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王阳明四句教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王阳明先生是明代大儒。据他自己说,早年习儒,又在禅学上面下了很大功夫,“欣然有会于心”;后来被贬到贵州龙场,于绝地困境中顿悟儒道之简易广大,“沛然若决江河而放诸海也,然后叹圣人之道坦如大路”。由此而创心学一派。

阳明学上承孟子心性之学,一改宋明以来程朱理学向外驰求的风气。近读阳明先生《传习录》,其中四句教是阳明一生学问的精义。这四句是“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的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以下略为阐述,与各位探讨。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

首句“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指心的本体,也是真心,也是性,也是天。发之于外,成万事万物、显喜怒哀乐;证之于内,自然了知它原本如如不动,不生亦不灭,不来亦不去,无善亦无恶。

阳明先生曰:"道无方体,不可执着。却拘滞于文义上求道,远矣。如今人只说天,其实何尝见天?谓日月风雷即天,不可;谓人物草木不是天,亦不可。道即是天,若识得时,何莫而非道?人但各以其一隅之见认定,以为道止如此,所以不同。若解向里寻求,见得自己心体,即无时无处不是此道。亘古亘今,无终无始,更有甚同异?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

这一段话,如果仅仅从文字上见,与先儒说相近。《中庸》:“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二,则其生物不测。”朱子注: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不过曰‘诚’而已。不二,所以诚也。诚故不息,而生物之多,有莫知其所以然者。朱子的注解,代表了宋代理学的观点。广征博引,洋洋大观,却完全和自己没有关联。因此,阳明认为理学的方法是差之毫厘而谬之千里,甚至是将学人导向不仁不义,不可不辨。

阳明针锋相对地指出:见得自己心体,就无时无处不见此天此道。"诸君要实见此道,须从自己心上体认,不假外求始得。"什麽是“实见”?不是从眼耳鼻舌身感知,而是由心灵智慧开启,无所不见而又实无所见。什麽是“不假外求”?不假文辞,也不由口说,而是以禅宗的方法向心内寻求悟入,一朝打破桶底,才得真解。如《传习录》记载,汝中一日“忽见满街都是圣人”,还只是个初见自心的消息。

既然是自心体认,也就没有地方可以攀缘借力,不能拿前人话头取巧。这是与传统上儒家学子 “做学问”不同处。所以这第一句最难,又是后三句的基础。世人对这一点不能透过,在后面的三句上难免支离空泛。可知那些妄论“虚无”的后儒何曾真识得“无”来?“人只说天,其实何尝见天?” “知心则知道知天。"就是针对宋代理学的向外驰求而作出的批评。

有善有恶是意之动

次句“有善有恶是意之动”。这里有两重意思,需要辨明。意的第一重含义,是真心的显现妙用,所谓感而遂通。《中庸》讲天下至诚,《大学》讲诚意。意的第二重含义,是私心妄念。在佛教,则有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

对圣人而言,这个意在本体上是无善无恶的,在起用上是有善有恶的。虽有随境起用,而其真心实未有动;虽随顺世间一切喜怒哀乐,但不以私心而生爱恨分别。对俗人而言,因私欲遮蔽真心而起执著分别,随着现象世界颠倒追逐。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名言:“不是风动,不是铃动,是仁者心动。”一个“动"字,点破凡圣的境界差别。所以善恶不能只从表面上去看。“汝欲识知俱生无明,使汝轮转生死结根,唯汝六根,更无他物。汝复欲知无上菩提,令汝速证安乐、解脱、寂静、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楞岩经》)

阳明为说明“心之发动处谓之意”,举“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无物不照,所以善来则照善,恶来则照恶,也就是有善有恶。

