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作为存在的问题——海德格尔早期美学思想研究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摘  要:不同于西方近代基于认识论的美学,海德格尔在早期就为美学奠定了一个存在论的基础。于是,美的本质等经典问题不再有意义,美只是一个存在的问题。认识论语境中的美原本是存在之美,存在之美在本性上关切于在世界之中存在和存在之无。
 
    关键词:美;本性;存在;问题

 

    Abstract: Differs from western premodern aesthetics thought that based on epistemology, Heidegger laid a foundation of ontology for aesthetics in early period. Thus, the essence of beauty etc, classical questions are no more significant, beauty is only a question of Being. Beauty in epistemological language situation is beauty of Being in origin, beauty of Being relates to Being- in –the-world and nothing of Being in nature.
 
    Key Words: Beauty; Nature; Being; Question


    海德格尔美学思想与其整个思想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在早期,海德格尔关注的是世界(意义),也即在世界之中,追寻存在的意义。现象学在根本意义上规定了海德格尔早期美学思想。作为对近代美学的反动,海德格尔力图为现代美学奠定一个存在论的基础。在早期,海德格尔为其整个美学思想乃至整个现代西方美学提供了一个存在论的平台,由此展开对美的问题的探讨。
 
    一、美的本质与形而上学
 
    一般而言,美学是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以艺术为主要对象,研究审美意识、美感经验和审美范畴的科学。这里所说的科学是知识学意义上的,即理论的系统表达。美学一词源于希腊语aisthetikcs,西方美学的思想渊源,由此可追溯到古希腊。古典美学一般包括古希腊美学、中世纪美学和近代美学三个重要阶段。古希腊柏拉图率先提出了艺术的摹仿说,艺术是对理念的摹仿的摹仿。亚里士多德修改了柏拉图的摹仿说,认为艺术是对可能事物的摹仿,美是秩序与匀称。在古希腊,对思想起规定作用的是诸神,思想的特征是理论理性,艺术与美学也离不开此影响。
 
    在中世纪,普罗提诺认为美是太一,分享神的理式,阿奎那认为美是整一、和谐与鲜明,奥古斯丁认为,美在上帝,上帝是美的根源。总之,美与艺术受上帝的规定。进入近代,美学基于认识论的基础之上,美与艺术受理性的规定。德国鲍姆嘉通首先建立了作为一门学科的美学,把美学规定为感性学。康德则关注审美判断,认为美源于知性与意志之间的和谐。席勒基于康德的游戏说,认为艺术产生于游戏冲动。在黑格尔那里,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艺术是绝对精神的一个感性阶段。艺术自身终结,并为哲学所替代,近代美学得以完成。
 
    近代美学把美和艺术的问题当作认识问题,一切提问与回答都被置于认识论之中。在美和艺术的问题上,认识关联的是主客体之间的关系问题,认识也并非不重要,“认识是在世界中存在的一种存在方式。”[1]问题在于,认识论强调了认识的根本地位,而“纯粹认识的优先地位是认识论者的一种错觉。”[2]这表明,认识这种存在方式并不是在先的。
 
    与近代美学的认识论基础不同,现代美学的表现形态虽多种多样,但其共同之处在于,无论是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劳动,还是尼采的强力意志,都隶属于现代美学之领域,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都是形而上学。西方美学史与哲学史一样,是一部形而上学发展的历史。形而上学就存在者来探讨存在者,并由存在者探究存在者的本质,整个古典美学对于美的本质的探索,就是这样的努力。美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完满的解答。关于美的定义,仍然是众说纷纭,没有定论。但归结起来,不外乎从主观的、客观的、主客观的关系的、自然(上帝)的、社会实践的等维度去探究美的问题。海德格尔更是为现代美学构建了一个存在论的基础,现代美学思想受存在所规定。并由此反对探求美与艺术之本质的各式各样的形而上学。
 
