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弗洛姆――人类的梦想家(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
最后一章,弗洛姆谈爱的实践。他认为,要掌握一门艺术实践,要有以下条件:训练、专一、耐心和全力以赴。而要掌握“爱”这门艺术,要有一些特殊要求:克服其自恋情绪、发展谦卑,客观和理性的态度、理智的信仰、主动性。
3.读《人心――人的善恶天性》(1964)[3]
“凡夫心一念,即具十界,悉有恶业性相,只恶性相即善性相,由恶有善,离恶无善,翻于诸恶,即善资成。” ――智者大师《妙法莲花经玄义》卷5下
如果说人性是纯粹恶的,为什么在生活中我们总可以发现一些善良的人、善良的事?如果说人性是纯粹善的,为什么人类历史上会出现二次世界大战、奥斯维星惨案、南京大屠杀、卡廷森林惨案和美丽岛事件?
《人心――人的善恶天性》是弗洛姆的晚期著作,主要讨论人性的善恶天性。
首先,弗洛姆认为:“有三种现象形成人格定向的最恶毒和最危险的形式的基础,它们就是:爱死、恶性自恋和乱伦共生固恋。这三种定向结合起来形成‘衰败综合症’,它促使人们为破坏而破坏,为憎恨而憎恨。相对于‘衰败综合症’,我将描述‘成长综合症’,它是由爱生(相对于爱死)、爱人(相对于自恋)和独立性(相对于乱伦共生固恋)所组成。”
形成“衰败综合症”的人是很少的,比如希特勒,斯大林。但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或多或少有一点生的方向或死的方向,善的方向或恶的方向。每个人都有善和恶的潜在性,这正是弗洛姆的“善恶同体论”。
我也持类似看法,具体的每一个人都是“善恶同体”的。在当前态下,由于公众意识的污染下,由于每个个体的动物性,每个人恶多善少。但人又有反省之心、忏悔之心,可以走向“救赎之路”,从而不断地涤除恶性,不断增进善性。这一“救赎之路”是个漫长的过程,也许在临终的时候,我们能安慰自己的是:“虽然我还是罪恶的,但我毕竟变好了一点点。”相对于“性恶论”,“善恶同体论”更加温情,给人以希望,唤醒人类心中的善性;相对于“性善论”,“善恶同体论”更加现实,勇于正视自身的罪恶,使人趋避心中的恶性。另外,“性善论”或“性恶论”都是典型的二元论思维,其实具体的一个人往往是善恶不同程度的存在,具体的一件事也往往是善恶不同程度上的混合。
弗洛姆接下来区分了暴力的几种形式:第一种,最正常的和非病理性的暴力形式是“游戏式暴力”,如比剑,打CS等;另外一种是用于捍卫生命、自由、尊严和财产的“反应式暴力”,现代战争往往借“反应式暴力”的羊头:“几乎没有一例侵略战争而不用防御战争的辞藻来掩饰”;第二种是有更多病理特征的“报复性暴力”,这种暴力趋向破坏,而非建设。它与孩童生活时的“信任破灭”紧密相关。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被收容虐待者的复仇情绪中看出来,我们也可以从丁文海的报复性犯罪中看出来,我们还可以从一个严打期间被从重判刑者的身上看出来。当一个社会的成员丧失了对执法者、对领导者的信任时,这种“信任破灭”很容易导向“破坏性”暴力。一个人被不公正对待,却能不失信念,那他就是一个伟大的人。昂山素季正是这样一个伟大的人,她说:“我不感到恐惧,因为我不怕他们(注:包围她的士兵)”;第三种是病理性更强的“补偿性暴力”,没有创造性的人以此来替代创造性活动,例如古罗马的角斗。补偿性暴力是丧失生命力和削弱生命力的结果,而且是必然的结果。治愈它的唯一办法就是发挥人的创造性潜力;第四种暴力形式是原始的“喋血渴望”,这一类暴力是人向动物性的回归。
下面,弗洛姆依次讨论“爱死和爱生”、“个体自恋和社会自恋”和“乱伦固恋”这些主题。对于这些主题,本文不再详细介绍,以下只是选择一些思想片断进行评述。
弗洛姆在讨论“爱死”的社会条件时,谈到消费社会中媒体对个体“爱死”的影响。他说:“请考虑一下杀人在我们的娱乐生活中所起的作用。电影、连环画和报纸充满了刺激,充满了破坏、虐待和暴行的报道。”是呀,想想我们的社会,电影电视上有多少暴力和色情,新浪网易等网络站点上又有多少暴力和色情,电脑游戏里面又有多少暴力和色情。现代传媒技术的发达,竟可以直播伊拉克战争,又有多少人在高呼着“刺激”。暴力,色情,刺激,这就是媒体的关键词,它们正在同化着我们的下一代,它们正在使我们趋向“爱死”。以佛法来看,随顺一件恶行,就是参与了一件恶行。处于此疯狂的消费社会,不可不小心呀!在我看来,“爱死”可以对应佛法里的“嗔心”,对治的最好办法是“慈悲”。
