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观念中的上帝(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持,也就是说通过道德至上性获得神圣性。顺着这个路向,儒家完成了道德至上性的建构。这个建构的基本思路是相信人可以通过自行的修养努力达到神圣。这样一来,产生的直接结果是人们对向来崇拜的上帝观念的淡化,上帝变成了一个不可预测的天命,人们在对待所有非人事所能把握的时候,就归结为天命,如孔子所说的:尽人事以待天命。人事强调了主观的努力,天命表示的是命数。
孔子说: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6
孔子不相信由外在的天或上帝能够实现人间的救赎,而相信由内在的修养达到神圣。比较殷纣王所说“我生不有命在天”与孔子所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可以看出,前者的天是上帝,后者的天是未知的命数或自然必然性;前者相信上帝赋予了自己统治天下的权利,后者相信自然的命数赋予了自己超凡入圣的德性。就是说,在孔子那里,道德获得了至上的品性,由于至上,从而神圣。
当中国出现了人物形象和人格的上天之帝时,这个时候的“帝”却不能与上古时期的帝相提并论,因为上古的帝是唯一的,是God, 后来的帝成了gods,是众多的。
二 大秦景教的传入与利玛窦的传译
天命观念的出现意味着上帝观念的虚化,而天命观念的出现则又与道德至上的观念同步。然而,道德学说的兴起意味着人类自我意识的提升和社会的普遍进步,但它不能填补宗教留下的空白,尽管说任何宗教都是围绕着道德问题展开自己的活动的,毕竟宗教不等于道德。所以,在唯一的神疏于督察人间事务的情形下,那么填补这种疏失的就只能是众多的神,民间宗教就正好发挥了这种作用。在道教正式确立老子为教主和佛教进入中国之前,多神的情形维持了很长时间,即便在这之后,也从未排除多神的状况,只是多神当中拱立了具有统领作用的至上神而已。直到唐代,从波斯传来了不同的声音,这就是摄斯托利派天主教,唐朝称为大秦景教。
从唐太宗时(635年)景教主教阿罗本(OLOPEN)携经卷时进入长安,到唐僖宗乾符五年(878年)黄巢农民起义军进军长安,约243年间,景教在中国流传发展,唐德宗时期建立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记述了这一过程。从内容来看,景教主要借助于道家和道教的话语系统表达了基督教的基本观念:
粤若常然真寂,先先而无无,杳然灵虚,后后而妙有, 玄枢而造化,妙众圣以元尊者,其唯 我三一妙身、无元真主阿罗诃欤!判十字以定四方,鼓元气而生二气。暗空易而天地开,日月运而昼夜作。匠成万物,然立初人。别赐良和,令镇化海。浑元之性,虚而不盈。素荡之心,本无希嗜。……不蓄臧获,均贵贱于人。不聚货财,示罄遗于我。斋以伏识而成,戒以静慎为固。七时礼赞,大庇存亡。七日一荐,洗心反素。真常之道,妙而难名。功用昭彰,强称景教。
“常然真寂,先先而无无,杳然灵虚,后后而妙有”这些话几乎是《道德经》和《庄子》描绘“道”生化万物过程的翻版,这里用来表述上帝创造万物的过程; “三一为归”本是道教的思维惯式,这里被用来表达三位一体(“三一妙身”);“元尊”本表示道教最高的神“原始天尊”,这里用来表述上帝、真主;“浑元”、“虚盈”、“素淡”、“真常”及其“不贵难得之货”这些道教经常运用的词语,用来表达基督教徒所厉行的个人修养。这之间不难看出,基督教为了取得在中国的存在与发展的合理性,采取了入乡随俗的现实态度,依据唐王朝所尊崇的道教,尽力把基督教与道教的基本精神结合起来。