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现代性与历史现代性(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劳动价值论和实践理性无法解释现代社会的分裂,表明它没有具体深入到资本主义社会存在中去。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则为现代性的分裂找到了源头所在。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并不是两种不同的劳动,只是劳动的两重属性。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劳动才表现为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抽象劳动正是现实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性,它不仅仅是认识论意义上的一般劳动,而是生存论即社会本体论意义上的一般劳动。作为一般的、同一化的劳动,也只有放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之中来谈论才有其历史性。劳动的二重性质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运动以及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个体与社会共同体的矛盾的现实根源。个体只有作为社会的一员才能生存,要想获得社会共同体的认可,只有在商品交换中才能实现。生产必须通过交换这一关,否则生产可能就不是现实的生产,不具有现实性。交换价值成为衡量一切存在物的标尺,抽象同一性成为具体的、千差万别的使用价值的本质,成为真正的共同体。物化的社会关系取得了主体地位,人沦为自己创造物的奴隶。劳动二重性进一步表现为商品二重属性的矛盾,进展到资本和劳动力的矛盾运动,“劳动是酵母,它被投入资本,使资本发酵。”(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56页。)及至最后剩余价值为资本家所占有,为了最大限度地榨取剩余价值,商品生产也就不得不最大限度地扩张,这种抽象的统治也就一步步落实在活生生的现代人身上,构成了现代性分裂的根源。?
  马克思对现代性的理解着眼于现代社会的生产关系、着眼于剩余价值规律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驱动,运用从抽象到具体的辩证法,从生产领域到商品流通领域再进展到社会生活领域的层层剥离,逐步展现现代性诸面相的理论过程。最后用现实的人的生产活动对现代性的核心范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做历史的扬弃与超越。如果说,对商品的分析是马克思现代性诊断的切入点,对资本的分析则是其现代性诊断的关键。这里关键点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资本与劳动力的关系——的历史生成与克服。这恰恰是一个以剩余价值为起点,以商品生产为中介,涵盖社会生活全方位的现代性图景展现过程。资本现代性的关键“在于巨大的物的权力不归工人所有,而归人格化的生产条件即资本所有,这种物的权力把社会劳动本身当作自身的一个要素而置于同自己相对立的地位。”(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360页。)马克思以具体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商品生产而不是商品交换为基础揭示现代性的主旨是其区别于启蒙现代性的关键,也是历史唯物主义所揭示的广义现代性与以启蒙理性为主导的狭义现代性的原则区别。?
  
  历史现代性与启蒙现代性的原则区别?
  
  戴维•弗里斯比认为:“马克思在资本主义中确认现代性体验的‘起源’,他的分析表明,资本主义当事人对于这些‘起源’本身并不清楚。” (注:戴维•弗里斯比:《现代性的碎片》,卢晖临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37页。)不要说资本主义当事人,就是对现代性做总体反思的启蒙现代性论者们也多半是不清楚的。被他们视为现代性基础与动力的理性实质上只是因为资本主义社会大生产才突显出来的规范性存在,其基础就是商品拜物教。理性现代性并没有真正达到对自身的反思,囿于拜物教而不自知,自始至终是一种物化的自我意识。?
  
  因此,必须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现代性与启蒙现代性原则做一番对比与总结,对马克思对启蒙现代性或曰启蒙理性的超越予以澄清。笔者认为,在现代性问题上,二者存在以下原则差异:一、现代性基础与动力:历史辩证法认为现代性基于大工业、基于资本的扩张,其推动力是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生产;而启蒙现代性则认为现代性基于理性,理性辩证法,这一辩证法概念描述的只是一种表象,一种方便说法,并没有表达出应该表达的东西。二、展现现代性的范围:历史现代性认为应该以资本生产为源头,全面揭示现代性在社会生活中的诸面相,应该贯穿资本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乃至日常生活、社会心理,是资本统摄了现代性的一切领域,而启蒙现代性因其对现代性本身的理解不到位,理性认知与批判都无法越过现实的生产关系(资本生产)这个障碍,它所展现的只是资本主义流通领域,或说它把流通领域的原则当作最终的,主导性的现代性原则,真正的现代性诞生地不被关注,最终走向抽象与虚无。三、揭示现代性的方法:马克思对历史现代性的揭示就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性批判,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运用的是从抽象到具体的辩证方法,最终要过渡到现实的人的全面生产活动对现实拜物教、资本生产关系的破除。这是一个事关无产者社会地位,把握人类历史命运的实践过程,与人类大多数的福祉联系在一起,具有无限的实践前景;启蒙现代性则把辩证法定位为现代性的动力,只能寄希望于观念的潜力,面对抽象的、统摄一切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只能在抽象中反对抽象,这是概念自足性的表现,最终只能发现一个他者,然而对此也不理解。?
  马克思说:“真正的现代经济科学,只有当理论研究从流通过程转向生产过程的时候才开始。”(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376页。)现代性也是如此,只有真正从流通过程转向资本的生产领域,从交换价值转向剩余价值的生产,现代性研究才会呈现出一片新天地。这样,就必须遵循马克思对资本所做的分析,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关键特质,从抽象到具体,对现代性做层层剖析,改造不合理的社会关系,用人的实践活动构成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挑战。?
  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是在批判启蒙理性的抽象性与阐述自身合理性这一双重过程中确立起来的,因而历史现代性的理论确立就是启蒙现代性的理论扬弃。启蒙现代性的批判性超越与历史现代性的呈现是同一过程。历史现代性作为一种批判性的、超越性的价值取向,是通过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分析建立起来的,经济哲学视野中的现代性就必须置入批判的理解模式,也就是历史现代性的表达。现代性因马克思而获得明确的意义,是关于现代人历史命运的理论思考。这一认识无疑对于理解马克思经济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的主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性的关系以及历史现代性与启蒙现代性的关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同时,不能不强调的是,两种现代性视野并不意味着两种现代性,二者面对的是同一个对象,即资本的世界历史确证。从启蒙现代性到历史现代性只是标志着现代性研究的层次递进,即从流通领域的现代性原则进展到生产领域的现代性原则。马克思的历史现代性只有在吸取了启蒙现代性的积极因素之后才有可能为现代性研究开辟新的前景,历史现代性对启蒙现代性是一种既批判又继承的关系,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态度既有启蒙现代性又有历史现代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与建构的历史性原则。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