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的自我瓦解(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在现代社会与后现代社会的不同功能。他认为知识分子在现代社会是「立法者」,意思是说在现代社会整个知识一体化,没有完全分化。知识分子所掌握的这套客观化知识,主要是一套客观的、中立的、程序性的陈述和规则。它在现代社会,拥有仲裁的权威性。也就是说,只有程序性的规则才能保证获得客观的真理和有效的道德判断。因为这样的程序性规则具有普遍的有效性,所以运用它们所产生的结果也具有了普遍的有效性。因此知识分子一旦掌握了这套客观的知识,就能够超越其它阶层,成为知识的仲裁者。在鲍曼看来,在现代社会作为「立法者」的知识分子,其地位无可替代。借用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的说法,实际上知识分子是控制了「文化资本」这样一个稀缺资源。也就是在这个意义上产生了福柯(Michel Foucault)所说的话语霸权,话语本身成为一种权力。然而到后现代社会,鲍曼指出由于整个社会开始多元化,使得整个知识系统也开始解体了,不再有一个统一的知识场。整个社会的知识场被分解为一个个彼此独立、彼此孤立的共同体。这些共同体各自有各自的知识范式和知识传统,彼此之间甚至是不可通约的。鲍曼指出知识分子在后现代社会只有在自己的共同体内部才能扮演「立法者」的角色,超出共同体之外便不再是普遍有效的「立法者」。这样,知识分子的功能实际上发生了变化,变成为一个「阐释者」。「阐释者」的角色就是将自己共同体内部的知识翻译、阐释为其它共同体成员能够理解的知识。知识分子实际上不再具有「立法者」所具有的那种普遍的、神圣的、至高无上的性质,而仅仅只是一个阻止意义在交流过程中被扭曲的「阐释者」。鲍曼特别指出,现代社会的核心概念是理性、真理等这样一些立法者所藉以合法化的普遍有效的概念,但到了后现代社会被共同体这一概念所替代。不同的共同体实际上是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模式。分属不同共同体的知识分子在最基本的价值上也可能完全不同,甚至是对立的23。
  整个90年代,对于中国知识分子来说,是一个大分化、大改组的时代,启蒙阵营的破裂,使得维系80年代「态度同一性」的整体元话语崩盘,由于知识背景和社会利益的分化,几乎在任何问题上,90年代的知识分子都无法形成共识,反而形成激烈的争论。知识分子内部的争论,到二十一世纪初的时候归于平息,但这并不意味着问题的解决,反而预示着问题的无法解决:80年代所形成的一个统一的民间思想界,如今已经四分五裂,分化为各种知识问题、价值立场和意识形态信仰所形成的封建割据。这是90年代争论所遗留的重大后遗症。虽然分化是一个成熟的思想市场标志之一,多元社会也以此为基础,但多元并不等同于离散,如何在探索多元现代性的新的历史条件下,重建对现代性的基本共识,并在思想界建构知识分子相互交往的公共空间和公共文化、公共知识传统,这不仅需要外部的自由、民主、法治的制度性条件,而且也需要交往理性的行业规则、知识分子的道德自律和论辩伦理。这样的话,从90年代开始分化的各种思潮、流派和观念才不至走向极端,才有可能形成合理的多元平衡。从80年代到90年代,无论是启蒙者还是反启蒙者,都以启蒙的意识形态立法者自居,如今是如何从立法者转化为阐释者的时候了。
启蒙死了,启蒙万岁。死去的是启蒙传统中各种绝对主义元话语,而永恒的将是启蒙思想中交往理性和批判精神。

注释
1关于80年代中国思想界的情况,参见许纪霖:〈启蒙的命运〉,《二十一世纪》(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1998年12月号,页4-13。 
2关于学术规范的讨论,参见《学人》第1辑中有关专题笔谈(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1)。这场学术规范的讨论后来在《中国书评》(香港)上继续延续下去,但问题意识已经渐渐淡出90年代初十分尖锐的现实反思品格,而具有了更多的学院性质,有关讨论详见邓正来主编:《中国学术规范化讨论文选》(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3关于激进与保守论争的主要观点,参见余英时:〈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激进与保守〉,载余英时:《钱穆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页188-222;林岗:〈激进主义在中国〉,《二十一世纪》,1991年2月号,页17-27;姜义华:〈激进与保守:与余英时先生商榷〉,《二十一世纪》,1992年4月号,页134-42;余英时:〈再论中国现代思想中的激进与保守〉,《二十一世纪》,1992年4月号,页143-49;许纪霖:〈激进与保守之间的迷惑〉,《二十一世纪》,1992年6月号,页137-40;傅铿:〈大陆知识分子的激进主义神话〉,《二十一世纪》,1992年6月号,页144-47等。 
4参见王晓明编:《人文精神寻思录》(上海:文汇出版社,1996);丁东、孙峯编:《世纪之交的冲撞:王蒙现象争鸣录》(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  
5参见萧夏林编:《忧愤的归途.抵抗投降书系:张炜卷》(北京:华艺出版社,1995);萧夏林编:《无援的思想.抵抗投降书系:张承志卷》(北京:华艺出版社,1995);愚士编:《以笔为旗:世纪末文化批判》(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
6参见张颐武:〈「现代性」的终结──一个无法回避的课题〉,《战略与管理》(北京),1994年第3期,页104-109;陈晓明等:〈后现代:文化的扩张与错位〉,《上海文学》,1994年第3期,页62-69;张法、张颐武、王一川:〈从「现代性」到「中华性」──新知识型的探寻〉,《文艺争鸣》(长春),1994年第2期,页10-20。
7参见《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2-1993年卷。 
8参见乐山编:《潜流:对狭隘民族主义的批判与反思》(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9参见罗岗、倪文尖编:《90年代思想文选》(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 
10张灏:〈重访五四:论五四思想的两歧性〉,载《张灏自选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页251-79。 
11汪晖认为,「新自由主义」扭曲了80年代新启蒙思潮丰富而复杂的思想遗产,并声称自己才是思想解放运动的合法继承者。但在他看来,正是那些不与权力和资本关系妥协的「批判的知识分子」「其实正是1980年代思想遗产的批判的继承者或继承的批判者」,参见汪晖:〈「新自由主义」的历史根源及其批判──再论当代中国大陆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台湾社会研究季刊》,2001年6月号,页1-65。另外,被认为是新左派的另一代表者甘阳,也拒绝承认新左派的污名,他认为被称为新左派的,实际上是一批「自由左派」,暗示了他们与启蒙运动的内在联系,参见甘阳:〈中国「自由左派」的由来〉,《明报》,2000年10月1-2日。 
12参见柏林(Isaiah Berlin)、亚罕拜格鲁(Ramin Jahanbegloo)着,杨孝明译:《艾萨克.柏林对话录──思想的瀚海》(台北:正中书局,1994),页183-84。
13欧克肖特(Michael Oakeshott)着,张汝伦译:《政治中的理性主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页41。 
14参见注6张法、张颐武、王一川:〈从「现代性」到「中华性」〉。 
15参见金耀基:〈行政吸纳政治──香港的政治模式〉,载金耀基:《中国政治与文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页21-45;康晓光:〈再论「行政吸纳政治」──90年代中国大陆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研究〉,载康晓光:《中国的道路》(自印本,2003),页84-115。该书对90年代以来的中国政治,有相当全面的研究。 
16参见孙立平:〈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断裂的社会」之演变前景〉,载罗岗编:《思想文选2004》(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页169-95。关于中国改革以来社会结构的演变,孙立平作出了非常好的研究,参见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