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态伦理看循环经济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摘要: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求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它实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的操作原则体现了一定的生态伦理意蕴:(1)减量化体现了生态伦理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思想;(2)再利用体现了生态伦理的持续生存原则;(3)再循环体现了生态伦理的代际和代内公平理念。它的经济模式与生态伦理思想也相吻合。
?
  关键词:生态伦理;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

  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165(2007)04-0058-04?

    生态伦理作为一种新的道德范畴进入人类现实生活是人们从文化视角思考生态环境问题的结果,是伦理学面向现实生活的体现。[1]近年来,严峻的生态环境现实,迫使人们对传统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以及传统的生产、消费和资源利用方式重新审视。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反思和觉醒,人们已经进一步认识到,生态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的后果,是人类干预自然造成的。人是积极主动的因素,因此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关键就在于调节人的行为,而生态伦理就是关于调节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和行为规范的学说。从生态伦理的视角看,发展循环经济有它产生的必然性。循环经济是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
  
  一、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
  
  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是一种实践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西方的专家、学者和各国政府都在倡导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人们逐渐认识到,当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根源就在于工业化运动以来,以高投入、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即所谓“三高一低”为特征的线性经济模式。[2]为此,人们提出了人类社会未来应该建立一种以物质闭环流动为特征的经济,即循环经济。它能更好地协调人类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日趋紧张的关系,实现在资源环境不退化甚至得到改善的情况下促进经济的增长,从而达到经济和环境双赢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它符合生态伦理的原则和要求,是一种新型的、环境友好的经济发展模式。?
  从物质流动和表现形态来看,传统的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在这种线性经济中,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废物大量地扔弃到空气、水系、土壤、植被等这类被看作地球“阴沟洞”或“垃圾箱”的地方。线性经济也正是在这种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垃圾的运动中,通过反向增长的自然资源为代价来实现经济数量的增长。与此不同的是,循环经济所倡导的是一种与地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所有物质和能源都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从而把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循环经济在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运用的是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运用生态伦理的思想原则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循环经济与传统的线性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传统的线性经济是一种相互不发生任何关系的线性物质流的叠加,由此造成出入系统的物质流远远大于线性经济内部相互交流的物质流,从而造成经济活动的“高投入、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的特征;而循环经济则要求经济内部要以互联的方式进行物质交换,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从而能够形成“低投入、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结果。一个理想的循环经济系统,通常包括四类主要行为者:资源开采者、资源处理者、资源消费者和废物处理者。由于存在反馈式网络状的相互联系,系统内的不同行为者之间的物质量远远大于出入系统的物质流。循环经济可以为优化经济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关系提供整体性思路,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战略性的理论范式,从根本上消除长期以来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为自然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关系提供了新思维、新思路。循环经济是人类生态伦理思想的科学运用,是一个有现实意义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循环经济操作原则中的生态伦理意蕴
  
  循环经济的建立依赖于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准则的操作原则,每个原则对循环经济的成功实施都是必不可少的。它也是人类生态伦理理念,在涉及人与自然资源环境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的最佳表现。“我们正处在一个动荡的时代,我们需要一种生存的伦理,一种得以生存的伦理。”[3]“人类的生存正面临着种种威胁,这些威胁中最直接、最具有毁灭性的是来自于人类自己,即人类日益增长的对付自然的力量,人类要想在地球生物圈中能生存下去,就必须用生态伦理思想来指导自己的经济行为和社会行为。”[4]而循环经济模式正符合生态伦理思想,它的减量化原则(属于输入端方法,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再循环原则(是输出端方法,通过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来减少最终处理量减轻环境压力,降低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正是生态伦理思想的具体体现。?
  
  (一)循环经济的减量化,体现生态伦理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思想?
  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就是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要求人们必须学会预防废弃物产生而不是产生后再治理。在生产环节,要严格排放强度准入,鼓励节能降耗,实行清洁生产并依法审核;在废物产生环节,要强化污染预防和全过程控制,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合理延长产业链,强化对各类废物的循环利用;在消费环节,要大力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实行环境标识、环境认证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它体现在人与自然关系上,就是要求人与自然协同进化,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作为社会主体地位的人,包括在自然界的整体之中,自然界是人类生命和价值的源泉,人类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必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保护自然,把自己当作自然界的一员,要少索取、多给予,与自然和谐相处,珍惜自然资源环境,重视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在发展经济时,要遵循生态伦理的持续生存、善待自然的要求,节约资源,合理利用资源,努力避免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方式来求得经济的发展;倡导把经济效益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人的发展统一作为至上的伦理道德价值目标,改变传统的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努力做到经济发展的同时,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更好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
  
  (二)循环经济的再利用,体现了生态伦理的持续生存原则?
  循环经济的“再利用”是以废物利用最大化为目标。针对产业链的中间环节,对消费群体采取过程延续方法,最大可能地增加产品使用方法和次数,有效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对生产者采取产业群体间的精密分工和高效协作,使产品—废弃物的转化周期加大,以经济系统的物质能量流的高效运转,实现资源产品的使用效率最大化。在日常生活中,确保再利用的简易之道,是对物品进行修理而不是频繁更换。可将合用或可维修的物品返回市场体系,或捐献出自己不再需要的物品,供别人使用。这些都体现了人类在自然界中持久地、更好地生存的生态伦理观。人类与自然资源、自然环境的生存关系是反映在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