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伦理、市场与诗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1.1 探寻市场经济的伦理维度与道德基础(参拙著《经济学与伦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年版),自然绕不过什么是道德、什么是伦理这类基本问题。 1.2 什么是道德,或道德的实质是 什么,这是数千年来一直困惑着无数哲学家和伦理学家的一个深不见底的问题。依照其美德伦理学, 亚里士多德把道德(arete ——通译为“善”)视作为支配人们选择的某种理想的品质。根据其道 德情感论,休谟把道德视作为源自人性中的自然原则即“同情心”的某种“约定”(convention)。 出于其批判哲学的进路和对理性的划分,康德把道德(法则)界说为人的实践理性中的“定言命令” (categorical imperative)。基于其元伦理学(meta-ethics )的理论建构,斯蒂文森(Richard L. Stevenson)把道德视作为知识领域之外的某种“态度”。依照其规定主义伦理学(prescriptivist ethics),黑尔(Richard M. Hare )把道德归诸为某种语言的“命定性”(prescriptivity)和 “可普遍化性”(universalizability)。在什么是道德和伦理问题上,还是维特根斯坦来得简单: 伦理问题是“超验的”,是“不可言说”的。 1.3 哲学家与伦理学家讲在这个问题上的莫衷一是, 说明了这个问题的艰深复杂。哲学家讲不清楚的问题,经济学家能讲清楚?经济学家敢僭越地谈伦 理问题?但在当下中国,市场经济来了,市场交换中的道德问题出来了,经济学家不“讲”道德, 不思考市场秩序的道德基础,能行?鸭子被赶上了架。于是,就有了中国当下伦理学界和经济学界 一起的“经济伦理热”。 1.4 经济学家要讲道德,如何讲?被称之为“自亚当·斯密以来最受人 尊重的道德哲学家和政治经济学家”的哈耶克,除了说道德是文化演进的结果外,好像什么都没说。 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哈萨尼(John Harsanyi ),曾几十年思考人的经济行为中的道德 问题,但他最终把道德说成是“一种非因果性的假言命令”(hypothetical imperative ),令人 觉得莫名其妙。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森(Amartya Sen ),曾出版过一本《经济学与伦理学》 的小册子,但可惜的是,在这本小册子里,他除了呼吁经济学家要在自己的研究中要考虑到伦理问 题外,好像并没有多讲什么。当代另一位博弈论经济学宾默尔(Ken Binmore ),前两年出版了两 卷集的《博弈论与社会契约》巨著。在这两卷千余页的巨著中,宾默尔好像是在整篇讨论人的经济 行为中的伦理道德问题,但他所得出的结论,实在令人咋舌。他说,如果把道德探索严格限定在研 究定言命令诸如此类的东西,那将“迫使我赞同尼采的根本无道德现象的观点”。这就是当代主流 经济学家的代表观点! 1.5 经济学家要么不“讲”道德,要么讲道德就认为无道德,这还得了? 1.6 道德存在不存在?在市场秩序中存在不存在道德和伦理?这是一个荒唐的问题。元伦理学家证 明了从“实然”(be)推导不出“应然”(ought to)来,他们却否定不了道德的存在。当代主流 经济学家从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假定中推导不出“守道德是理性的”(it is rational to be moral), 但他们也说明不了市场活动中就没有道德这回事。维特根斯坦说“伦理问题不可言说”,也决非意 味着就不存在道德,而毋宁说是肯定了道德的存在。维特根斯坦可不是一个思想的懒汉。他说伦理 问题“不可言说”,只是不想僭越地说“不可言说的”。说“不可言说”,显然就假定了“不可言 说的”“那在”。牟宗三说:“穷知见德”。这好像也意味着这“不可言说的”的“那在”深不可 知。然而,既言“见德”,这本身就意味着“德”能见,并可见。因此,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这“那在”,或许并不是 远在理性彼岸的“自在之物”,而可能是同在于海德格尔所说的与人有关的“此在”或“定在”! 猘sein)。 1.7 如果市场秩序中有道德,经济学家就要讲道德。如何讲?既然什么是道德,道德 的实质是什么,以及道德的起源是什么,我们都不清楚,要讲道德,如何讲? 1.8 伦理问题“不 可言说”,但道德又是“定在”,我们就不可能“讲”,因而只能猜测,只能断想。 