弗洛姆在批判独裁者如凯撒、希特勒的自恋时说:“他越是想成为神,他自身就越与人类种族相分离;这一分离使得他恐慌,每个人都成为他的敌人。而且,为了免受恐慌之苦,他不得不增强他的权力、他的残忍和他的自恋。”这一心理特征,深刻地描述了独裁者的内心特征。
另外,相对于个体自恋,群体自恋更难辩认。当一个演讲家说:“别人都是不好的,我是好的”,他会让人笑;但如果他说:“别的民族都是不好的,我们民族是最好的”,大家就会纷纷鼓掌。原因就在于一方面,民族包含了每一个个体,“民族自恋”以一种隐蔽的方式满足了“个体自恋”。另一方面,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合理的”与理性毫无关系,只是与舆论有关。大家说好,肯定就是好的。大家都说自己的民族是最好的,那它就肯定是最好的。在我看来,自恋可以对应佛法里的“我执”,对治的最好方法是“无执”。
关于乱伦固恋,弗洛姆不同意弗洛依得对“性欲”的强调,而诉诸于一种前俄狄浦斯的依恋情结。在他看来,“母亲是保护和保证确定性的第一个化身”。当孩子长大后,母亲形象经常会被家庭、部落、民族和宗教所代替。
弗洛姆对以上心理分析进行综合。“爱死”、“自恋”、“乱伦共生”共同组成了“衰败综合症”,这是回归方式;相对应的,“爱生”、“对邻居-陌生人之爱”、“独立自由”共同组成了“成长综合症”,这是发展方式。在回归与发展这两条道路上,人有选择的自由和责任,正如同基尔克果所说“非此即彼”式的选择。这种选择并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长期的、缓慢的、累加的。一连串的选择影响了最后的选择,甚至会“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对此,弗洛姆举了个例子:一个还有道德心的勾引者受肉体激情的呼唤,一开始选择了与女孩约会,就很可能会导致最终与这个女孩上床。同样,如果我们随顺了传媒上的暴力事件,很可能就会导致我们以后实际的暴力行为。选择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在此意义上,我们应当做的是,“已有的善令其增长,没有的善令其有,已有的恶令其减少,没有的恶让它不再生”。如此“善的累积”,才能真正走向“救赎之路”。
注意到,在弗洛姆看来,“原始”和“回归”等往往是贬义词。但在中国文化看来,回归自然,回归原始却一般带有褒义特征。这或许是西方“性恶论”传统与东方“性善论”传统的影响。虽然弗洛姆持“善恶同体论”,但他还是受到西方传统的影响。
在本文的最后,弗洛姆说道:“确实,为了选择善,我们必须要有意识。不过,倘若我们失去由其他人的苦恼,其他人友好的凝视,一只鸟的歌唱,草地的绿色所感动的能力,认识也对我们无甚助益。”
参考文献:
1.埃里希•弗洛姆著,黄颂杰主编,弗洛姆著作精选――人性•社会•拯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2.E•弗洛姆著,罗原译,生命之爱,工人出版社,1988
3.埃里希•弗洛姆著,范瑞平等译,人心――人的善恶天性,福建人民出版社,1988
4.弗洛姆著,冯川主编,弗洛姆文集,改革出版社,1997
5.崔卫平著,汉娜·阿伦特主要著作简介,电子稿
最后一章,弗洛姆谈爱的实践。他认为,要掌握一门艺术实践,要有以下条件:训练、专一、耐心和全力以赴。而要掌握“爱”这门艺术,要有一些特殊要求:克服其自恋情绪、发展谦卑,客观和理性的态度、理智的信仰、主动性。
3.读《人心――人的善恶天性》(1964)[3]
“凡夫心一念,即具十界,悉有恶业性相,只恶性相即善性相,由恶有善,离恶无善,翻于诸恶,即善资成。” ――智者大师《妙法莲花经玄义》卷5下
如果说人性是纯粹恶的,为什么在生活中我们总可以发现一些善良的人、善良的事?如果说人性是纯粹善的,为什么人类历史上会出现二次世界大战、奥斯维星惨案、南京大屠杀、卡廷森林惨案和美丽岛事件?
