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费尔巴哈揭露了宗教神学把一切美德都归给上帝,而把人说成一无是处,也就是给自己造出一个神,这个神反过来成为人的对立面。所以,上帝的本质乃是人的本质,不过是人的本质的虚幻反映。费尔巴哈的宗教异化观说明了被奉为神圣和神秘的来源,是人通过想象力把人的本质异化为神圣对象的结果,不是神创造人,而是人创造神。因此,从费尔巴哈对宗教产生的心理根源的分析和他对宗教理论的最后结论可以看出他的无神论思想具有浓厚的人本主义色彩,人本主义是他宗教异化的理论基础。
费尔巴哈将宗教世界归结为它的世俗基础,这一思想本质上是唯物主义的,但是因为他在宗教产生的根源、本质和扬弃宗教的途径根本问题上没有从社会生活去寻找正确答案,而是以抽象的人及其本质为出发点和基础。
马克思曾接受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无神论思想,但他并没有停留在费尔巴哈的宗教异化理论上,而是采取了批判扬弃的态度。他总结了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人创造上帝和宗教的思想,并以费尔巴哈所揭示人是神圣家族的世俗基础为立足点来说明宗教的本质、宗教产生和存在的社会根源及宗教在阶级社会中所起的作用。马克思指出:“宗教是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这种意识和感觉不是与社会绝缘的,而是以人的全部社会关系为内容的。”马克思特别将宗教批判同无产阶级革命联系在一起,指出:“历史的任务并不在于只是消除彼岸世界的真理,即宗教幻想,更重要的是确立此岸世界即现实世界的真理。因此,对天国的批判就必须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必须变为对法的批判、对政治的批判,即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推翻旧的剥削制度,才能最终消除社会苦难,铲除宗教得以产生和存在的社会根源。”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进一步提出宗教产生的根源不能只在人本身中去寻找,必须以人构成的世俗世界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也就是说,要从客观存在的现有社会的阶级矛盾、阶级对立中去寻找宗教的根源。只有用“书卜除这种矛盾的方法”即革命的方法,消除阶级对抗社会所造成的社会苦难,才能找到克服宗教的正确道路,靠单纯的思想理论上批判宗教是不可行的。在这里,马克思发展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思想,已经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出发,对费尔巴哈宗教异化理论进行科学分析,从对宗教的的批判进到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从理论的批判进到革命实践的批判,这已同费尔巴哈只从心理根源和认识根源上分析宗教产生的根源和把宗教问题的解决归结为意识问题相去甚远。由此表明,马克思的宗教思想对费尔巴哈宗教异化理论的扬弃,并彻底划清了马克思主义宗教思想对费尔巴哈代表的旧唯物主义宗教观的界限,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宗教思想的确立。
马克思科学宗教思想的形成可以告诉我们:首先,马克思的无神论思想不是个人冥思苦想的结果,而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没有历史唯物主义,就没有科学的无神论,马克思以前的无神论者虽然也提及过一些思想,但是由于其不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因而不可能对宗教做出科学的阐释。只有马克思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第一次使无神论得到科学论证;其次,马克思宗教思想虽然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但是,在促使马克思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转变的过程中,在起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确立的过程中,历史上一些无神论思想的优良传统和优秀思想起了重要作用。比如,古希腊伊壁鸿鲁的无神论思想,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的宗教异化理论等.马克思善于批判地继承历史上一切无神论思想的优良传统,特别是黑格尔与费尔巴哈的思想,费尔巴哈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批判是与他对宗教的批判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马克思又是在对费尔巴哈宗教观批判继承逐步建立科学无神论的思想过程中,走上了唯物主义道路的,他的宗教思想与其历史唯物主义是内在一致的。
马克思宗教思想是其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转变的轨迹里,其历史唯物史观确立过程中的一个理论分支,由于历史的局限和理论的拘囿,使得他对宗教问题的阐释不够全面具体,但是马克思关于宗教的思想还是相当深刻的,对我们今天处理国家与宗教问题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我们应勇于批判,更要善于学习,全面准确地挖掘马克思宗教思想的时代意义,使得真理从历史的帷幕中走向前台,彰显于澄明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