    二、美的问题的存在论基础
 
    究竟什么是美?一直是美学所力图回答的问题,美及其本质是美学研究中的中心范畴,美的问题一直也是古典美学最根本的问题。自从柏拉图得出“美是难的”这一结论,美学就踏上了探索美是什么这一问题的艰难历程。这些探讨表征为基于认识论的命题,“一个命题是真的,这意味着:它就存在者本身揭示存在者。”[3]但是,命题不是真理的本来处所。
 
    正相反,“最源始的‘真理’是命题的‘处所’。”[4]这里的真理不是认识论的真理,而是存在论真理。存在真理是命题的存在论条件,一切关于美的本性的命题都必须回归存在论前提。这些探讨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也存在着许多难以克服的问题。海德格尔不同于西方美学史上的各种传统看法,他批判了与主客体立场相关联的各式探讨路径,在存在论的基础上来讨论此问题。
 
    近代形而上学的形成,使美学作为近代哲学的一个分支建立起来。“可是,按照海德格尔的观点,黑格尔无疑把形而上学推进到完结阶段,但它还是完结的开端,还没有达到完全的了结。到了尼采的形而上学,哲学才趋于完结。”[5]在形而上学探求美的本质的历程中,始终关联的只是存在者,而存在者的存在,尤其是存在自身,已被遗忘了。“据说,大多数人都认为他们已经知道存在是什么,以致于这个问题无需重提。然而,海德格尔为再次提出关于存在的意义问题给出了可信的理由。”[6]正是基于存在之被遗忘,“存在的意义问题还有待提出。”[7]这正是存在追问的深层原因。
 
    海德格尔的存在论,不同于近代的主体论,也不同于先前的一般存在论。海德格尔的存在论超越了近代认识论的理性哲学基础,为美学和哲学奠定了一个存在论的基础。同时,作为一种基础存在论,海德格尔的存在论与先前的存在论的根本区别在于,先前的一般存在论,在本性上还是本体论,不可避免地要陷入形而上学之中。在海德格尔那里,基础存在论才是本源性的,它是一般存在论或本体论的本性基础,其自身却不属于一般形而上学之传统。因为,基础存在论中的此在不是实体性的,也不设定一个形上本质。
 
    在海德格尔基础存在论的基础之上,传统意义上的美学以及真善美的区分不再有意义,艺术的问题,关联于真理的问题,美与艺术的问题,不再属于一般的感性、理性的问题,也不再是作为形而上学的哲学问题,而只是一个存在的问题。此在敞开了存在者,并通达存在。同时,“唯当此在存在,才有真理在。”[8] 当然,这不是说,此在创造了真理。倒不如说,此在敞开了真理。存在的真理优先于一般的科学真理,它之于其它真理具有奠基性作用。



    三、在世存在与存在之美
 
    海德格尔把美的问题建基在存在论之上,美的问题在本性上,是一个存在之问题,美的理性基础被存在所代替。近代美学中的主体,无论是创造的主体、鉴赏的主体,还是评价的主体,在海德格尔的存在论中得以消解。在早期,海德格尔用此在代替了近代的主体,此在是人的基础与规定,而不是人学或主体论意义上的人。“对于海德格尔来说,主体论现在已经失败,这是由于人在本质上的限定性,即人的直观依靠他自身以外的力量。”[9]这或许正是他强调此在的在世存在的原因。
 
    在早期,海德格尔旨在探讨存在的意义问题,这基于存在之被遗忘。人们只是关切到存在者,而存在自身却被遗忘了。要追问存在,就必须找到恰当的路径。在海德格尔看来,一般的存在者由于自身之幽闭,而不可能通达存在。唯有此在这一独特的存在者,由于其敞开性,方能通达存在自身。此在敞开了世界之存在,此在不是主体人,却是人的规定,此在是经由存在者通达存在的必由之路。只有此在在,才能敞开存在者,显现存在。美与艺术问题的探讨,离不开此在。
 
    在海德格尔那里,只有存在之美的问题,没有形而上学体系。“现在看来,构思一种新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