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上性追求中个人的哲学思考(4)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断更新的经验内容可以成为提高我们主体能力的实验场。现代社会是在自由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社会。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竞争中的个体能力成为每个人生存的基础。同时,现代社会也为每个人绽放自身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现代社会中的人成了一个个独具个体性的人。每个人在现代社会都能体会到自我生存,自我发展,自我追求,自我激励,自我调节的艰辛。现代社会中每个人的不是与他人打交道了,更重要的是与物打交到。我们与物打交到的过程更多的是通过经济关系,或者说是通过货币关系表现出来的。货币在今天已经成为了施展个性的手段,这也同时说明,我们的社会的多样性的物的表现,正在不断的被一种形态同化,这种物就是货币。人们利用货币可以实现自身外在形式的多样化,这种形式在人方面就表现为他者眼中的个性,因为这种个性更重要的是一种他人的观点和判断,所以现代社会中的个人的社会评判尺度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唯一标准。 

  同时,现代社会中的个人越来越丧失同自身的对话的机会,这种对话丧失同时也是人的自我交流的丧失。“后现代”这个名词是在人的现代性面临着空前的危机的情况下出场的,利奥塔一经提出便语惊四座。人们似乎找到了缓解自我交流的危机的良药。我们在刚刚接受这一概念时,将其与虚无主义和个人主义联系到一起大加痛罚。后现代在很大程度上是破坏性的,是一种人的至上追求沦落后的哲学观。人们对外界丧失了信心,最终只能把对现代社会的恐惧保留在自己的心中。美国后现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詹姆森指出:“在古典资本主义和核心家庭时期曾经存在过的作为中心的主体,在今天组织化的科层体制世界上已经消解了……当你把你的主体性建构为一个自足的领域和封闭的领域的时候,那么你必然将自己关闭起来,囚禁起来,隔绝于万物,处于‘单子’的无边孤寂之中,活活地被埋葬,而找不到任何出路。”[15]我们所了解的后现代更多地出现在我们的文艺、社会、影视领域。现代社会的传媒咨询技术发达,所以我们人们更易于在影视、传媒中看到后现代的提法。但是后现代在很大程度上是破坏性的。人们并没有真正理解后现代是在人们失去了自身的至上性追求的形而上学的背景,哲学并不是直接影响社会。我们只是通过哲学的提供的思维工具,包括概念和思维方式来最终确定哲学的影响。人们经常把当代社会追求人格自由和流行时尚的人称为后现代者,包括文学、电影、艺术、建筑等领域独具个性的东西,或者是把碎片化的态度和追求当下的生活当作是后现代的东西。其实上述特征恰恰是作为现代社会人的特征。现代性的人性是一种个体性。我们谈现代性和后现代性都离不开个体的人。我们可以在文学、艺术、影视的领域自由的谈论人性。但是,哲学的形而上学纬度中的人不可避免的要成为后现代思潮中探讨的话题,上述领域中所谈的后现代的人性,并不是哲学意义上的人性。真正的现代之后的形而上学的人性论还没有自身产生的社会基础和理论基础。因此,“对于后现代主义的正确态度既不是将其谴责为衰落的最后象征,也不是把它当作一种新技术和技术统治论乌托邦的前兆而欢呼雀跃,而是把它置于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之文化变化的理论框架内加以分析。”[16]我们所谈的个性化,碎片化完全是人性在现代社会的一种文学上的反映。即使在哲学上,这也只能说是一种现代性人性追求缺失的一种表现。有的人自己并不知道自己是谁,但是这距离在后现代思潮中从形而上学意义上从新认识人自身是什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后现代性的人性具有自己时代特征,但是这种特征的认识更多是自发的、宏观上的认识。对于这个时代个体人的自我反思还多在非哲学领域。但有一点我们是有共识的这个时代中的人性再也不可能是封闭的人性,更重要的是一种交流和沟通的人性。我们寻找自己新的本性是不能够脱离现代性的人性的这个方面的,我们不能对近代以来这个体性的人性以简单的否定态度。 人性之河是一股流淌不尽的甘泉,他永远滋润着我们人的心灵。 

参考文献 

  [ 1 ]姚大志.现代之后[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 

  [ 2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 3 ]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 4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M].邓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 5 ]杨祖陶,邓哓芒.康德三大批判精粹[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 6 ]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年版. 

  [ 7]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 8 ]美.理查德·罗蒂.哲学和自然之镜[M.]李幼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 9 ]英.大卫·休谟.人性论[M]关之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年版. 

  [10]孙周兴.海德格尔选集[M].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11]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M],马元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3]孙正聿.哲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4]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15]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6]邓晓芒.康德哲学讲演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7]HEGEL: phenomenology of spirit, Translated by A.V .Miller with Analysis of the Text and Foreword by J.N. Findlay, F.B.A., F.A.A.A.S.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8]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观——终极视域的开启与交融[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 



  Philosophical thoughts about the individuality in the pursuit of supreme field 

  ___ discuss the metaphysical individuality in the western philosophy.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western philosophers’ apprehension about human questions this paper stresses the individuality’s position in the philosophy especially in the metaphysics. First, the author clarifies the comprehension about the metaphysics, explaining that philosophy expresses and inquires the meaning according to the metaphysics. Second, the essential nature of philosophy is dialogue; the essential nature of human sacred nature is the essential nature of philosophical metaphysics. Third, the author analyzes analytical philosophy to prove that the real philosophy can’t be away from individuality. The last, the author inspects the individuality of modern society and postmodern society and analyzes the individuality’s philosophical pursuit in modern society. 



  Key words: metaphysics, dialogue, sacred nature, individuality, analytical philosophy, experience 


 [①]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 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第16页 

  [②]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 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第7页 

  [③] 杨祖陶,邓哓芒:《康德三大批判精粹》 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第352页 

  [④]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96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马克思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第1卷第1——2页 

  [⑥]孙正聿:《哲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0页 

  [⑦] Hegel: phenomenology of spirit Translate by A.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