《传习录》中记载了一段两个弟子的辩论。汝中曰:"此恐未是究竟话头。若说心体是无善无恶,意亦是无善无恶的意,知亦是无善无恶的知,物是无善无恶的物矣。若说意有善恶,毕竟心体还有善恶在。"德洪曰:"心体是天命之性,原是无善无恶的。但人有习心,意念上见有善恶在。格致诚正修,此正是复那性体功夫。若原无善恶,功夫亦不消说矣。"

阳明先生对此的解说是:"二君之见,正好相资为用,不可各执一边。我这里接人原有此二种:利根之人直从本源上悟入,人心本体原是明莹无滞的,原是个未发之中。利根之人一悟本体,即是功夫,人己内外一齐俱透了。其次不免有习心在,本体受蔽,故且教在意念上实落为善去恶,功夫熟后,渣滓去得尽时,本体亦明尽了。汝中之见,是我这里接利根人的;德洪之见,是我这里为其次立法的。”

从以上的辩论中可以看出,阳明先生和弟子们的境界不同,实际上是各说各话。阳明是分说两层境界,而弟子是各执一境。两位弟子缺少实修功夫,因此所论多落在文字禅上。汝中初悟,只在“见桃花不是桃花”的境中打转,还不知心之妙用。德洪则尚未悟入,把天人打作两节。后人跟着两弟子争论不休,都是不识自心的缘故。

知善知恶的是良知

第三句“知善知恶的是良知”,是指心体的作用。阳明先生以“致良知”立论,曰:"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

这是直接孟子所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其亲者; 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孟子》)这里讲良知知善知恶,是从心体的起用上说;阳明又有“性无不善,知无不良”,则是从本体上说。

阳明又对孟子的原意进一步的扩充。"良知者,心之本体,即前所谓恒照者也。心之本体,无起无不起,虽妄念之发,而良知未尝不在,但人不知存,则有时而或放耳。虽昏塞之极,而良知未尝不明,但人不知察,则有时而或蔽耳。虽有时而或放,其体实未尝不在也,存之而已耳。虽有时而或蔽,其体实未尝不明也,察之而已耳。若谓良知亦有起处,则是有时而不在也,非其本体之谓矣。"

这就进一步指出,仁义礼智在我心中,就是因为良知的作用。在孟子那里,良知本来不具有抽象的意义。阳明把它提高到与真心、天理异名同体的高度,直指良知就是心的本体,也就是性、也就是天。真心不来不去,所以良知(真心)也本无来去,无起无不起;虽然有时被私欲掩蔽,但仍然存在于人的本体上。一旦能克服私欲,良知就可以恢复它的光明,而同于圣人。

佛说一切众生本来具有妙明真心,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阳明前无古人的创见,就是在顿悟中吸收了佛法的精义,把它圆融地转换成儒家的良知观念。这个转换看似简单,其实极难。阳明先生是大儒,在禅意和儒家经典之间腾挪自如,提得起、放得下,举重若轻。‘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此佛氏为未识本来面目者设此方便。‘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今既认得良知明白,即已不消如此说矣。” 在这个极其复杂的心灵体验的过程中,返照明心是见体处,分别心意是起用处,而良知即体即用,是从禅到儒的转换处。

心体即天即道,良知是心体,因此良知即天即道。经由这个转换,本来微妙难知的心体现在具有了一个儒家传统的形式,而阳明心学也顺利地从禅的意境回到了先儒关于心性和天理的传统思维上来。由此跳过浩如烟海的儒家文献义理而直接上承先儒的本旨,完成了对理学道问学方式的批判。此论以禅机阐发儒道的本原无所不在、无时不在,指明即使是常人也可以通过格致而明圣人之理、行圣人之事(仁义礼智)。

接下来是顺理成章的。“然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复理。即心之良知更无障碍,得以充塞流行,便是致其知。知致则意诚。” “致良知是
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至此,阳明所悟的大道可以一言而喻,就是致良知的简易广大。其简易处(针对理学而言),只需认得良知即是心即是天理,在日用中入手克服私欲即是道;至其广大处,可以直通圣境。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