《人心――人的善恶天性》是弗洛姆的晚期著作,主要讨论人性的善恶天性。
首先,弗洛姆认为:“有三种现象形成人格定向的最恶毒和最危险的形式的基础,它们就是:爱死、恶性自恋和乱伦共生固恋。这三种定向结合起来形成‘衰败综合症’,它促使人们为破坏而破坏,为憎恨而憎恨。相对于‘衰败综合症’,我将描述‘成长综合症’,它是由爱生(相对于爱死)、爱人(相对于自恋)和独立性(相对于乱伦共生固恋)所组成。”
形成“衰败综合症”的人是很少的,比如希特勒,斯大林。但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或多或少有一点生的方向或死的方向,善的方向或恶的方向。每个人都有善和恶的潜在性,这正是弗洛姆的“善恶同体论”。
我也持类似看法,具体的每一个人都是“善恶同体”的。在当前态下,由于公众意识的污染下,由于每个个体的动物性,每个人恶多善少。但人又有反省之心、忏悔之心,可以走向“救赎之路”,从而不断地涤除恶性,不断增进善性。这一“救赎之路”是个漫长的过程,也许在临终的时候,我们能安慰自己的是:“虽然我还是罪恶的,但我毕竟变好了一点点。”相对于“性恶论”,“善恶同体论”更加温情,给人以希望,唤醒人类心中的善性;相对于“性善论”,“善恶同体论”更加现实,勇于正视自身的罪恶,使人趋避心中的恶性。另外,“性善论”或“性恶论”都是典型的二元论思维,其实具体的一个人往往是善恶不同程度的存在,具体的一件事也往往是善恶不同程度上的混合。
弗洛姆接下来区分了暴力的几种形式:第一种,最正常的和非病理性的暴力形式是“游戏式暴力”,如比剑,打CS等;另外一种是用于捍卫生命、自由、尊严和财产的“反应式暴力”,现代战争往往借“反应式暴力”的羊头:“几乎没有一例侵略战争而不用防御战争的辞藻来掩饰”;第二种是有更多病理特征的“报复性暴力”,这种暴力趋向破坏,而非建设。它与孩童生活时的“信任破灭”紧密相关。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被收容虐待者的复仇情绪中看出来,我们也可以从丁文海的报复性犯罪中看出来,我们还可以从一个严打期间被从重判刑者的身上看出来。当一个社会的成员丧失了对执法者、对领导者的信任时,这种“信任破灭”很容易导向“破坏性”暴力。一个人被不公正对待,却能不失信念,那他就是一个伟大的人。昂山素季正是这样一个伟大的人,她说:“我不感到恐惧,因为我不怕他们(注:包围她的士兵)”;第三种是病理性更强的“补偿性暴力”,没有创造性的人以此来替代创造性活动,例如古罗马的角斗。补偿性暴力是丧失生命力和削弱生命力的结果,而且是必然的结果。治愈它的唯一办法就是发挥人的创造性潜力;第四种暴力形式是原始的“喋血渴望”,这一类暴力是人向动物性的回归。
下面,弗洛姆依次讨论“爱死和爱生”、“个体自恋和社会自恋”和“乱伦固恋”这些主题。对于这些主题,本文不再详细介绍,以下只是选择一些思想片断进行评述。
弗洛姆在讨论“爱死”的社会条件时,谈到消费社会中媒体对个体“爱死”的影响。他说:“请考虑一下杀人在我们的娱乐生活中所起的作用。电影、连环画和报纸充满了刺激,充满了破坏、虐待和暴行的报道。”是呀,想想我们的社会,电影电视上有多少暴力和色情,新浪网易等网络站点上又有多少暴力和色情,电脑游戏里面又有多少暴力和色情。现代传媒技术的发达,竟可以直播伊拉克战争,又有多少人在高呼着“刺激”。暴力,色情,刺激,这就是媒体的关键词,它们正在同化着我们的下一代,它们正在使我们趋向“爱死”。以佛法来看,随顺一件恶行,就是参与了一件恶行。处于此疯狂的消费社会,不可不小心呀!在我看来,“爱死”可以对应佛法里的“嗔心”,对治的最好办法是“慈悲”。
