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论文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9-01-16

  摘要: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一体化、经济全球化浪潮汹涌而至,国际上各个国家地区之间贸易迅猛发展。我国经历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出口贸易进入里程碑式的发展。但是实质性矛盾仍然突出,在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的部分领域对外贸易中处于劣势,存在摩擦与壁垒。本文简略阐述产业内贸易基本理论,研究分析其影响因素,更多关注水平差异产品与垂直差异产品产业内贸易因素,试图探索规律,促进贸易国际化,增加贸易利益。

  关键词: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分析与研究

  1产业内贸易基本点

  产业内贸易又称双向贸易,主要指特定国家或特定地区一段时间内,工业产品中某一类产品既有出口贸易又有进口贸易,即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至少前3位数相同的产品,如中国从印度进口电子科技产品,又向印度出口电子科技产品。劳埃德—格鲁贝尔指数(GL)指数在衡量产业内贸易水平方面最具权威,惯用公式如:Bi=1-(Xi-Mi)/(Xi+Mi)其中Xi为产业的出口值,Mi为产业的进口值;Bi表示一国i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产业内贸易展现了特定国家对外贸易的实力水平。

  2产业内贸易外延

  2.1产业内贸易部分影响因子

  产业内贸易受各种各样因素推动,其中最基本的推动因素一般来说是用户购买倾向的多样性、跨国企业投融资行为。产业内贸易产品属性集中体现在劳动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标准技术产品或高技术产品,它们之间具有消费可替代性,或者生产过程中需要相近或相似生产要素投入。世界跨国公司的发展,资源聚合优势形成独立的内部市场与外部市场,主要指在同一产业内制成品双向流动。依据国际国内先进理论成果,依据同类商品的属性组合、品种差异、更新换代周期不同,产业内贸易差异产品可以从三个维度去区分,主要为水平差异产品、垂直差异产品和技术差异产品。国际上用户包罗万象的消费理念催生产业内贸易。上流社会消费者偏好高端商品,中产阶级消费者则选择普通产品,这种客观的消费现象引发发达国家和低收入国家进口产品等级不同,形成垂直差异。产品技术含金量不同,产品迭代版本千差万别形成技术差异产品。

  2.2产业内贸易常见模式

  运输、信息、管理现代化的时代,现代发达国家间的合作主导方式为产业内贸易,其参与国际分工途径为产业内贸易,发展中国家也加入行列。基于产业结构中的朝阳产业和夕阳产业的不平衡,初级产品和制成品之间的差异性,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为产业内贸易提供广阔场景。因而新兴科技、电子等支柱产业跨越式发展,助力规模性生产制造和消费者市场选择多样性。在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过程中,市场化竞争体系愈演愈烈,全球市场拓展机遇具有稀缺性,跨国公司正是基于各国各地域的劳动力、信息化、融资能力、工业自然资源、消费市场、投资环境等因素考虑,以最低的成本投入获取最大的利润而制订投资计划的。

  跨国企业集团在全球进行基本类似的投融资活动是为水平一体化模型。垂直一体化模型则根据生产经营不同发展阶段和各地要素禀赋,分散于不同国家或地区,如设立于总部和海外工厂之间的纵向分工。现代标准化和柔性制造系统的存在,使得跨国公司可以将先进的设施设备管理技术进行转移,将知识密集性高端投资定位于母国,产业链底层增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则定位于海外子公司。这是发达国家惯有的投融资模式。当两方生产资源不一致,子公司就与它的母公司或另外有实力的子公司进行合作,将中间产品或零部件加工后变为制成品即为垂直型贸易。跨国企业集团的垂直型内部贸易是产业内贸易的主要表现形式。母国在投资研发机构和技术开发过程中,会保持对东道国的技术优势,自身实力也获得提升。

  国家的垂直型对外投融资与产业内贸易总量成正比,利于外贸竞争力的提升。与垂直型不同机制的是水平一体化模型,跨国公司在投资地区创建独立的生产体系、加工体系以及销售体系,由经济发展水平、公民收入水平、产品差异等决定的消费者偏好的影响因素拉动需求,呈现规模化发展,也是产业内贸易重要来源。规模经济的集聚效应符合帕累托定律,提升母国外贸经济竞争力。上世纪中叶美国与欧盟之间相互投资额与产业内贸易正相关上升即为佐证。在科学技术、管理理念、产业升级、生产方式、营销渠道等方面都是双赢。诸多案例证实,一国的垂直型对外直接投资愈频繁,产业内贸易额也会相应增多,对外贸易竞争力也愈来愈强盛。

  2.3结合我国国情进行分析

  目前,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制造享誉全球。但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人均收入、技术创新等方面都有一定差距。尤其是产品新技术研发上始终不具引领和知识产权优势。因而,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绝大部分由垂直差异产品和技术差异产品导致。而两者的机制对于我国生产力和源头技术的提升有限,更多是停留在劳动力就业解决浅层方面,拉动的是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的产品出口,如轻工纺织家庭家具行业等的制造业,形成的对外贸易循环为我国低端产品的进口满足高收入国家的低端消费群体,外国高端产品的输出满足我国上流社会阶层。而跨国企业集团在中国的投融资活动的产业内贸易基本上是垂直一体化投资形式,将高精尖核心技术掌握在母公司中,对于我国外贸竞争力提高产生不了实质性突破,加工集群式发展也推进不了产业优化升级。相反,水平一体化投资会为我们赢得吸取先进技术经验的机遇。

  3、应对策略建议

  基于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和我国实际国情的分析,扩大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利于提高我国的外贸发展水平和经济实体的竞争力。2016年上半年,总理提出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新战略,以上海为试点建立高新技术示范区,对已经运营的各省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成绩审评,促进创新。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大刀阔斧发展高新技术,把技术优势与劳动力资源优势结合起来,在支柱性产业形成垄断性技术优势,加速硬件软件更新周期,以智能化、信息化、标准化、简约精细化流程,建设产学研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在高精尖产业、微电子、生物、航天、海洋等领域深入推进水平,实现产业内贸易的升级。

  4、结语

  深度与世界接轨,由内生动力与国际高精尖技术立于同一平台,向水平型产业内贸易转化,最终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世界贸易发言权。

  参考文献:

  [1]赵放,李季.中韩产业内贸易实证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10,(03).

  [2]曾国平,胡新华,王晋.对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状况的测算与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5(22).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