当然,并不等于基督教就放弃了自己的立场,因为它的存在合理性既在于它与中国文化具有的共同性,也还在于它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这在主张文化多元化的大唐时代尤其如此。这些也可从碑文中看得出来,如坚持七日一次的礼拜活动,以十字作为剖判四方、曲直的中心,“依仁施利”,“馁者来而饭之,寒者来而衣之,病者疗而起之,死者葬而安之。”把现世的社会关怀落实在具体的布道与行道实践中。
另据敦煌石室所藏大秦景教文献《序听迷诗所经》,“天尊”一语反复使用,“天主即天尊,本经第一行‘余时弥师诃说天尊不可得见’,即‘天尊序婆(JEHOVAH)之法=耶和华法’。”7天尊没有形象,“谁见天尊在于众生,无人得见天尊,何人有威得见天尊”。人生而具有原罪,“众生背面作恶,遂背天尊。”“天尊见众生如此,怜悯不少”。《一神论》叙述了一神的观念,“万物见一神,一切万神既皆是一神,一切所作若见,所作若见,所作之物,亦共见一神不别,以此故知一切万物并是一神所作,可见者不可见者并是一神所造。”“天地并是一神之力”,“天地唯有一神更无二,亦无二”。
只不过,景教坚执一神教立场,却不去批评多神问题,也没有采取惯常的排他主义态度,认同原始天尊为上帝,却不去议论道教在原始天尊下的众多神仙体系。这在唐代是文化交往的一个比较理智的态度,佛道两家在文化交流过程中也都不去议论这样的问题,而把问题集中在自己认同的最高的神是否彼此能够接受的问题上。在唐代中期以后,佛道两家已经在一些基本的理念上达成了妥协。景教在这个问题是也是比较明智的。对于唐王朝来说,一方面主张文化多元化,尊崇各个文化传统的习惯,也希望各个宗教都能在治理社会上发挥积极作用,至于宗教形态的差异则不是主要的问题,所谓“道无常体,圣无常名,随方设教,密济群生。”另一方面,唐王朝主张对话,经常召集宗教领袖到宫廷对御面谈,谈论中虽不免针锋相对,充满火药味,但最后的结果是在最高的原则上彼此认同,如认为佛道两家的旨意其实是相同的,只是表现形式的差异而已。
唐以后,在宋及元朝,基督教虽或有点声音,但基本可以忽略不记,它在中国社会中没有产生任何影响,只是到了明朝神宗时期,即16世纪中叶,意大利耶酥会士利玛窦等一批传教士的杰出努力,基督教才又在中国光大开来。利玛窦成功的地方在于他把西方文化成功地与中国文化嫁接起来了,而且他找的文化切入点非常精当。他在将《圣经》的上帝介绍进中国时,非常中国化且准确地做到了这一点。从基督教的角度来说,他是在做一种介绍和推行的工作,而从中国文化的角度来说,他是在做一种承接的工作,把中国固有的上帝的观念承接下来并与西方的上帝会通起来。这样既减少了他的推行的阻力,又让中国人感觉到他所推介的纵然是来自西方的,却是中国古已有之的。然而他所承接的却不是当时流行的帝(gods)的观念,而是上古时期的那个上帝的观念,即没有把上帝看成众多神当中的一位,而是唯一、全能的神。他写道:
天主者,乃天地万物之大主也。是乃至神无形之体,无始无终,永活永□,无所不知,无所不在,无所不能。备有万善万福,而更无他善他福可以尚之。未有天地之先,独有一天主,以其全能全德,化成天地人物,而常为之定制,保护开别,令万民各得其所,且又至义至公。赏善罚恶毫发不爽。或于人生前,或于人死后,总无一人或遗者。所以宇内万民,皆当认生我、御我之大原大主,而虔奉之,万不容缓也。8
我们知道,中国民间在传统上供奉着多神,连皇帝见到耶酥受难的十字架时也“惊奇地站在那里高声说道:‘这才是活神仙’。尽管这是中国人的一句陈词老调,他却无意之中说出了真相,而从那时起,神父们就被称为给皇帝带来了活神仙的人。”9就是说,皇帝把耶酥看成是众多神仙当中的一位。对于中国人来说,神也有等级,众神之上必有一个最高位阶的神,不管是否清楚地了解到这个最高的神,却相信是存在的。利玛窦利用了中国人的这种心理,认定这个最高的神其实就是基督教所说的天主、上帝。有关这一点,利玛窦说得很清楚:
孔子说: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6
孔子不相信由外在的天或上帝能够实现人间的救赎,而相信由内在的修养达到神圣。比较殷纣王所说“我生不有命在天”与孔子所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可以看出,前者的天是上帝,后者的天是未知的命数或自然必然性;前者相信上帝赋予了自己统治天下的权利,后者相信自然的命数赋予了自己超凡入圣的德性。就是说,在孔子那里,道德获得了至上的品性,由于至上,从而神圣。
当中国出现了人物形象和人格的上天之帝时,这个时候的“帝”却不能与上古时期的帝相提并论,因为上古的帝是唯一的,是God, 后来的帝成了gods,是众多的。
二 大秦景教的传入与利玛窦的传译
天命观念的出现意味着上帝观念的虚化,而天命观念的出现则又与道德至上的观念同步。然而,道德学说的兴起意味着人类自我意识的提升和社会的普遍进步,但它不能填补宗教留下的空白,尽管说任何宗教都是围绕着道德问题展开自己的活动的,毕竟宗教不等于道德。所以,在唯一的神疏于督察人间事务的情形下,那么填补这种疏失的就只能是众多的神,民间宗教就正好发挥了这种作用。在道教正式确立老子为教主和佛教进入中国之前,多神的情形维持了很长时间,即便在这之后,也从未排除多神的状况,只是多神当中拱立了具有统领作用的至上神而已。直到唐代,从波斯传来了不同的声音,这就是摄斯托利派天主教,唐朝称为大秦景教。
从唐太宗时(635年)景教主教阿罗本(OLOPEN)携经卷时进入长安,到唐僖宗乾符五年(878年)黄巢农民起义军进军长安,约243年间,景教在中国流传发展,唐德宗时期建立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记述了这一过程。从内容来看,景教主要借助于道家和道教的话语系统表达了基督教的基本观念:
粤若常然真寂,先先而无无,杳然灵虚,后后而妙有, 玄枢而造化,妙众圣以元尊者,其唯 我三一妙身、无元真主阿罗诃欤!判十字以定四方,鼓元气而生二气。暗空易而天地开,日月运而昼夜作。匠成万物,然立初人。别赐良和,令镇化海。浑元之性,虚而不盈。素荡之心,本无希嗜。……不蓄臧获,均贵贱于人。不聚货财,示罄遗于我。斋以伏识而成,戒以静慎为固。七时礼赞,大庇存亡。七日一荐,洗心反素。真常之道,妙而难名。功用昭彰,强称景教。
“常然真寂,先先而无无,杳然灵虚,后后而妙有”这些话几乎是《道德经》和《庄子》描绘“道”生化万物过程的翻版,这里用来表述上帝创造万物的过程; “三一为归”本是道教的思维惯式,这里被用来表达三位一体(“三一妙身”);“元尊”本表示道教最高的神“原始天尊”,这里用来表述上帝、真主;“浑元”、“虚盈”、“素淡”、“真常”及其“不贵难得之货”这些道教经常运用的词语,用来表达基督教徒所厉行的个人修养。这之间不难看出,基督教为了取得在中国的存在与发展的合理性,采取了入乡随俗的现实态度,依据唐王朝所尊崇的道教,尽力把基督教与道教的基本精神结合起来。当然,并不等于基督教就放弃了自己的立场,因为它的存在合理性既在于它与中国文化具有的共同性,也还在于它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这在主张文化多元化的大唐时代尤其如此。这些也可从碑文中看得出来,如坚持七日一次的礼拜活动,以十字作为剖判四方、曲直的中心,“依仁施利”,“馁者来而饭之,寒者来而衣之,病者疗而起之,死者葬而安之。”把现世的社会关怀落实在具体的布道与行道实践中。