弗洛姆在批判独裁者如凯撒、希特勒的自恋时说:“他越是想成为神,他自身就越与人类种族相分离;这一分离使得他恐慌,每个人都成为他的敌人。而且,为了免受恐慌之苦,他不得不增强他的权力、他的残忍和他的自恋。”这一心理特征,深刻地描述了独裁者的内心特征。
另外,相对于个体自恋,群体自恋更难辩认。当一个演讲家说:“别人都是不好的,我是好的”,他会让人笑;但如果他说:“别的民族都是不好的,我们民族是最好的”,大家就会纷纷鼓掌。原因就在于一方面,民族包含了每一个个体,“民族自恋”以一种隐蔽的方式满足了“个体自恋”。另一方面,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合理的”与理性毫无关系,只是与舆论有关。大家说好,肯定就是好的。大家都说自己的民族是最好的,那它就肯定是最好的。在我看来,自恋可以对应佛法里的“我执”,对治的最好方法是“无执”。
关于乱伦固恋,弗洛姆不同意弗洛依得对“性欲”的强调,而诉诸于一种前俄狄浦斯的依恋情结。在他看来,“母亲是保护和保证确定性的第一个化身”。当孩子长大后,母亲形象经常会被家庭、部落、民族和宗教所代替。
弗洛姆对以上心理分析进行综合。“爱死”、“自恋”、“乱伦共生”共同组成了“衰败综合症”,这是回归方式;相对应的,“爱生”、“对邻居-陌生人之爱”、“独立自由”共同组成了“成长综合症”,这是发展方式。在回归与发展这两条道路上,人有选择的自由和责任,正如同基尔克果所说“非此即彼”式的选择。这种选择并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长期的、缓慢的、累加的。一连串的选择影响了最后的选择,甚至会“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对此,弗洛姆举了个例子:一个还有道德心的勾引者受肉体激情的呼唤,一开始选择了与女孩约会,就很可能会导致最终与这个女孩上床。同样,如果我们随顺了传媒上的暴力事件,很可能就会导致我们以后实际的暴力行为。选择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在此意义上,我们应当做的是,“已有的善令其增长,没有的善令其有,已有的恶令其减少,没有的恶让它不再生”。如此“善的累积”,才能真正走向“救赎之路”。
注意到,在弗洛姆看来,“原始”和“回归”等往往是贬义词。但在中国文化看来,回归自然,回归原始却一般带有褒义特征。这或许是西方“性恶论”传统与东方“性善论”传统的影响。虽然弗洛姆持“善恶同体论”,但他还是受到西方传统的影响。
在本文的最后,弗洛姆说道:“确实,为了选择善,我们必须要有意识。不过,倘若我们失去由其他人的苦恼,其他人友好的凝视,一只鸟的歌唱,草地的绿色所感动的能力,认识也对我们无甚助益。”
参考文献:
1.埃里希•弗洛姆著,黄颂杰主编,弗洛姆著作精选――人性•社会•拯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2.E•弗洛姆著,罗原译,生命之爱,工人出版社,1988
3.埃里希•弗洛姆著,范瑞平等译,人心――人的善恶天性,福建人民出版社,1988
4.弗洛姆著,冯川主编,弗洛姆文集,改革出版社,1997
5.崔卫平著,汉娜·阿伦特主要著作简介,电子稿
上一篇:《存在与时间》的方法、内容和叙事
下一篇:约瑟夫·阿伽西的科学观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