从2013年起,我国很多光伏制造企业停止了新项目的研发投入,原有的研发项目也大多数中断,只有少数企业还在延续已经立项的研发项目。在我国光伏企业停止研发的同时,美国的光伏企业却在不断加大投入,研发新的技术,持续加大对光伏产业的研究项目的资助。作为新兴行业的初期,光伏产业技术更新时间较短,新技术取代旧技术的时间很快。而本来我国光伏企业在制造方面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如果一直积淀下来,将不断加强这种优势,而一旦中断,则今后又要从头再来。我国企业放弃研发,将对中国光伏产业形成长期致命的伤害。因为不景气时暂时的,渡过以后很快能够恢复,但技术优势一旦失去,将丧失竞争力,造成长期落后。如果美国政府对于我国光伏的这种彼消此长的遏制战略持续下去,我国光伏产业在过去近十年所形成的并不稳固的光伏制造优势,在几年内将荡然无存。那时,即便美国取消“双反”,中国的光伏企业也将没有任何竞争力。
从目前来看,美国“二次双反”,将彻底封堵我国大陆通过台湾电池代工出口组件到美国以规避双反税率的通道,双反税率征收范围扩大、税率提高将导致中国对美出口电池、组件价格提高,对中国大陆和台湾光伏厂商对美出口都将造成较大的影响。对中国大陆企业而言,目前负担较小的应对措施是采用国产电池并执行2012 年的“双反”税率;从长远看,建设海外产能或者寻求海外代工也是值得考量的策略,尽管这有可能引发美国更新一轮的贸易调查。
同时,加拿大对华光伏组件和晶片企业反倾销、反补贴作出初裁,对不同企业裁定了不同的税率,除浙江昱辉阳光能源的9.14%和无锡泰辰机械设备有限公
篇三:浅析欧美对中国光伏”双反“摘要:随着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出口不断扩大,继而引发了国际贸易摩擦。近期欧盟、美国分别对中国光伏产业提出反倾销和反补贴,使我国光伏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中国的光伏企业一方面应该积极应对,据理力争;另一方面,应该努力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勇于和国外先进技术产品竞争。
关键词:光伏 欧盟 美国 “双反”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尤其是加入WTO以后,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紧密,这一方面反映了中国国力的逐渐强盛和国际影响力的逐渐增大;另一方面,诸多的大国贸易问题也凸显出来。面对中国的崛起,各个贸易大国开始对中国作了更深层次的贸易要求甚至是不合理的贸易诉讼。从近些年的反倾销、反补贴、技术壁垒、绿色贸易壁垒、限制进口等一系列要求可见中国大国崛起路将充满挑战。而最近的光伏“双反”则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一、中国光伏产业遭遇“双反”的背景
由于近几年国际石油、天然气、煤炭价格频繁暴涨,这促使各国开始寻找替代能源,于是太阳能成为不二之选。利用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称作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简称光伏。至2010年,全球太阳能光伏电池年产量增长约6倍,我国抓住发展新能源的契机,加大发展新能源产业,基本提供了世界光伏产品需求量的将近一半,主要出口地则是欧盟、北美。其中约70%出口至欧盟,约10%出口美国。而近来欧美经济不振,世界光伏市场随之萎缩,欧美光伏企业不约而同地将责难抛向中国企业,于是便有了针对中国的“双反”调查。面对欧美光伏“双反”,即欧美对中国光伏产品同时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中国光伏产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大量企业出现关停、倒闭潮。据估计此次欧美光伏“双反”会对中国70多家光伏企业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关系这些企业的生死存亡,同时更是关系着中国新能源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与前途命运。我们不得不引起高度的重视,所以对欧美的光伏“双反”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并寻找相应对策使中国光伏产业度过严冬期。
二、光伏“双反”的经过及后果分析
1、美国光伏“双反”的经过及后果分析。光伏“双反”起于2011年美国光伏企业向美国商务部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诉,称中国光伏企业向美国市场非法倾销多晶硅光伏电池,中国的机构向国内生产企业提供补贴,要求联邦政府对来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超过10亿美元的关税。2012年10月美商务部终裁:反倾销税幅为18.36%-249.96%,反补贴税幅为14.78%-15.29%。而高幅度的税率,很有可能使中国出口美国的光伏生产企业全线停产这不仅事关中国光伏企业的生死存亡,更关乎一个国家新能源产业的后继发展。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一旦企业停产,那么将会减少从美国进口原材料和相关机器设备,这样一来势必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由于中美盘根错节的复杂贸易关系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所以“双反”实际上对中国和美国的经济发展都是不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关于美国对中国的光伏“双反”,不仅中国企业在抗争,美国本土相关企业也加入中国企业对“双反”的抗争行列中。
2、欧盟光伏“双反”的经过及后果分析。2012年7月,德国光伏制造商向欧盟提起对
华反倾销调查申请,之后,更大规模的反倾销调查直袭中国企业。2012年9月,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接受欧洲光伏产业联盟的反倾销调查申请,对中国光伏电池发起反倾销调查。据英国《金融时报》2013年3月消息,欧盟又对中国产太阳能电池板用玻璃启动了反倾销调查,报道说这份投诉是由名为“EU ProSun Glass”的欧盟制造商联盟在2月初发起的,欧盟委员会随后展开调查。提出投诉的企业声称,中国的太阳能面板玻璃制造商享有政府提供的“不正当补贴”,从而能够以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在欧盟市场出售产品。这些企业要求欧盟对中国产太阳能面板玻璃征收100%以上的关税。我们已经知道中国的70%的光伏产品是出口欧盟的,一旦欧盟的“双反”实施,那对于中国的光伏产业将会是致命一击,我们的光伏产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同样的为中国光伏企业提供机器设备的欧盟上游产业链企业也必将受很大的影响。
三、遭遇“双反”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1、从国际角度分析“双反”原因及对策。中国光伏产业之所以遭到欧美的“双反”,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近年来中国太阳能电池板成本快速降低,并且随着技术的进步电池板的质量也不断提升,这无形中削弱了欧美国家的竞争力。至于欧美企业所说的补贴,难道欧美国家自身就没有补贴优惠贷款之类的措施吗? 据了解,欧盟部分成员国的法律规定,如果光伏发电项目的主要零部件原产于欧盟国家或欧洲经济区国家,该项目生产的电力即可获得一定金额或比例的上网电价补贴。那么对此,我们可以申诉欧盟补贴措施违反了世贸组织协定关于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的规定,构成了世贸组织协定禁止的进口替代补贴,并严重影响中国光伏产品出口。中国的机构有权利也有责任为本国光伏企业争取公平的国际贸易环境。而中国光伏企业必须要积极应对,据理力争,寻求国际法律、公约、规则等的帮助,这样才能打赢这场硬仗。
2、从本国自身角度分析“双反”原因及对策。中国光伏产业长期“两头在外”即原材料、应用机器设备、先进技术等大多从国外进口,而生产出来的光伏产品则基本上全部出口,国内消费很少。并且由于新能源发展潜力大,各地政府大力鼓励光伏产业,也造成国内光伏产业重复建设、产能过剩,进而使光伏产业投资环境恶化、资源浪费。而借助欧美“双反”契机,也可以加快国内光伏产业优化升级,淘汰一部分高投入、高消耗、产品质量低的企业。这样一来中国光伏产业中生存下来的企业将可以充分利用资金技术优势,促进光伏产品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同时也将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另一方面,我们要了解到中国国内的能源需求量也是非常大的,政府应鼓励光伏企业努力开发国内市场,一旦国内市场需求潜力激发出来,
那么中国光伏产业将迎来新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