另据敦煌石室所藏大秦景教文献《序听迷诗所经》,“天尊”一语反复使用,“天主即天尊,本经第一行‘余时弥师诃说天尊不可得见’,即‘天尊序婆(JEHOVAH)之法=耶和华法’。”7天尊没有形象,“谁见天尊在于众生,无人得见天尊,何人有威得见天尊”。人生而具有原罪,“众生背面作恶,遂背天尊。”“天尊见众生如此,怜悯不少”。《一神论》叙述了一神的观念,“万物见一神,一切万神既皆是一神,一切所作若见,所作若见,所作之物,亦共见一神不别,以此故知一切万物并是一神所作,可见者不可见者并是一神所造。”“天地并是一神之力”,“天地唯有一神更无二,亦无二”。
只不过,景教坚执一神教立场,却不去批评多神问题,也没有采取惯常的排他主义态度,认同原始天尊为上帝,却不去议论道教在原始天尊下的众多神仙体系。这在唐代是文化交往的一个比较理智的态度,佛道两家在文化交流过程中也都不去议论这样的问题,而把问题集中在自己认同的最高的神是否彼此能够接受的问题上。在唐代中期以后,佛道两家已经在一些基本的理念上达成了妥协。景教在这个问题是也是比较明智的。对于唐王朝来说,一方面主张文化多元化,尊崇各个文化传统的习惯,也希望各个宗教都能在治理社会上发挥积极作用,至于宗教形态的差异则不是主要的问题,所谓“道无常体,圣无常名,随方设教,密济群生。”另一方面,唐王朝主张对话,经常召集宗教领袖到宫廷对御面谈,谈论中虽不免针锋相对,充满火药味,但最后的结果是在最高的原则上彼此认同,如认为佛道两家的旨意其实是相同的,只是表现形式的差异而已。
唐以后,在宋及元朝,基督教虽或有点声音,但基本可以忽略不记,它在中国社会中没有产生任何影响,只是到了明朝神宗时期,即16世纪中叶,意大利耶酥会士利玛窦等一批传教士的杰出努力,基督教才又在中国光大开来。利玛窦成功的地方在于他把西方文化成功地与中国文化嫁接起来了,而且他找的文化切入点非常精当。他在将《圣经》的上帝介绍进中国时,非常中国化且准确地做到了这一点。从基督教的角度来说,他是在做一种介绍和推行的工作,而从中国文化的角度来说,他是在做一种承接的工作,把中国固有的上帝的观念承接下来并与西方的上帝会通起来。这样既减少了他的推行的阻力,又让中国人感觉到他所推介的纵然是来自西方的,却是中国古已有之的。然而他所承接的却不是当时流行的帝(gods)的观念,而是上古时期的那个上帝的观念,即没有把上帝看成众多神当中的一位,而是唯一、全能的神。他写道:
天主者,乃天地万物之大主也。是乃至神无形之体,无始无终,永活永□,无所不知,无所不在,无所不能。备有万善万福,而更无他善他福可以尚之。未有天地之先,独有一天主,以其全能全德,化成天地人物,而常为之定制,保护开别,令万民各得其所,且又至义至公。赏善罚恶毫发不爽。或于人生前,或于人死后,总无一人或遗者。所以宇内万民,皆当认生我、御我之大原大主,而虔奉之,万不容缓也。8
我们知道,中国民间在传统上供奉着多神,连皇帝见到耶酥受难的十字架时也“惊奇地站在那里高声说道:‘这才是活神仙’。尽管这是中国人的一句陈词老调,他却无意之中说出了真相,而从那时起,神父们就被称为给皇帝带来了活神仙的人。”9就是说,皇帝把耶酥看成是众多神仙当中的一位。对于中国人来说,神也有等级,众神之上必有一个最高位阶的神,不管是否清楚地了解到这个最高的神,却相信是存在的。利玛窦利用了中国人的这种心理,认定这个最高的神其实就是基督教所说的天主、上帝。有关这一点,利玛窦说得很清楚:
下一篇:中国哲学和符号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