2.1 目前猜 测,“德”可能与“行”(act )有关。行,是人之行,既包括行动、行事和行为,也应包括“言 行”,即奥斯丁(John Austin )和塞尔(John Searle )所说的“言语行为”(utterance act )。 而“语言行为”,既包括奥斯丁所说的“以言表意行为”(locutionary act ),“以言施事行为” (illocutionary act ),也包括他所说的“以言取效行为”(perlocutionary act)。言之行, 行之言,均与道德有关,均有道德在其中,这应该是直觉(intuition ),是常识(common sense)。 故道德不应是一种玄奥的道理、静态的标准、僵死的教义、抽象的法则,而是人们“行”中的实存, “言”中的涵蕴。道德决定行(包括言),支配行,贯穿行。道德内在于行之中,又从而显现于行 之外(表)。 2.2 什么是行?什么是言?言即是行(奥斯丁),行即是言(海德格尔)。言与行, 同一在“道”。道,即古希腊语中“逻各斯”(logos )。道德与行有关,与言有关,总归起来, 与逻各斯有关。“法”和“礼”归于“仁”,“仁”归于“德”,“德”归于“道”,即一切最后 归于“逻各斯”。 2.3 什么是逻各斯?逻各斯似是“言”(Word),但也似是“非言”,即“无 言之言”和“不可言说”——“道可道,非常道”—— 老子如是说。从语源学上,海德格尔对逻 各斯曾有考证。他认为,古希腊语中的“logos ”,起源于“legein”,而“legein”,在古希腊 语中意为“说话”。另据奥格登(C. K. Ogden )和理查兹(I. A. Richards)考证,在古希腊, 自赫拉克利特最初把“逻各斯”引入哲学中后,它当时既有语言、说明、尺度之蕴,又有理性、法 则之意。现在看来,我们今天所说、所指和所理解的“道德”,也应包含在“逻各斯”之中。在 “逻各斯”中,言与行,实然与应然,理性与道德,应该不分。《中庸》云:“诚者,天之道也; 诚之者,人之道也”;并言:“不诚无物”。这说明早在二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之前),儒家思 想家子思就体悟出了这一点。 3.1 再来看伦理。什么是伦理?简单说来,伦理是道德之理,社会 之理,即社会的(而不是个人的)普遍道德义理,或义理化的社会道德准则。伦理,在英文中是 “ethics”:“ethics”源自古希腊文中的“ethikee ”。“ethikee ”一词,又是从古希腊文中 的“ethos ”一词演化而来。在《尼各马科伦理学》第二卷,亚里士多德一上来就指出,伦理德行 是经由风俗习惯的沿袭而来,故略把“ethos ”一词的拼写方法略加改动,就有了“ethikee ” (伦理)。 3.2 在古希腊文中,“ethos ”一词的涵义是什么?据海德格尔考证,“ethos ”这 个词,最早也是出现在赫拉克利特那里,其本来的含义是“居留”、“住所”,即人居其中的敞开 的“场所”。海德格尔又解释到,这个“场所”,让人成为他所在的“是”,即让人来到“其中”, 使人的“在”得到澄明,因而成了“在场的”。海德格尔对古希腊“ethos ”的考据,显然有其存 在哲学的印记,或者说,有他自己哲学进路和理论建构的视角。但现在把古希腊文中“ethos ”理 解为风俗或习俗,大致没错。因为,把“ethos ”这个词的“居留”和“场所”的含义运用到人们 的行之中,就应该是“习俗”。所谓“习俗”,不就是人行为的某种“居留”和人在其中活动的 “场景”(秩序)么?由此看来,英国一位当代哈耶克主义经济学家萨金(Robert Sugden )所认 为的道德信念与人的习俗(惯例)是同一自发社会演化过程的产物,正好与古希腊语中伦理一词原 来的含义不谋而合。 3.3 既然伦理在古希腊哲学中就含有人“在场”的意思,海德格尔进一步认 为,伦理的“思”—— 即我们所理解“道德推理”(moral reasoning )—— 也应该与人的 “在场”有关,与人的“此在”!猘sein)有关。在此在中,理性与道德,实然与应然均同一起来 了?在海德格尔的哲学体系中,看来好像应该是如此。 3.4如何思(包括伦理的思)?照海德格尔 看来,思必须在语言中。思,必定是存在的思,也必定是语言的思。故海德格尔认为,“语言是存 在的家”,而“思着的人们与用语词创作的人们是这个家的守护者”。于是,一切哲学问题,又都 可归结到语言问题。斯蒂文森的元伦理学,黑尔的规定主义伦理学,均把道德归结为语言问题,无 疑与他们二人曾受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的影响有关,但这也正好与海德格尔哲学相契。哲学和伦理 问题都与语言有关。那么,什么是语言?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