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仁民而爱物”——孟子生态伦理思想新探(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1.爱物。

    孟子日:“君子之于万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意思是说,君子对于禽兽草木万物,爱护它,却不用仁德来对待它;对于民众,用仁德来对待他,却不亲爱他。君子由亲爱自己的亲人,进而仁爱民众;由仁爱民众,进而爱护万物。

    “仁民而爱物”是一个蕴含深厚生态伦理意味的命题。从盂子的性善论来分析,它包有仁爱之L的民众会爱护万物的思想。“仁民而爱物”命题揭示了“功至于百姓,’(仁民)要与“恩足以及禽兽,’(爱物)相统一的生态伦理思想。《孟子·梁惠王上》记载了孟子与齐宣王的一段对话,孟子对齐宣王说:“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这句话说的是,如今大王您的好心好意足以使禽兽沾光,却不能使百姓得到好处,这是为什么呢?言下之意,孟子主张推恩爱物必须与仁爱百姓相统一,不能顾此失彼。他说:“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意即实施“仁民”和“爱物”这两种“推恩”美德,足以安定天下,不实施则不能保护好自己的妻子儿女。

    孟子对于万物有一种亲近感,尤其是对于动物,更有一种使命感,主张同情和保护它们,使它们不要受到“无辜”伤害。基于这种观念,凡是讲到猛兽不利于人类生存的地方,孟子都使用“驱”字而不是用“杀”字。

      2.时养。

    孟子的“时养”思想是其“爱物”思想的延伸与升华,它以维护人类自身生存、繁衍和发展为旨归,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体现了孟子对人与自然万物和谐共生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终极关怀。孟子的“时养”思想包括“时禁”和“养护”两个方面。

    在孟子看来,天虽高不可攀,变化莫测,但有一定的规律,“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孟子·离妻下》)人类不仅要认识自然规律,而且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天者昌,逆天者亡!”(《孟子·离妻上》)孟子把遵循自然规律视作“智”、“圣”的必然要求,“所恶于智者,为其凿也。如智者若禹之行水也,则无恶于智囊。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孟子·离类下》)盂子把时的观念提升为重中之重的核心地位,“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磁基,不如待时,’(《孟子·公孙丑上》)。因此,孟子很重视自然界的生长之道,一再强调尊重农时。这里的“时”具有二重含义:一是指一切动植物依据季节变化而成长发育的生态规律;二是指人们必须遵循万物生长变化的生态规律,根据一定时序从事生产活动。孟子要求人们尊重自然万物生长的规律,“不违农时”,“勿夺其时”,(《孟子·梁惠王上》)“食之以时”。(《孟子·尽心上》)“不违农时,谷不可胜用也;数署不人垮池,鱼鳌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人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鳌不可胜食,林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送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不仅主张“时”的观念,而且强调“养”的理论。孟子以为,人对于物,首先是“养”。山无草木之美,不是山的本性,而是“失养”的结果。“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他举例说,“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虽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上》)孟子认为,人类要尽量减少向自然界的索取,保持自然界原有的面貌,从而养护好自然资源,使自然界万物繁育旺盛,维持良好的生态循环系统。因为自然资源,“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可以与,可以无与,与伤惠;可以死,可以无死,死伤勇。”(《孟子·离姿下》)

    3.制用。

    孟子继承了孔子所提倡的节制之德,要求人们“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珍惜资源,慎用资源。虽然这主要是从政治和经济角度来考虑问题的,但客观上能起到保护自然、保护动物的作用。例如,孟子的“仁政”学说反对“辟草莱,任土地”(《孟子·离姿上》)。在孟子看来,发展生产,提高生活,固然是仁政的体现,但是“辟草莱,任土地”会造成自然环境与生态的破坏,一旦自然环境被破坏,就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因此,发展生产不能乱砍滥伐,不能毁坏草地,而应当提高生产力水平,建立合理的土地制度;何况那些“辟草莱,任土地”的人,其实是为了聚敛财富,滥用民力,以满足统治者荒淫无耻的生活,而并不是为了人民。因此孟子又说:“今之事君者皆  日,‘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乡通,不志于仁,而求富之,事富莱也。”(《孟子·  告子下》)

    孟子不仅反对“辟草莱,任土地”,而且主张健康而正确  的生活方式,做到清心寡欲。他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尽心下》)这里所说的“存”,是指心之所存,即存在意义上的“存”,“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告子上》)的“存”。这里所说的“欲”,是指物质欲望。孟子并不反对人的物质欲望,认为只有当“生”和“义”发生冲突而不能“兼得”的时候,君子才做出“舍生而取义”的选择;在一般情况下,则要将二者统一起来。但是,“寡欲”是人生存的基本原则,也是心性修养的重要原则。寡欲之人即使仁义之心有所丧,但不会丧失得很多;多欲之人即使仁义之心有所存,却存得很少了。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